首页 理论教育 小儿牙齿发育常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小儿牙齿发育常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检查牙齿可知骨骼发育的大概情况,发育好者及时出牙换牙,且牙质优良。1.牙齿早出 有时临床可见到牙齿萌出过早,如婴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在下中切牙部位,可见牙萌出,此为乳牙萌出过早。3.乳牙晚出 超过1岁尚未出第1个乳牙,就应考虑有无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呆小病、营养缺乏等。出牙虽晚,但不能肯定一定患有某种疾病。8.额外牙 在正常牙数以外多长的牙叫额外牙,它经常长在2个上中切牙之间,牙冠小而呈圆锥形。

人的一生中有2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每个牙齿的发育大体来说,有3个时期,就是生长期、钙化期和萌生期。检查牙齿可知骨骼发育的大概情况,发育好者及时出牙换牙,且牙质优良。可以说牙是每个人的健康记录。要有坚固的乳牙,必须先供给胎儿适当的营养;要有坚固的恒牙,从婴幼儿时期起应注意及早防治慢性消耗性疾病及供给必要的营养,尤其是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的供给更为重要,否则可产生以下几种常见的异常现象。

1.牙齿早出 有时临床可见到牙齿萌出过早,如婴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在下中切牙部位,可见牙萌出,此为乳牙萌出过早。若此牙不松动,可不必管它,这些牙也可能是正常的乳牙;若有松动,则此牙有脱落而被吸入气道的危险,应将其拔除。

2.上皮珠 出生或生后不久的婴儿,在相当于牙槽嵴处黏膜上可见到一些粟粒、米粒或更大的乳白色片状、球状物,这是牙板上皮残余断离牙胚后增值所形成的角化物,数目不等,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子或板牙。民间习惯用针挑破或用力摩擦,都可能造成黏膜创伤,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动它,慢慢会自行消失。

3.乳牙晚出 超过1岁尚未出第1个乳牙,就应考虑有无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呆小病、营养缺乏等。长期不长第1个乳牙是否有畸形的可能,可借助X线拍片查明。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到过从16个月开始刚萌出第1个乳牙,且在4个月内20个乳牙全部出齐的实例,经检查该小儿无任何疾病。出牙虽晚,但不能肯定一定患有某种疾病。

4.乳牙滞留 乳牙在口腔内行使咀嚼功能到一定时期,牙根就逐渐被吸收而牙冠脱落,由继承恒牙所代替。如果乳牙根吸收不正常,乳牙不能按时脱落,就会造成乳牙滞留。若恒牙已经萌出,相应的乳牙尚未脱落者,也叫做乳牙滞留,这时临床可见到“双层牙”,此时应将滞留乳牙拔掉。

5.恒牙晚出 临床偶见由于乳牙过早丧失,小儿习惯用齿龈咀嚼,覆盖缺隙处的牙龈成为致密性结缔组织,表层角化增强,使恒牙很难突破牙龈萌出。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上中切牙(俗称门牙)部位。只有当恒牙切缘已突出牙槽嵴处达于龈下时,才考虑将齿龈切开,以使恒牙萌出。过早切龈,反而容易形成瘢痕,使牙齿更不易萌出。

6.牙齿发育不全或钙化不良 婴幼儿牙齿在未萌出之前,如缺乏钙、磷及维生素等,或患营养不良、传染病、高热等,可使牙齿发育不全,萌出的牙齿表面粗糙,钙化不良,易于龋齿或腐蚀。

7.斑釉牙 在牙齿发育生长过程中,饮用水中含氟量超过1ppm(百万分之一),就会使牙齿硬组织的钙化受到阻碍,牙冠、牙釉质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或黄褐色斑块,这就是斑釉牙。严重的其表面牙釉质可一块块地碎裂脱落。

8.额外牙 在正常牙数以外多长的牙叫额外牙,它经常长在2个上中切牙(俗称门牙)之间,牙冠小而呈圆锥形。

9.错位牙 多见于上颌尖牙(俗称虎牙),常在正常牙之唇侧萌出。因单尖牙萌出的年龄较第1双尖牙晚。一旦牙列拥挤,单尖牙无足够的位置,侧向唇侧萌出,称此为错位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