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手术期可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特有的因素促使了急性术后疼痛的发生和发展。减少这3个阶段上述因素的不良影响将有助于外周和中枢敏感化的诱导和维持,从而阻止敏感化的形成将有助于降低术后镇痛药的需求量。术后疼痛是围手术期疼痛的主要原因,也是疼痛管理的重点内容。术后疼痛以伤害感受性为主,也存在中枢致敏的作用。
围手术期可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特有的因素促使了急性术后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这些因素包括:术前有害性刺激和疼痛;术中皮肤、肌肉、神经等的切割所引起的伤害性传入冲动;术后伤害性传入冲动,如炎症反应和某些手术神经损伤后的异位神经元活动。这些因素均能促使外周和中枢敏感化的发生,每一个因素均是术后镇痛的作用靶位。减少这3个阶段上述因素的不良影响将有助于外周和中枢敏感化的诱导和维持,从而阻止敏感化的形成将有助于降低术后镇痛药的需求量。
术后疼痛往往是患者一生中经历的最为严重的疼痛之一。术后疼痛是围手术期疼痛的主要原因,也是疼痛管理的重点内容。术后疼痛是机体在手术后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主观感受,是感受神经元产生疼痛感知、传播疼痛的感觉。术后麻醉药的药效作用消失后就会出现疼痛感觉,引起术后疼痛的常见致痛因素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包括内源性致痛化学物质和降低痛阈的化学物质。物理(机械力学)因素包括水肿、肿胀、梗阻、牵拉、挛缩、张力、撕裂、感染、炎症、压力等。每一类型的疼痛可由多种致痛因素作用引起,但多以某种因素为主,疼痛的多因素性增加了术后疼痛研究和管理的困难。
术后疼痛以伤害感受性为主,也存在中枢致敏的作用。在外周,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组织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增加了伤害感受器的敏感性。中枢致敏是脊髓后角功能性重组的结果。这两个过程都导致对有害性刺激的夸大作用、高反应性以及在未受损组织内的扩散和痛阈的降低,使正常的刺激阈值下也会产生疼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