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遗传免疫学分类
器官移植可分为同质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和异种移植。同质移植是指供者和受者分属不同的个体,但两者具有完全相同的抗原结构的移植。如果供者和受者属于同一种属但不是同一个体,如人与人之间的移植称为同种异体移植。不同种属之间的移植,如人与猪之间的移植,称为异种移植。
(二)按移植方法分类
分为游离移植、带蒂移植、吻合移植和输注移植。
1.游离移植 移植时移植物完全脱离供体,其血管、淋巴管已全部切断,且移植时不进行吻合的移植方法,称为游离移植。此方法常用于各种游离的皮片移植。
2.带蒂移植 移植物与供体在解剖上大部分已切断,但始终有一带有血管(包括输入和输出血管)的蒂相连,使移植过程始终保持有效的血液循环的一种移植方法,称为带蒂移植。这种移植都是自体移植,如各种皮瓣移植。
3.吻合移植 是指移植物已完全脱离供体,所有血管已切断,但在移植术中将移植物的主要血管(包括动静脉)和受体的血管做了吻合,移植完毕时,移植物的血液供应已得到有效恢复的一种移植方法。临床上开展的各种同种异体肾、肝、心移植都是吻合移植。
4.输注移植 是指将有活力的细胞群悬液输入到受者的血液、体腔、组织、脏器内或包膜下的一种移植方法,如输全血、骨髓移植等。
(三)按移植物分类
可分为细胞移植、神经移植、骨移植、血管移植、脂肪移植、肌肉移植等。
(四)按解剖学分类
临床上常用的移植是按解剖学来分类的,一般分为细胞移植、组织移植和器官(脏器)移植3种类型。
1.细胞移植 将有活力的细胞群团制备成悬液,从一个个体输入到另一个个体内,称为细胞移植。接受移植的部位常为血液、体腔,临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输全血。
2.组织移植 组织移植包括皮肤、黏膜、脂肪、筋膜、肌腱、肌肉、角膜、血管、淋巴管、软骨和骨、神经等的移植。除皮肤外,这些组织在移植前的处理和移植过程中,组织内细胞的活力均已完全丧失或绝大多数丧失,因此均属于结构移植或非活体移植。
3.器官移植 是通过手术将一个有活力的器官移植到自身其他部位或另一个体内。器官移植时一般需进行血管吻合,使移植器官迅速恢复血液供应。器官移植不同于细胞移植和组织移植,器官移植的特点是:①移植物从切取时切断血管直到植入时接通血管期间,始终保存着活力;②在移植术的当时即吻合了动、静脉,建立了移植物和受者间的血液循环;③如为同种异体移植,术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排斥反应。器官移植属于活体移植,器官内细胞必须保存活力,以便在移植术后能尽快地实现有效的功能。从移植技术来看,器官移植属于吻合移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