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解剖生理特点

应用解剖生理特点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喉返神经上行至甲状腺两叶的背面,交错于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之间。由食物中摄入的无机碘化物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迅速被甲状腺摄取浓集。T3和T4都是甲状腺激素,并与甲状球蛋白密切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内的胶体中。T3的量虽远较T4少,但T3与蛋白结合较松,易于分离,且其活性较强而作用迅速,因而其生理作用较T4高4~5倍。这种反馈作用维持了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之间生理上的动态平衡。

(一)甲状腺解剖特点

1.甲状腺解剖位置 成人甲状腺重25~30g,婴儿和老人甲状腺重10~15g。甲状腺位于颈部喉前方,略呈H形,分左、右两叶分别贴于喉和气管颈段的两侧,中间由甲状腺峡部(横位于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连接,在其峡部有一垂直向上的锥状叶(图11-1-1)。甲状腺两叶的后外方与颈血管相邻,内侧面因与喉、气管、咽、食管、喉返神经等相邻,故当甲状腺肿大时,可压迫以上结构,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如压迫颈内静脉,可引起面部水肿。甲状腺借结缔组织固定于喉软骨,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2.甲状腺周围血管 甲状腺有3条动脉供血(图11-1-1,图11-1-2),分别为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颈外动脉的第1条分支)、甲状腺下动脉(来自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的分支)、甲状腺最下动脉(有些人会有甲状腺最下动脉,起自无名动脉或主动脉弓)。它们之间有丰富的血管网,不仅甲状腺两叶之间有交通支,而且甲状腺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均有交通支存在。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其血流的速度可超过1 000ml/min。甲状腺的静脉有3条(图11-1-1),分别为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均来自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来自无名静脉)。甲状旁腺为黄色的扁圆形小体,位于甲状腺后方,上、下各一对,也偶可埋入甲状腺的实质内。

图11-1-1 甲状腺解剖

图11-1-2 甲状腺动脉及静脉

3.甲状腺周围神经 在气管和食管间两侧的沟内有喉返神经通过,喉返神经起自迷走神经胸段,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支配声带肌肉内收,后支支配声带肌肉外展。喉返神经上行至甲状腺两叶的背面,交错于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之间。喉上神经亦起自迷走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为感觉支,支配喉黏膜;外支为运动支,支配环甲肌使声带紧张。喉上神经下行分布至环甲肌,与甲状腺上动脉贴近。甲状腺的支配神经也来自颈中和颈下交感神经节的纤维,在甲状腺上下动脉周围形成网织,从而到达甲状腺体内。

4.甲状腺周围淋巴 甲状腺的淋巴汇合流入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气管前、甲状腺峡上方的淋巴结和气管旁、喉返神经周围的淋巴结也收集来自甲状腺的淋巴。

(二)甲状腺的主要功能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为使无机碘化物结合成一种有机结合碘即甲状腺激素。由食物中摄入的无机碘化物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迅速被甲状腺摄取浓集。然后即经过氧化酶作用由无机碘化物释出高活性游离碘;继续经碘化酶作用,又迅速与酪氨酸结合成一碘酪氨酸(T1)和二碘酪氨酸(T2)。1个分子T1和1个分子T2偶联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2个分子的T2偶联成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T3和T4都是甲状腺激素,并与甲状球蛋白密切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内的胶体中。甲状球蛋白的分子较大(分子量约为68 000),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因此必须再经蛋白水解酶作用,甲状腺激素才能与甲状球蛋白解离,释放入血液。血液中甲状腺激素99.5%以上与血清蛋白结合(TBG),其中90%为T4,10%为T3。T3的量虽远较T4少,但T3与蛋白结合较松,易于分离,且其活性较强而作用迅速,因而其生理作用较T4高4~5倍。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①促进分解代谢,加速细胞的氧化率;②提高人体的代谢,增加热量的产生;③促进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分解;④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过程是受下丘脑通过腺垂体所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控制和调节的。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给予大量甲状腺激素,都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反之,在手术切除甲状腺后,或在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发生障碍时(如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均能引起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这种反馈作用维持了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之间生理上的动态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