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状腺肿瘤淋巴结转移意味着什么

甲状腺肿瘤淋巴结转移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无症状,晚期侵犯或压迫附近器官时出现相应的症状,压迫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者可发生声嘶、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根据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可诊断出甲状腺肿瘤,但肿瘤的性质有待病理学诊断。肿瘤多为单发,亦有双侧或单侧多发的病历。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发生的比例较乳头状癌高。由于患者前列腺素和5-羟色胺增高,临床上可见面颊潮红和腹泻。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多发于男性,高度恶性。

(一)症状

早期无症状,晚期侵犯或压迫附近器官时出现相应的症状,压迫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者可发生声嘶、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压迫颈交感神经节链可产生Horner综合征(即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同侧头面部无汗等)(图11-1-3)。有的以转移癌为突出表现。

图11-1-3 Horner综合征

(二)体征

甲状腺孤立性肿块(图11-1-4),质地坚硬,边界不清,表面高低不平,活动差,可触及同侧颈部转移肿大的淋巴结。未分化癌时双侧甲状腺可弥漫性肿大,质地坚硬,早期易发生血行转移。

图11-1-4 甲状腺孤立性肿块

(三)辅助检查

ECT示冷结节(图11-1-5)。B超示实质性占位,密度不均,无包膜,颈部可探及转移性肿大淋巴结。

图11-1-5 ECT示冷结节

(四)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可诊断出甲状腺肿瘤,但肿瘤的性质有待病理学诊断。甲状腺癌在病理学上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1.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低,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60%~70%。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尤以女性多见,约为男性的3倍,儿童甲状腺癌绝大部分为乳头状癌。

肿瘤多为单发,亦有双侧或单侧多发的病历。肿瘤灶质硬、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边界欠清,活动度较差。若癌组织侵犯周围组织或软骨,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不适等症状。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较早,主要是淋巴转移。约有1/2患者初诊时即可见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儿童患者。即使体格检查时无明显淋巴结肿大,但颈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50%~70%,双侧淋巴结受累者可达10%左右。

2.甲状腺滤泡状腺癌 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的发生率在甲状腺癌中居第2位,约占20%,恶性程度中等。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发生的比例较乳头状癌高。病程一般较长,肿块多为单发,表面不平,质地坚实,边界尚清,患者很少有主观不适。放射性核素扫描可见热结节。滤泡状腺癌主要经血行转移至肺、骨,亦可至肝、脑等脏器,40%~50%患者就诊即见转移灶。

3.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肿瘤的3%~9%,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肿瘤,恶性程度中等,可分泌降钙素、前列腺素、5-羟色胺、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本病多见于30~40岁的中年人,男女发病相似。其中约10%有家族史。由于患者前列腺素和5-羟色胺增高,临床上可见面颊潮红和腹泻。腹泻出现较早,每日10余次,水样泻常伴有腹部绞痛,饭前及夜间加重。甲状腺髓样癌多表现为单发结节,质硬,伴轻度压痛。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常为双侧性病变。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颈部X线摄片可见密度极高的不规则钙化阴影,与炎症所致钙化影相似。病变一般进展较慢,病程可达数年或数十年。癌细胞主要经淋巴结转移,也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肺、肝和骨。

4.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约占10%。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多发于男性,高度恶性。甲状腺未分化癌常由甲状腺肿或其他甲状腺疾病转变而来,故患者均有较长时间的甲状腺病变史。肿块发展迅速,数月内可形成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块,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肿块坚硬、不平、固定、边界欠清、压痛明显。常无法行根治性手术或无手术适应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