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网膜振幅下降

视网膜振幅下降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网膜电图是给眼以闪光或图形刺激,在角膜端记录到的一组视网膜综合电反应。ERG来源于视网膜感受器细胞及继它之后的神经元细胞,主要反映视杆或视锥系统功能状况并估计视网膜各层的功能状况。正常视网膜电流图有赖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外网状层、双极细胞、水平细胞、Müller细胞及视网膜脉络膜血循环等的正常功能。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受累都可导致ERG异常,所以视网膜电流图主要是反映视网膜外层的情况。

视网膜电图(ERG)是给眼以闪光或图形刺激,在角膜端记录到的一组视网膜综合电反应。ERG来源于视网膜感受器细胞及继它之后的神经元细胞,主要反映视杆或视锥系统功能状况并估计视网膜各层的功能状况。正常视网膜电流图有赖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外网状层、双极细胞、水平细胞、Müller细胞及视网膜脉络膜血循环等的正常功能。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受累都可导致ERG异常,所以视网膜电流图主要是反映视网膜外层的情况。

1865年瑞典科学家首先观察到鱼眼的ERG;1877年Dewar首先在人眼上记录到ERG;20世纪40年代ERG在临床得到应用。1990年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临床ERG标准》,对常规ERG刺激和记录条件进行较详细的统一规定,并于1995年对该标准进行了再修订。

视网膜电图主要分为全视野闪光ERG、图形ERG、局部ERG。

(一)全视野闪光ERG(常规ERG,F-ERG)

全视野闪光ERG可根据闪光刺激的频率、适应状态和闪光的颜色进行分类:①根据闪光刺激的频率:闪光ERG(flash ERG)每一个闪光刺激可以诱发一个完整的ERG波形(图6-14),前后不相融合,示瞬态反应;闪烁光ERG(flicker ERG)频率大于15时,每一个闪光刺激的反应波形前后相融合,呈正弦波形,示稳态反应。②根据检查时适应光状态:暗适应ERG主要反应杆细胞的活动,明适应ERG主要反应锥细胞的活动。③根据闪光刺激的颜色:白光ERG(暗适应状态下是两种感光细胞的混合反应)、红光ERG(对锥细胞敏感)、蓝光ERG(对杆细胞敏感)。

ERG成分按其出现的次序分别称为早感受器电位(ERP)、明视a波(ap)、暗视a波(as)、明视b波(bp)、暗视b波(bs)、c波和d波。

图6-14 ERG波形

1.F-ERG有4个主要观察指标 ①a波振幅:从a波谷到基线的电压值(μV);②a波潜伏时:从光刺激到a波谷的时间(ms);③b波振幅:从b波峰到a波谷的电压值(uV);④b波潜伏时:从光刺激到b波峰的时间(ms)。现在人们一致认为,ERG的a波与光感受器的活动有关;b波与Muller细胞活动有关;OPs的各子波产生于视网膜的不同水平,在临床上可将其作为反映视网膜血液循环状态的一个指标。

F-ERG除受疾病的影响外,还与下列生理因素有关:刺激光的振幅在一定范围内与光强度的增加、刺激过程的延长成正比;视网膜光照范围:随着视网膜光照范围的增加,F-ERG振幅也会增加;视网膜适应状态的影响:瞳孔大小。

2.记录方法 ①检查前使用托吡卡胺(托品酰胺)或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充分散大瞳孔,瞳孔直径应散大到8mm,然后在暗中适应至少20min后,在暗红光下放置ERG电极。②电极(彩图6)安装:角膜电极安放,前极电极安在前额正中;地电极连于同侧耳垂。在安装电极前需清洁皮肤去除油垢,以增加皮肤的导电性。③ERG的记录:暗适应眼的最大反应:暗适应下标准白光刺激,双相波形(a波、b波);视锥细胞反应:明适应10min后,用白光刺激,记录到的反应为视锥细胞反应;振荡电位:仪器的通频带加宽,暗适应下标准白光刺激,在ERG的b波的上升支上可以记录到4~5个小的子波,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成为OP1、OP2、OP3、OP4等;闪烁光反应:在与视锥细胞反应相同的明适应状态下,用30Hz白光闪烁刺激,闪烁光ERG波形为正弦波形,主要反应视锥细胞活动。

3.视网膜电图分型 ①正常型ERG:波形、振幅、峰时均在正常范围;②超常型ERG:波形正常,b波振幅超出正常值30%以上;③低于正常型ERG:波形正常,b波振幅低于正常值30%以上;④微小型ERG:波形可见,振幅远远低于正常;⑤熄火型ERG:各组分基本消失在基线中;⑥负“-”型ERG:波形异常,b波振幅降低,a波振幅正常,导致b/a降低;⑦负“+”型ERG:波形异常,a波振幅增大,b波振幅正常,导致b/a降低。

4.F-ERG检查的禁忌证 角膜结膜的急性炎症、急性慢性泪囊炎、瞳孔不能散大者及内眼手术2周以内者。

5.F-ERG的临床应用 F-ERG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疾病时视网膜功能的检测。以下疾病可有F-ERG的异常。

(1)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性疾病(图6-15,图6-16):视网膜色素变性F-ERG的特征性表现——暗适应白光F-ERG极度降低,甚至熄灭;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的F-ERG的特征性表现——暗适应白光F-ERG 的a波基本正常;b波反应大多消失。

(2)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图6-17):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均可导致F-ERG的异常,而且F-ERG的异常与疾病的范围及程度相一致。在这类疾病的FERG改变中,以b波和OPs的改变明显。

(3)屈光介质混浊:帮助屈光介质混浊的病人在手术前预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目前一般建议用30Hz闪烁光记录ERG和VEP。

(4)黄斑病变(图6-18):老年黄斑变性、少年型遗传性黄斑变性和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等。一般用红光刺激记录ERG或30Hz闪烁光记录ERG来提高黄斑病变诊断的阳性率。

(5)视网膜功能的测定:如视网膜、脉络膜炎症、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挫伤造成视网膜损伤时ERG有改变;而视神经炎等视神经病变时ERG应该无变化。

(二)图形ERG(P-ERG)

应用光栅、棋盘格或其他图形刺激引出后极部视网膜的电反应,在角膜端所记录到的ERG称PERG。P-ERG与F-ERG在起源上有差异,P-ERG起源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因此反应的电位极小,记录上有特殊要求。

1.图形ERG分类 图形ERG分成瞬态图形ERG和稳态图形ERG两类。正常瞬态图形ERG包括起始的一个小的负波,接着是一个较大的正波,然后是一个负的后电位,分别命名为N35、P50、N95。N35波的振幅测定是从基线到N35波谷间的电位值,P50波振幅从N35波波谷到P50波波峰间的电位值,N95振幅从基线到N95波谷间的电位值。各波的潜伏期均从光触发开始到各波波峰的时间。稳态图形ERG是记录在快速翻转图形刺激时得到正弦波形的反应。测量振幅的方法从波谷至波峰,时间为峰至峰之间时间。

P-ERG除受疾病的影响外,还与下列生理因素有关。①平均亮度:P-ERG的振幅在一定范围内随平均亮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②对比度:P-ERG的振幅在12%~75%范围随对比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③空间频率:一般认为,30′~60′视角大小的方格,可以得到P-ERG的最大振幅;④时间频率:一般认为,40Hz可以得到P-ERG的最大振幅;⑤其他:屈光状态等。

2.记录方法 病人不需要散瞳及暗适应;电极安装与F-ERG一致;病人坐在荧光屏前1m处,平视荧光屏的中央进行检查。记录P-ERG的刺激器和刺激参数与P-VEP一致;波形上P-ERG与F-ERG波形相似;P-ERG各波的命名可以与F-ERG一致,即a波、b波及负后电位,也可以根据电位的正负性和潜伏期的长短命名为N35、P50、N95

3.P-ERG检查的禁忌证 角膜结膜的急性炎症、急性慢性泪囊炎及视力太差、无注视功能、严重的屈光介质混浊者。

图6-15 双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男,29岁,自幼视力差,有夜盲史,右眼视力0.02,左眼视力0.04。左眼彩照可见视网膜血管缩窄,视盘蜡黄色,后极部少量色素沉着,FFA后极部视网膜斑点状强荧光及色素遮蔽荧光斑。左眼全视野ERG的5项反应均平坦

4.图形ERG临床应用

(1)青光眼:近年P-ERG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有许多报道;PERG改变早于PVEP。

(2)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病变时可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逆行性变性,P-ERG检查常有异常。

(3)黄斑疾病:黄斑疾病时P-ERG有较高的异常率,尤其是以小方格的敏感性最高。

(4)弱视眼P-ERG可有异常。

(三)视网膜电图国际标准化

1989年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发表了临床视网膜电图的标准,这个标准化对视网膜电图的记录及解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可能使来自世界各国不同实验室记录到的结果相比较,也有利于病人在不同地方治疗的随访。此标准化包括以下几类。

(1)对基本技术如:弥散光、电极、光源、光的调节和校正、电子记录仪器标准化的基本要求。

(2)临床病人的准备、视网膜电图的测量和报告的标准要求。

(3)提出必须完成5种标准反应(图6-19~6-21):暗视视杆反应、暗视最大混合反应、暗视振荡电位、明视视锥反应和明视闪烁光反应,并规定了刺激参数的标准。记录:暗适应20min-暗适应视杆细胞反应-最大混合反应-振荡电位Ops-明适应10min-视锥细胞反应-30Hz闪烁光反应。①暗视视杆反应:暗适应状态下,用弱白光或蓝光刺激,可记录一个潜伏期较长的正相波为视杆细胞反应。②暗视最大混合反应:暗适应条件下经白光刺激所见的一个双相波形,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混合反应,小的a波,大的正相波为b波,目前认为a波来源于视网膜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b波来源于视网膜内层的双极细胞或Müller细胞。③暗视振荡电位(oscillation potentials,OPs):仪器通频带加宽,暗适应状态下用白光刺激,在ERG的b波上可以记录到4~5个小波形,OPs起源于视网膜内核层反馈突触环路的活动,是反应视网膜血液循环状况的一个指标。④明视视锥反应:在明适应状态下用白光刺激所诱发此波形的a、b波幅较暗视最大混合反应明显降低。⑤明适应状态下经30Hz白色闪烁光刺激,记录的呈正弦波形,反应视锥细胞的活动。

图6-16 双眼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患者自幼夜盲伴高度近视,右眼-16.25DS/-2.75DC×100°,左眼-14.00DS/-2.00×80°均矫正0.25。全视野ERG的5项反应,暗视视杆反应平坦;暗视混合反应的a-波振幅轻度降低,b-波振幅重度降低,呈负波形;暗视Ops的OP1和OP2子波延迟和降低;明视视锥反应a-波延迟,振幅轻度降低,b-波振幅近正常;明视30Hz反应正常

经过5年的临床实践和多次ISCEV的讨论,1994年由国际标准化委员会成员Marmor等在Docu-menta Ophthalmology中再次颁布了临床视网膜电图的标准化,这次标准化的内容基本上与1989年首次颁布的内容相一致,而不同的是在临床草案这部分增添了小儿视网膜电图测定的内容。目前,各个国家正按标准化要求去做,并在实践过程中对此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1996年IS2CEV提出图形ERG的国际标准化,对电极,刺激方格大小、对比度、亮度、翻转速率和背底光亮度,以及电子记录仪器都提出标准要求。

图6-17 右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患者女,55岁,右眼视力下降4个月,视力:指数/30cm,眼底彩照显示视网膜颞侧分支动脉的不完全阻塞,视盘苍白,后极部视网膜水肿。右眼的全视野ERG(A)与其正常左眼(B)相比较,5项反应显示均下降,其中暗视视杆反应的b-波延迟和振幅中度下降;混合反应的a-波和b-波振幅均中度降低;振荡电位的各子波能显示,但振幅均为中度降低;明视视锥反应和b-波的振幅和30Hz反应振幅下降

图6-18 双眼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患者男,26岁。主诉:双眼视力下降10年余视力:右0.1,左0.2;A.右眼全视野ERG显示:明视视锥反应振幅重度降低,30Hz反应振幅中度降低,余反应大致正常。B.左眼全视野ERG类同右眼的变化

(四)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

正常眼mERG在小凹区反应密度最高,三维反应密度图上呈现尖峰状(图6-22,图6-23,彩图7),反应振幅最高,向周边逐渐下降,生理盲点相应部位反应密度最低,呈一凹陷,但仍可记录到弱的反应。反应密度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

图6-19 上为暗视ERG-视杆细胞反应,下为暗视最大混合反应

图6-20 明视ERG-单次闪烁视锥细胞反应

图6-21 上为暗视振荡电位Ops,下为30Hz闪烁光反应

多焦ERG的成分和常规ERG很相似,开始是一个负相(N1),然后紧跟一个正相的成分(P1)。有的作者仍然把它们称为a波、b波,也有人主张将它们依次称为N1和P1。关于a(N1)波和b(Pl)波的起源,目前还不清楚。但从其特性的表现分析,它们可能和传统的ERG成分有相似的起源。

1.mERG检测方法及记录 mERG刺激参数设定(图6-24):通常采用随离心度增大的六边形阵列的刺激模式,这样可以使刺激野中心区域与周边的反应振幅和信噪比差异减少,而且六边形的几何形状可以使刺激各向同性和刺激阵列便于排列,六边形的数量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的有61个、103个或241个等。当记录闪光mERG,则采用每个六边形均分别按m序列信号作黑白刺激。当记录图形mERG,则采用每个六边形内还有格子或其他图形,每个六边形内的图形均按m序列信号作翻转。一般刺激野的半径在25°内范围,白的亮度为100~200cd/m2,黑的亮度为3cd/m2,对比度为89%~99%。放大器增益为100 000~200 000倍,通频带为3~300Hz,如需要记录振荡电位,则通频带为100~1 000Hz。

图6-22 响应波形图

图6-23 多焦ERG的成分

mERG的电极与常规ERG电极相同,安置部位也相同,作用电极为接触镜电极,地电极接耳垂。mVEP使用常规皮肤电极,用单电极记录时作用电极置Oz位,参考电极置Fz位,地电极置耳垂。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双极电极记录,即正、负作用电极分别置于枕骨隆凸上下各2cm处。记录时首先确定总的刺激时间,再根据受检者的情况设定分段数,每段之间让受检者休息。在每段记录过程中,受检者必须固视刺激阵列的中心。为了消除受检者瞬目或眼球运动引起的伪迹,可以在记录结束前检查各段反应情况,如发现有瞬目或眼球运动引起的伪迹段,则可以重新记录该段以消除伪迹,如果记录信号段有少量伪迹,亦可用伪迹剔除程序以消除伪迹。

图6-24 mERG刺激模式

(1)刺激屏:为了有较大的刺激野,刺激屏需要采用21英寸以上的CRT,并要求有高分辨串相短余辉的特性。改变屏幕的测试距离可调节刺激野的大小。

(2)是否散瞳:Sutter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个体间或同一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自然瞳孔大小不一,其相应mERG结果亦有明显差异性。大多作者主张瞳孔必须散大至7mm以上。

(3)单眼记录:大多数作者用单眼记录,强调对侧眼严密遮盖,以避免对侧眼受到光照,产生电反应。

(4)屈光矫正:若受检查者有屈光不正,应矫正至最佳近视力。有的作者认为在检查时不需戴镜矫正,以避免镜片对刺激光线的折射,或镜片对刺激单元的放大或缩小,而且要调节检查眼与刺激屏间的距离,正常人应为27cm或32cm。但也有作者主张验光配镜矫正。

(5)光适应:大多作者并无明确提出是否需暗适应。

(6)记录时间:可以选择4min、8min、16min,每分钟分为2个节段,每个节段30s,记录时摒弃眼球运动、接触镜进气泡,或瞬目而致原始波形不规则节段,即出现记录伪迹。由于检查时间越长,病人越疲劳,难以配合而出现不规则波。故大多文献主张记录时间为4min。

(7)信/噪比:由于mERG的电位小,易受“噪音”干扰,故提高信/噪比极其重要。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确保检查室内其他电器关闭,以免60Hz高频率干扰。②监视原始波形是否平滑,判断病人是否眨眼、眼球运动、肌肉抽搐以及记录电极是否接触良好,同时剔除有伪迹的记录信号段。③在分析波形时,可以选择菜单中的“去除干扰”项,以提高信/噪比。

在控制固视方面,Kondo等设计了一个红外线眼底摄像系统,可以监视刺激图像在眼底的位置,特别适于固视不良的病人,并可把刺激图像中心定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另外,也可用固视光标来帮助固视。

2.mERG数据的分析 对于传统的全视野ERG,视网膜的功能是通过峰潜时或峰—峰之间的振幅来评价。然而,局部视网膜电图振幅小,约为全视野ERG的1/100;而且信/噪比低,极易受“噪音”影响。故mERG采用特殊的计算方法。频率75Hz,记录4min可有16 000幅不同双2m顺序排列的黑白六边形刺激反应电流曲线,对原始波形进行交叉相关分析,解析成对应于各独立视网膜元素的独立反应曲线。记录其数据后,再通过特殊的方法与计算机内存储的标准曲线或称模板数据对比,得出局部反应振幅和潜伏期。方法如下。

阶乘(Scarlar Product法):用平均正常反应波作为模板,计算出每一六边形刺激单元的反应振幅(单位:nv)。n的最大数值为刺激单元的个数。

阶乘(Scarlar Product)

反应振幅密度(Response Density)=阶乘(Scarlar Product)/A。A表示刺激器每个六边形的面积。振幅密度在Macintosh计算机用颜色表示,图像分析后用二维和三维表示视网膜功能。

3.mERG临床应用 只要受检者没有眼球震颤或明显的屈光介质混浊均可进行mERG检查。但关于其各波的起源,目前仍无统一说法,正处于探讨研究阶段。Sutter等对正常人的mERG的各局部反应波形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各局部反应密度与视网膜锥细胞分布密度相一致,从而推断mERG代表外层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Kondo等比较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病人的局部ERG与mERG,发现病变部位对应的局部ERG的a波完好,b波和OPs(振荡电位)下降,而mERG的负、正波振幅均下降,故认为mERG的负、正波并不分别对应于局部ERG的a波和b波,而有可能来源于内层视网膜,这与Nakazaki等的观点一致。Hood及Kondo等均认为mERG中的负正波与全视野ERG的a、b、d极相似。Vaegan以及Klistorner等均认为mERG一级反应起源于外层视网膜,二级反应起源于内层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

(1)正常人mERG特征:黄斑中心凹mERG反应最高,mERG以中心凹反应最大,愈向旁黄斑区及周边部mERG振幅越低,潜伏时间也越延长。

①mERG的不对称分布:Sutter研究表明,鼻侧视网膜反应密度高于颞侧,与视锥细胞的分布密度相一致,Klistorner等有类似报道,与Kondo等报道相反。然而,Nagatomo等统计20只正常眼,发现鼻颞象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上半象限与下半象限:Sutter和Nagatomo等均发现上半部反应密度高于下半部,且潜伏期较短,提示上方视网膜在功能方面较下方有优势。作者认为这与视网膜结构在不同象限差异有关。这结果与Kondo等相反。

②mERG振幅与刺激光亮度相关:Kondo等观察到当刺激光强度从30cd/m,分别增至50cd/m,80cd/m,120cd/m,N1、P1、P2波的振幅随着增高,但总波形变化不是太明显。

③mERG振幅与背景光亮度的关系:Kondo等将背景光强度分别设置为5cd/m,10cd/m,20cd/m,发现其相应波振幅无明显差异,但40cd/m时,各波振幅明显下降。

④mERG与刺激时间的关系:Kondo等报道,当刺激时间(即白色六边形刺激持续时间)从10 614 ms逐渐减为7 918ms、5 312ms、2 616ms时,P2波振幅随着下降;当刺激时间减为1 313ms时,P2波融合于P1波之中,这时P1波振幅最高。

⑤mERG与对比度的关系:Klistorner等研究发现,随着黑白对比度的增大,mERG一、二级反应波振幅均明显增高,峰潜时略缩短。当绿/红(G/R)比从0143逐渐增至212,其对比度出现下降趋势(40%~0%),再呈上升趋势(0%~38%)一级反应波振幅亦先出现下降至消失,随之明显增高,但这时原来的正波P1波转变为负波,而N1波转为正波,且发现当G/R比在0145~115,中心凹的二级反应密度较周边高而隆起,尤其比值为0175和112时更明显。另外,二级反应波在G/R比为110时,峰潜时最长。

⑥mERG振幅与年龄成反比:随着年龄增加,mERG各波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但只有中央2°~8°处,统计学才有显著性差异。有些作者认为这与组织学上视锥细胞密度减少有关。

⑦mERG与视盘相对应的局部反应:其密度减弱,但仍有弱的反应,原因是刺激面积大于盲点面积。

⑧mERG的可重性:Parks(1996年)发现随着偏心度增加,波形可重复性逐渐下降,中心凹重复系数(即变异系数)为17.8%,最外环为30.5%。Parks等(1996)发现上方视网膜重复性高于下方。同时,Aoyagi等观察9只正常眼,各重复检查4次,发现固视良好、没有眨眼的6只眼平均重复系数为15%;而9只眼平均为22%,其中最小为11%,最高达40%。Kondo等对1只患眼连续记录10次,平均标准差(SD)为±1,说明mERG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⑨mERG的潜伏期:Seeliger等研究了30例正常人,发现个体差异小。视盘、刺激野上、下边界对应的视网膜及黄斑的潜伏期较长,而黄斑周围区峰潜时较短,尤其黄斑颞侧最明显。

(2)不同疾病mERG的变化

①视网膜脱离(彩图8):无论是在视网膜脱离眼的脱离区,还是在非脱离区,其与正常值N 1和P 1反应密度值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吴氏等研究与正常眼比较,RD眼于脱离区各反应区a波和b波反应振幅均明显降低,于非区a波和b波反应振幅轻度降低。三维图形:正常眼于黄斑区峰尖色浅,黄斑外呈平坦色渐加深,反映视功能于中心凹处最大,向周边视功能逐渐下降,而RD眼峰降低,脱离区色明显加深,表示黄斑和脱离区功能较差。

②黄斑病变(彩图9):从各类黄斑病变中,吴氏等得到多焦ERG在黄斑疾病中的几个特点:对黄斑裂孔和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功能明显降低主要集中在中心凹及黄斑区,特别于黄斑裂孔三维功能图可见中心凹的明显凹陷。

对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彩图10)和老年黄斑变性干性型,多焦ERG显示黄斑区功能降低,三维功能图仍可见降低的尖峰存在。

对Stargardt病和老年黄斑变性湿性型,不仅在黄斑区功能降低,而且在黄斑外的周边部,功能也降低,三维功能图显示功能明显下降占极大部分的无尖峰图。

③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彩图11):Seeliger等记录38例RP病人的左眼mERG,发现27例(71%)的中心反应密度降低,38例的周围5个环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第3环潜伏期明显延长,第4、第5环更明显。而病人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对于视网膜受累与未受累区域,mERG有不同表现,故mERG可以估计由于RP引起的视网膜受损范围及程度。Yoshii等对日本一个家庭中由于基因突变(Asn2152Ser)引起的RP病人进行PCR定位检测、全视野ERG和MERG检查,结果:下方视网膜出现视野缺损、暗适ERG波形振幅下降,这与Asn2152Ser色素变性部位一致,但是mERG提示整个视网膜的反应密度下降,包括未出现骨细胞样色素的上方视网膜。作者推断虽然表型不一,但RP病人均有杆锥系营养障碍,故视功能也相应下降。

④青光眼:Graham等及Vaegan等发现青光眼的mERG一级反应与传统闪光ERG相似,仅在一些晚期青光眼病人出现轻度的振幅下降,而多数病人的二级反应已显著异常,且异常程度与病程及神经纤维层变薄程度相关。

这种异常已出现于视野正常的可疑青光眼者。提示mERG可能来源于神经节细胞层,有利于协助诊断青光眼。Nakazaki等分析36例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级反应,发现32D地形图与视野灰度图分布相似,一级反应总波形与视野的平均敏感度呈正相关、与平均缺损呈负相关,二级反应与视神经损伤程度相一致,作者认为一级反应起源于内层视网膜。

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彩图12):Piao等将糖尿病分为AO、AⅠ、AⅡ、BⅠ、BⅡ、AⅢ。比较mERG的32D地形图与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发现mERG结果与视网膜各期不太吻合,但32D地形图能很好地描绘黄斑功能异常及恶化,而其他检查均无法体现这点。故推断mERG联合其他眼底检查,对于评价DR病人黄斑病变,制订治疗方案方面是很有用的。Palmowski与Sutter比较16例糖尿病病人和19例正常人的mERG发现:临床可见DR病人的视野各部位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临床未出现DR的糖尿病病人只有二级反应的振幅下降,其他参数没有异常,由此可见,二级反应体现视网膜内层功能,对于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定位功能:早期DR出现颞上侧反应密度下降,这与早期血-视网膜屏障区域及血管瘤出现的位置有关,晚期整个后极视网膜严重下降;随着病情的加重、离心度的增加,mERG的反应密度逐渐下降,早期发生在环3、4、5、6,以环6最明显,晚期累及整个后极部视网膜。说明早期DR病变部位出现在17.8°以外颞上侧,晚期累及整个视网膜后极部。

目前大多作者通过不同疾病的mERG表现,探讨mERG各波的起源,但说法尚不统一。该检查客观、准确、定位、定量,能够更加精确、敏感、快速地测定后极部视网膜23°范围内的视功能,在多种疾病尤其黄斑病的诊断中已初步体现其优越性,在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判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视网膜功能的分层测定将进一步被研究,将视觉电生理引进一个新纪元。

从各种疾病的mERG表现可以看出以下规律:锥细胞受损时,mERG反应密度下降,潜伏期中度延长或正常。外丛状层受损时,mERG反应密度正常或增加,潜伏期重度延长。ON双极细胞受损时,mERG反应密度下降,潜伏期中度延长。OFF双极细胞受损时,mERG反应密度增加。内丛状层受损时,mERG反应密度近似正常,潜伏期轻度延长。节细胞受损时,mERG反应密度和潜伏期近似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