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角的宽窄、开闭对青光眼的诊断、分类、治疗和预后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前房角的各种结构需利用前房角镜才能看见。前房角镜有直接型(折射式)和间接型(反射式)两种。后者是临床最常用的类型,Goldmann型利用镜体内一面倾斜64°的反射镜,将对面前房角的光线反射进入检查者眼内,van Beuningen型是由4个反射镜倾斜(62.5°)组成。前房角镜均需联合裂隙灯显微镜才能看清房角结构。
检查前先予表面麻醉,并调好裂隙灯显微镜高低、光线的宽窄,置灯臂与镜臂角度10°~15°,将前房角镜凹面内滴入2滴1%甲基纤维素,令病人直视前方,检查者一手分开病人上下睑,另一手将房角镜下缘置于下方结膜处,然后迅速滑入结膜囊并贴向角膜面。以Goldmann型前房角镜为例,只有一面反射镜,检查范围约1/6周,因而需转动前房角镜检查其全貌。下方前房角由于房水重力关系显得最宽,容易观察,检查常由下方房角开始。如发现小梁网窄,可以注示灯引导受检眼向上看,将镜面向下倾斜,小梁网会显得宽一些。观察鼻颞侧时,可使用横裂隙光且使裂隙向上倾斜15°~20°,或以适当变动投射角的直裂隙光观察。
正常前房角所见,前房角由前壁、后壁和两者间的房角隐窝3部分组成。前壁起于角膜后弹力层(Descemet膜)终点即Schwalbe线,为半透明白色有光泽略突起的细线,由于表面粗糙使色素易沉积,尤以下方多见;随后是小梁网,位于Schwalbe线与巩膜突之间,约0.5mm,小梁网后2/3为功能性小梁,房水经此处流入其外侧的Schlemm管,散在色素,此种色素沉积在角膜下方房角比上方多,小梁网后2/3比前部多,老年人比年轻人多;前壁终点是巩膜突,也是小梁后缘,呈灰白或淡黄色细线,巩膜突还构成巩膜沟,Schlemm管位于巩膜沟内。巩膜突有较多睫状体纵形纤维附着,其活动通过巩膜突影响小梁而改变房水流畅度;隐窝由黑棕色的睫状体前端所构成,称睫状体带;后壁为虹膜根部,虹膜与睫状体、巩膜突、甚Schwalbe线间有不规则的丝状纤维组织称虹膜突,是哺乳动物梳状韧带的遗迹,不影响房水排出,需与虹膜周边前粘连相鉴别。前房角宽窄分类有两种。
1.Scheie前房角分类法 将房角分为宽窄2型,其中窄型又分为4级。
(1)宽角(W):虹膜周边较平坦,静态下房角结构包括睫状体带均易于查见。
(2)窄角(N):①窄Ⅰ(NⅠ),虹膜周边部不同程度膨起,动态下(转动房角镜或稍加压)睫状体带由不可见变为可见;②窄Ⅱ(NⅡ):动态下只能看见巩膜突,看不见睫状体带;③窄Ⅲ(NⅢ)动态下看不见巩膜突及小梁网后部(功能小梁);④窄Ⅳ(NⅣ):动态下除Schwalbe线外,房角其他结构均看不见。动静态均做记录。
2.Schaffer前房角分类法 根据虹膜表面与角膜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即房角隐窝角),将房角分为5级:其中0级最窄,4级最宽。4级角为最宽的房角(35°~45°),房角结构均可见,多见于无晶体眼和近视眼;3级角是宽角(20°~35°),房角标志均可见,多见于青年;2级角为中等窄房角(10°~20°),房角可能闭合;1级角为极度窄房角(≤10°),房角很可能闭合;0级角为部分或完全闭角(0°或裂隙样),房角闭合或紧贴Schwalbe线临近小梁;3、4级宽角不可能闭合,2级角应作随访,0~1级角为极高危,房角潜在闭合可能。
3.房角色素分级 Scheie将房角分为有无色素沉着2型,共分5级。①0级:小梁网缺乏色素;②Ⅰ级:极轻微,小梁网后部稀疏细小色素颗粒;③Ⅱ级:介于Ⅰ级与Ⅲ级之间,即前后小梁网均有细小颗粒色素;④Ⅲ级:小梁网后部色素颗粒密集粗糙或黑棕色,小梁网前部及Schwalbe线也有色素颗粒沉着;⑤Ⅳ级:整个小梁网呈均质黑或棕褐色,角膜内面、Schwalbe线、巩膜突及睫状体带均见色素沉着。Ⅳ级色素沉着者青光眼发病率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