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历来重视摄生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能做到“精神内守”,摒弃杂念,心态宁静淡泊,不役于外物,情志舒畅,不产生过激的情绪,则可真气内存,疾病就不易发生。说明精神情志变化可直接影响于心,导致心脏损伤;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七情内伤均可导致气机失调而引发心痛,即沈金鳌指出的“七情之由作心痛”。

中医历来重视摄生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能做到“精神内守”,摒弃杂念,心态宁静淡泊,不役于外物,情志舒畅,不产生过激的情绪,则可真气内存,疾病就不易发生。反之,情志异常可导致脏腑病变,“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191]。”(《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因为心主神明,七情内伤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灵枢·口问》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张介宾对此补充道:“心……总统魂魄,兼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83]。”说明精神情志变化可直接影响于心,导致心脏损伤;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七情内伤均可导致气机失调而引发心痛,即沈金鳌指出的“七情之由作心痛”。因此,要注意精神的调摄,避免过于激动、喜悦、愤怒或思虑无度,清代管玉衡《新刊诊脉三十二辨·九辨心小肠脉》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荣神,役虑则神疲而心受伤[192]。”保持心情平和安然、宠辱不惊,这对预防心痛的发生、发展是很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