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问》[2]
1.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仲夏善病胸胁。(《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评释】 王冰注:“仲夏善病胸胁者,心之脉循胸胁故也。”本条仅言病位,未详症状,《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可与本条参看。
2.二阴一阳(1)发病,善胀(2)、心满(3)、善气(4)。(《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
【注】
(1)二阴一阳:二阴,指少阴,包括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二经。一阳,指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与足少阳胆二经。
(2)善胀:张介宾注:“胆经邪盛则侮脾,故善胀。”
(3)满:闷也。心满者,心闷不舒。
(4)善气:即太息。张志聪注:“善气者,太息也,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出之,此三焦气也。”
【评释】 二阴发病,心气虚则不能下达,肾气虚则不能纳气,心肾之气不能相交;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三焦为决渎之官,主司气化,胆经邪盛则侮脾,脾虚运化失职则腹胀,三焦病则气化无权,疏泄不利,气机不畅,故见心胸憋闷、时欲太息之症。冠心病者临床多见此症,可据证之虚实,而或补气或调气。
3.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1),短则气病(2),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3),代则气衰(4),细则气少,涩则心痛(5)。(《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注】
(1)长则气治:长脉如循长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长则气帅血行,气血和平,故气得治。
(2)短则气病:短脉首尾俱短,不及本位。短则不及,故为气病。
(3)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上部脉盛,乃气壅于上,故气上逆而喘吸;下部脉盛,乃气壅于下,故气滞而胀满。高,气上逆而喘。
(4)代则气衰:王冰注:“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代则气不相续,故为气衰。
(5)涩则心痛:涩脉艰涩而不流利,为气滞血少,不能养心,故心痛。
【评释】 心主血脉,故脉象的变化对于心病的诊断意义较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常见细涩结代等特征性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涩曰痹”,痹者,不通也,不通则痛。脉涩的原因,多为内寒,寒凝气滞血瘀,心脉不畅,故而心痛。
4.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1),胁下痛,膺(2)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注】
(1)支满:支撑不舒之意。
(2)膺:胸也。
【评释】 本条之心病,根据其症状描述可分为虚实二型,与心绞痛的表现极为相似。其实者,张景岳云:“此心经实邪也,手少阴心痛从心系上肺,下出腋下;手厥阴包络之脉,其支者循胸出胁,故为此诸证,治宜通阳泻浊。”其虚者,尤在泾云:宜用《金匮要略》人参汤,“速复其不振之阳”。
5.肾病者……虚则胸中痛。(《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评释】 足少阴肾经,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肾病则胸痛,其病机,如王肯堂所论:“肾虚羸怯之人,胸胁之间每每有隐隐微痛,此肾虚不能纳气,气虚不能生血之故,气与血犹水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既虚则鲜有不滞者,所以作痛,宜用补骨脂之类补肾,芎、归之类和血,若作寻常胸胁痛治,则殆矣。”受此理论启迪,后人乃有补肾固本法治疗胸痹心痛的发明。近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使用补肾软坚方药治疗,可使老年患者已降低的性激素水平恢复到接近正常,血脂水平也趋于正常,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这是对本条经文的有力佐证。
6.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1),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2),缩踡则脉绌急(3),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4)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5)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注】
(1)稽迟:留滞不行之意。
(2)缩踡:收缩不伸。
(3)绌急:屈曲拘急的样子。
(4)炅:王冰注:“炅,热也。”
(5)背俞之脉:指足太阳脉。背俞为五脏在背部足太阳经的俞穴。
【评释】 本条所谓“五脏卒痛”,实指“心腹卒痛”。选文说明了“卒然而痛”、“痛久”、“心背相引而痛”和“卒然痛死不知人”的病因病机,均为寒邪由外而入,客于经脉,寒凝气滞血瘀,经气不畅而致。这种外寒致病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自汉至宋,心痛由外寒所致的理论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温通散寒法也一直是胸痹心痛治法中的主流。
7.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1),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2)。(《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注】
(1)心下鼓:心下鼓动,即心悸。
(2)厥气上则恐:厥气者,张景岳认为乃阴气,张志聪认为乃正气,吴昆认为是肾气,“心火衰则肾水乘之,故令恐”。
【评释】 本条论述了“心痹”病的表现,所谓心痹,《黄帝内经》中指脉痹不已、复感风寒湿邪、邪气内舍于心而致的疾病,表现为心经循行部位的病变,心烦、心悸、气逆喘息、咽干、嗳气、厥气上则恐等,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故近代有医家主张以“心痹”命名冠心病心绞痛。
8.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
【评释】 水气停留于脾脏与胃腑之间,水为阴邪之气,停留于中,则上逆心肺,心肺受邪,故胸痛少气。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邪居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上逆,水气凌心,阻遏心阳,治宜温阳利水。本条提示:心痛之病可取调理中焦之法。
9.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1),胸胁支满。(《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注】 (1)卒心痛,暴胀:《太素》卷二十三“量缪刺”注:“足少阴直脉,从肾上入肺中,支者,从肝出络心,注胸中,故卒心痛也,从肾而上,故暴胀也。”
【评释】 本条所述,病因亦为外感寒邪,客于肾经,循经上犯,故见少阴经循行部位诸症。心痛盖因寒邪阻遏心阳所致,治宜通阳宣痹。
10.夫病传(1)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2)。(《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注】
(1)病传:指疾病的传变。
(2)冬夜半,夏日中:《类经》卷十八第九十四注:“冬月夜半,水旺之极也。夏月日中,火旺之极也。心火畏水,故冬则死于夜半。阳邪亢极,故夏则死于日中。盖衰极亦死,盛极亦死,有所偏胜,则有所偏绝也。”
【评释】 本条论述了心病的传变规律及病情恶化的时间: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痛,心病不愈则依次传其所胜之脏,即心病传肺,次传肝,继传脾。心病者,病情容易在冬季夜半和夏季正午加重甚至恶化。
(二)《灵枢》[3]
1.胃病者,腹胀(1),胃脘当心而痛,上支(2)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注】
(1)胀:《说文》肉部:“,起也。”胀,指胀满膨起。
(2)上支:向上支撑作胀。
【评释】 张志聪曰:“腹者,肠胃之郛郭,胃脘在鸠尾内,正当心外,故病则腹胀,胃脘当心而痛。”胃脘位置与心相近,故胃脘痛与心痛从发病部位上较难区分,且二者病机亦有相似之处,故而后世常将心痛与胃脘痛混为一谈,有的医家甚至认为心不可痛,而以胃脘痛代替心痛论治,这一观点影响深远,直至明代才有王肯堂等医家明确将二者区分论治。
2.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1)内后廉(2),行太阴、心主(3)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4)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5)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6)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7)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灵枢·经脉第十》)
【注】
(1)臑:指肱部。
(2)廉:指边缘。
(3)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4)锐骨:指掌后小指侧的高骨。
(5)是动:动,变动。由外因影响经脉而发生的疾病,称为是动病。张志聪曰:“夫是动者,病因于外。”
(6)所生病:本脏发生疾病影响到本经的称为所生病。张志聪曰:“所生者,病因于内。”
(7)憺憺:通“惮”,心跳不宁的样子。
【评释】 以上两段经文,论述了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病证: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内寓君火,心包络为心之外卫,内寓相火,二脏均属火,故其病则多属火热为患,或外感邪气,或本经经气厥逆上犯,均易化热生火,而表现为本经循行部位的症状,其中心痛最为常见。由此启发了后人以清热泻火法治疗心痛的思路;同时,心为阳脏,且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其阳气的功能正常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若心阳不足,温煦、卫外失职,寒邪外袭,径犯心君,就会导致“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真心痛,其病势危殆。
3.厥心痛,与背相控(1),善瘛(2),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狂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3)。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厥心痛,卧若(4)徒居(5),心痛间(6),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灵枢·厥病第二十四》)
【注】
(1)控:引也。
(2)瘛:拘急。
(3)然谷、太溪:文中厥心痛之刺法,均取本经或其相表里经之腧穴,独脾心痛取肾经之然谷、太溪,对此,张景岳解释:“盖湿因寒滞,则相夹乘心,须泄肾邪,当刺此也。”张志聪认为,“然谷”当为“漏谷”,“太溪”当为“天溪”。
(4)若:同“或”。
(5)徒居:闲居,休息。
(6)间:缓解。
【评释】 本段论述了厥心痛与真心痛的临床表现:厥心痛症状除心痛外,兼有各脏腑特征性表现,如肾心痛之“心痛,与背相控”,胃心痛之“腹胀胸满”,肝心痛之“终日不得太息”等。治疗可取其本经之腧穴或者其表里经之腧穴。这是关于厥心痛的最早论述,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或提出不同见解,创制了众多有效治疗方药。
真心痛者,其病情深重,预后不佳。《灵枢》仅对厥心痛和真心痛的症状进行了描述,《难经》在其基础上补充了二者的病因病机,可互相参考。后世基本沿袭了《内经》、《难经》的观点,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义不受邪,若病邪直中,则死不可救矣。
4.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灵枢·本藏第四十七》)
【评释】 这是胸痹病名在现存文献中的首见,指的是饮邪停留于肺所致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患者先天因素有关,即肺脏大,饮邪易于停留。
5.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心病禁咸……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评释】 《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苦,先走心。”麦、羊肉、杏、薤皆味苦,为心所喜,故心病者宜食之。咸先入肾,肾属水,心属火,水为火所不胜,故心病禁咸,水克火也。酸先入肝,肝属木,为心之母脏,虚则补其母,故心病宜食酸。本条从五味宜忌的角度说明了心病患者的食物宜忌,开创了后世食物疗法的先河。
(三)《难经》[129]
1.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1)。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难经·十六难》)
【注】 (1)啘:干呕,呃逆。
【评释】 本段所述似属心经的实热证,热邪犯心,故而心痛。余症多为心经循行部位的表现。
2.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难经·六十难》)
【评释】 本段阐述了厥心痛和真心痛的病因病机,厥心痛是五脏之气上逆乘心所致,真心痛则因邪气直犯心君而成,这是对《灵枢·厥病》篇内容的补充。
(四)《金匮要略》[6]
1.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评释】 胸痹之病机为“阳微阴弦”,即本虚标实:“阳微”者,胸阳不振;“阴弦”者,阴邪反盛。寸口脉沉迟,示上焦阳虚、胸阳不振;关脉小紧,为中焦停饮,是阴盛之象。治以通阳散结、豁痰利气的瓜蒌薤白白酒汤。该条所述为胸痹的主证主方,适用于一切以上焦阳虚、阴邪上干为病机的胸痹。
2.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评释】 本条首言“胸痹”,其证亦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之症。咳喘不能平卧,心痛彻背,可见本证较胸痹主证痹阻为甚,其原因在于痰饮壅盛,故于瓜蒌薤白白酒汤方中加入半夏,以助降逆逐饮之力。
3.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评释】 以上所述,心中痞、胸满、胁下逆抢心、胸中气塞、短气诸症,均属气机不畅所致,惟其气滞程度有别,故分而述之。
第一条所述乃气滞之相对较重者,如证偏实,兼见腹胀、大便不畅、苔厚腻、脉弦紧,乃阴寒邪气偏盛、停痰蓄饮为患,治以宣痹通阳、泻满降逆的枳实薤白桂枝汤;如证偏虚,兼见四肢不温、倦怠少气、语声低微、便溏、舌淡、脉迟而虚等,乃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所致,治以温补中阳的人参汤。
第二条所述乃气滞之相对较轻者,证属饮阻气滞,其胸痛至微甚或于无,主症为胸中气塞、呼吸短气。若饮邪偏重,则邪在肺,短气重,兼见咳逆、吐涎沫、小便不利,治以宣肺利气化饮的茯苓杏仁甘草汤;若气滞较重,则邪在胃,气塞重,兼见心下痞满、呕吐,治以行气散结、温中化饮的橘枳姜汤。前方甘淡,重在利湿化饮,后方苦辛,重在行气开结。
4.胸痹缓急(1)者,薏苡附子散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注】 (1)缓急:指症状时缓时急,重在其“急”,即有发作性。
【评释】 既云“胸痹”,当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症,胸痹缓急者,此人之阳气与寒湿之邪交争,寒湿盛则阳气郁、病势急而痛剧,阳气振则寒湿散、病势缓而痛减。治宜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方用薏苡附子散。
5.心中痞(1),诸逆心悬痛(2),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注】
(1)心中痞:此指胃脘部满闷不舒。
(2)心悬痛:指胸部牵引作痛。
【评释】 上焦阳虚,寒痰水饮停聚于胃,故心中痞;胃气与阴寒之邪俱逆,故致心悬痛也。证见气逆攻心、干呕气塞、胸部牵引作痛,治宜通阳化饮、下气降逆,方用桂枝生姜枳实汤。
6.心痛彻(1)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注】 (1)彻:通达,通透。
【评释】 上焦阳虚,阴寒之邪上逆,阻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故心窝部疼痛牵引背部,背部疼痛又牵引到心窝,心背相互牵引,疼痛剧烈,此阴寒弥漫、痼结于心背所致。兼见四肢厥冷、脉沉紧等症。治宜温阳散寒、峻逐阴邪,方用乌头赤石脂丸。
7.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评释】 本条所述乃心经受寒邪侵袭所致症状,名为“心中寒”,其实与胸痹、心痛症相仿佛,因同名异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