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冠心病心绞痛一病,病之本位虽在心,但除心之外,肝、脾、肺、肾、胃、胆等均与其发病有关。《灵枢·厥病》即有“肾心痛”、“肝心痛”、“脾心痛”、“肺心痛”、“胃心痛”之称,由于脏腑辨证在现代中医界的广泛应用,关于从脏腑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报道较多。
(一)从肾论治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若肾阳虚则心阳亦虚,心阳虚者肾阳亦易受累,《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病者……虚则胸中痛”,首先提出了肾虚可以引起胸痛,此后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多有使用补肾固本之法的。近几十年来,随着对冠心病心绞痛以及中医脏象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绞痛与肾的关系已经逐渐被阐明并且被普遍认同:以病位而言,大部分学者均赞同“以心肾为主,波及脾脏”的观点。故从肾和脾论治该病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多,在此仅作择要介绍。
冠心病心绞痛总的病机可以概括为肾虚致虚和肾虚致瘀两方面:
1.肾虚致虚 丁书文[145]认为冠心病虽然病位在心,但肾有主宰生命的作用,为五脏之本,阴阳之根,心肾相交,心本乎肾,心主阳气、主血脉、主神明的功能均需肾的资助。二者在生理上休戚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肾脏精气虚衰是脏腑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冠心病发病年龄正值年老肾虚期,心绞痛的重要病机多为“不荣则痛”,绝大多数冠心病人都兼有肾虚症状,通过补肾固本调整阴阳的治疗,确能提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消除易患因素等,因此冠心病本虚方面除了心的气血阴阳不足外,更重要的是肾脏精气的亏虚,本虚标实,其本在肾。张伯臾[146]根据“久病归肾”的特点,指出冠心病久治不瘥者,虽无明显肾亏之象,亦应从肾着手,以图治本。突出说明冠心病因虚致虚的机制,其根源在于肾中精气的亏虚。
2.肾虚致瘀 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此时,由于肾虚而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和紊乱。肾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血液的循环和瘀血的消除都要靠肾气的激发和推动;肾精化血,精充血必旺,精少血必亏,老年肾精亏损,化血不足,血液难以在脉管内正常运行,因而心脉痹阻,发生心痛。陈可望[147]从肾阴不足、肾阳不足、肾精亏虚3个方面探讨了肾虚而致冠心病的机制为痰瘀阻滞、心脉失养。
近年来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一些肾虚导致冠心病的客观指标。并针对肾虚致虚(瘀)引起的心痛,采用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丰富了冠心病现代治疗学的内容,尤其对调整全身功能和远期疗效的观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丁书文[145]用补肾法(基本方由熟地黄、制何首乌、枸杞子、制附子、肉桂、补骨脂、黄芪、党参、炙甘草组成)治疗30例冠心病患者,治疗后,其肾虚症状均明显好转,主要表现为气力增加,抗寒能力增强,怕冷怕热等阴阳失调现象减轻或消失,气短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听力减退,记忆力减退等肾虚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心绞痛有效率96%(其中显效56%);心电图有效率66.67%(其中显效16.67%);心功能a/E-O和PEP/LVET比值异常者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并有一定的降压、降脂、改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张尚臣等[148]用心脑维新糖衣片(由生地黄、山药、怀牛膝、菊花、石菖蒲、酸枣仁、山楂等12味中药组成,每片含生药0.5g)治疗111例冠心病患者,患者中有7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其中61例为劳力型心绞痛,17例为非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劳力型心绞痛的有效率为90.08%,非劳力型心绞痛的有效率为82.35%,心电图总改善率占60.95%,患者甲皱微循环也有明显改善。
焦增绵[149]总结了冠心病从肾论治六法。①补益肝肾法:症见腰膝酸软,四肢麻木及头目眩晕,耳鸣,面红升火,视物昏花,目干涩,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等症状。多见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宜补肝益肾并以和络。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②交通心肾法:症见心悸,健忘,头晕,盗汗,失眠,潮热及腰膝酸困发凉,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虚细数。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兼以和络。方用一贯煎加减。③温补心肾法:症见胸闷隐痛,心前区有紧缩感,形寒肢冷,心悸而气短,头晕而周身乏力,舌淡黯,脉沉迟。常见于冠心病合并病窦综合征患者。治宜温补肾阳,温通心脉。方用保元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④补肾泻肺法:症见胸闷不舒,心痛,半夜发作性咳逆喘促,心悸怔忡,短气乏力,动则尤甚及腰酸乏力,下肢水肿,舌淡,脉虚浮等症。多见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者。治宜补肾泻肺、纳气止喘并宣痹和络。方用麦味地黄丸加味。⑤温补脾肾法:症见面色白,形寒,肢冷,颜面、下肢水肿,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脘腹胀满,便溏,舌淡嫩,苔白滑,脉沉弱。治宜温补脾肾、泻浊兼以和络。药用党参、生黄芪、白术、猪苓、茯苓、补骨脂、车前子、川芎。⑥调理冲任法:症见胸闷心痛,头面烘热,汗出,心烦易怒,口干,失眠,心悸,腰膝酸冷,乏力,舌黯,舌尖红,脉沉细。治宜温补肾阳,调理冲任,和血络。方用二仙汤加味。
(二)从脾论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医宗必读》云:“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故心之气血虚证,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有关;心五行属火,脾胃属土,为母子之脏,心病传脾,母病及子;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之病,其本为何?多数医家认为,是上焦阳虚,不少医家认为其本在肾,也有医家认为脾胃为本,且不论究竟何者为本,脾胃与冠心病心绞痛本虚的重要关系已不言而喻;心绞痛之标证,多为痰饮、血瘀、气滞,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则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阻血瘀气滞由生,所以脾与心绞痛的关系至为密切,无论从本虚还是标实哪个方面推论都可以得到这一结论。
史大卓等[150]分析了脾胃与冠心病的关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其气上通于心,或虚或实,或寒或热,都能影响心脉的运行。脾胃健运,升降有度,水谷精气上充心肺以助血行。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上焦失充,水谷停滞酿生痰湿,上乘阳位,阻遏气机,则心脉为之不利。所以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在冠心病的发病和病程演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罗陆一[151]认为,脾胃气虚是胸痹之源,也是胸痹发病的重要条件。胸痹之发病,往往是气血先亏而后招致寒邪入侵,痹阻胸阳,清阳不展,心脉闭阻而胸痹疼痛;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心失所养,血脉运行迟滞,致胸痹心痛;或脾肾阳虚,不能鼓舞心阳,心阳不展,胸阳不畅致胸痹疼痛;或阳气虚衰不能运化水湿,蒸化水液,水饮停聚,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利,心脉闭阻致胸痹心痛。胸痹其本虚为脾胃不足,气血亏虚,阳气式微;标实为寒邪、痰饮、瘀血阻滞,无论本虚标实,均与脾胃有关。冠心病临床常见有心脾两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和痰浊壅塞证,均可从脾胃论治。
冯俊田[152]用健脾益心汤(太子参、丹参、茯苓、白术、陈皮、麦冬、赤芍、制半夏、五味子、炙甘草)治疗冠心病30例,获得心绞痛有效率89.3%,心电图有效率70%,对合并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均有治疗效果。刘继生等[153]从脾胃论治冠心病心绞痛,将52例患者辨证分为5型 :脾胃气虚型、痰湿中阻型、痰热郁结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分别以六君子汤、香砂平胃汤、芩连温胆汤、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生脉散加减治疗,结果:显效3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4%。从脾胃分型论治发现,本疗法对辨证属脾胃气虚、痰湿中阻、痰热郁结三型疗效较满意,而气阴两虚型和脾肾阳虚型疗效较差。
程为玉[154]论述了冠心病从脾论治八法。①益气健脾法:适于脾虚气弱、心脉痹阻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面色萎黄,短气懒言,神瘦乏力,动则汗出且诸症加重,食少纳呆,脘腹胀满,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治宜益气健脾,佐以通络。方用四君子汤加减。②健脾养血法:适于脾胃虚弱、心脉失养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不适,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短气乏力,神疲纳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健脾养血,佐以活血。方用归脾汤加减。③温中补脾法:适于脾胃虚寒、血脉凝滞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短气懒言,食少纳呆,食后胀满,四肢不温,喜热饮,或大便溏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治宜温中健脾,佐以温通血脉。方用理中汤加减。④温肾补脾法:适于脾肾两虚、心脉痹阻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面色白,形寒肢冷,下肢水肿,短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昏眼花,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或白滑,脉沉弱或沉微。治宜温肾补脾,佐以温通血脉。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⑤健脾生津法:适于脾气虚弱、阴津不足、心脉失养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体倦乏力,短气懒言,纳食减少,口渴多汗,咽干舌燥,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或数。治宜健脾生津,佐以活络。方用生脉散加减。⑥健脾化痰法:适于脾胃虚弱、湿化为痰、痹阻血脉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形体偏胖,胸闷心痛,身重乏力,头晕目眩,心悸不宁,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白滑或厚腻或垢浊,脉弦滑或沉紧。治宜健脾化痰,佐以活血。方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减。⑦健脾化瘀法:适于脾气虚弱、鼓动无力、血流不畅、血脉瘀阻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胸刺痛,心烦不安,短气懒言,神疲乏力,纳食减少,食后胀满,舌质有瘀点或有紫斑,脉弦或沉弱而涩。治宜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方用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⑧疏肝健脾法:适于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血脉受阻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胸刺痛,两胁胀痛,头痛目眩,短气懒言,神疲乏力,纳食减少,食后胀满,心烦少寐,脉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方用逍遥散加减。
由于脾在病理上与痰湿的密切关系,故从脾(或脾胃)论治冠心病诸观点,与从痰湿论治冠心病的观点名异而实同,从痰论治强调其标实的一面,而从脾(或脾胃)论治则强调其本虚的一面,两者结合则更加全面。
(三)从肝论治
冯天[155]认为,肝在生理上具有疏泄条达气机、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在病理条件下则易郁易滞,从而影响气血运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肝气郁滞,血运不利可加重胸阳不振,心阳失于资助,郁瘀互结,心脉痹阻,而发生胸痹。临床上气病往往是血瘀的早期表现,故治瘀必先治气,对血瘀胸痹证应从肝论治:疏肝以行气血,治之以刚;柔肝以养阴血,治之以柔。刚柔相济,则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胸痹自除。若肝气郁结者,疏肝解郁;肝心气虚者,益肝养心;肝火扰心者,凉肝泻心;心肝阴虚者,柔肝养心。
杨秀飞[156]探讨了心肝两脏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及冠心病与肝的关系,指出冠心病心绞痛多在前胸、两胁、心下、左臂、左手小指次指等少阳经循行路线上,少阳气机不舒,肝胆疏泄失常,必致肝郁气滞,郁久又必由气及血,从而形成气血闭阻局面,心绞痛也随之发作;A型性格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易患因子,A型性格表现为肝阳夹痰及阴虚阳亢型,与中医肝脏辨证密切相关;较固定地在清晨发生心痛者,多为肝升发阳气无力所致。清晨5~7点为卯时,由肝所主,为肝木当旺阳气升发之时,如果肝气郁结、疏泄不及,升发阳气无力,不足以温煦筋脉,脉寒则收引,心脉挛急,致使心痛发作。从性格行为医学、时间发病医学角度论证了冠心病可以从肝论治,并指出理气解郁法是冠心病从肝论治的根本方法。
马敬明[157]对于40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为肝病及络型。①胸闷憋塞,胸痛时作,固定不移;②情志抑郁,心烦易怒,肢麻手颤,两胁不适,脉弦细,视物昏花;③头晕且眩,神疲乏力,心悸失眠,毛发稀白。具备①之症状同时又具备②及③中各2项症状者,即可诊断为该证)者,以通脉康水煎剂(何首乌,酸枣仁、白芍、当归、黄芪、川楝子、川芎、地龙)治疗,与用活血方水煎剂(川芎、丹参、红花、桃仁、赤芍、檀香、砂仁)治疗者22例对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总疗效、心电图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能降血压、降血脂、显著改善左室舒缩功能。证明了心绞痛从肝论治的有效性。
贺敬波[158]总结了冠心病从肝论治的6种方法。①疏肝理气,调畅气机:针对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之证而设,多见于隐匿性冠心病和稳定劳累性心绞痛。表现为心前区痛,胸闷,两胁胀痛,精神抑郁,太息不止,舌淡苔薄白,脉弦。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②疏肝行气,活血化瘀:针对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证而设,多见于恶化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心前区刺痛,夜间为甚,胸闷,两胁胀痛,唇色黯红,舌质黯红,脉弦。用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治疗。③疏肝行气,活血清热:针对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之证而设,多见于恶化劳累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表现为心前区阵发性灼痛,疼痛向两胁及左上肢放射,伴头晕,烦躁,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治疗。④疏肝化痰,行气通络:针对肝气郁结、痰阻心络之证而设,多见于恶化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心前区痛,闷痛不适反复发作,或心痛彻背,头晕乏力,痰黏不爽,舌质红,苔黄或白腻,脉滑。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⑤补血养肝,养心安神:针对肝血不足、心失所养之证而设,多见于稳定劳累性心绞痛和冠心病心律失常型,表现为心前区隐痛不适,面色苍白,失眠健忘,纳差,右胁不适,便溏,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用一贯煎和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⑥暖肝散寒,通络止痛:针对心肝阳虚、阴寒凝结之证而设,多见于自发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以夜间为重,每次疼痛持续30min左右或以上,服硝酸甘油疗效欠佳,伴手足冰冷,畏寒喜温,胁下胀满,舌苔白,脉沉缓。予暖肝煎合丹参饮加减治疗。
由于肝主疏泄气机,所以心绞痛从肝论治,与从气、从郁论治关系密切,其理论内涵有互相重合之处。
(四)从肺论治
陈锋[159]认为冠心痛的发生与肺主气有关。冠心病属本虚标实之病,肺虚为本,心为标,肺气虚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肺主气,心主血,“气为血之帅”,心血、肺气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心主血的运行,亦须靠肺气的推动。若肺气虚弱,宗气生成不足,无以“贯心脉行气血”,则心血瘀阻,临床可见身倦无力,胸闷不适,胸痛,心悸,舌质瘀斑,脉律不整等。心肺同居上焦,肺为五脏之华盖,属娇脏,肺气不足,寒邪侵袭,则阴寒之气乘已虚之阳位,造成阴寒内盛,浊阴弥漫,脉络痹阻而成胸痹。此外,冠心病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与肺主宣发肃降有关;冠心病心悸、脉律不整与肺朝百脉有关。陈氏同时介绍了冠心病从肺论治五法。①宣肺降气法:用于冠心病肺气郁痹者。症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憋气,胸闷痛,咽中如窒,心悸,脉弦。方宜苏子降气丸加减或五磨饮子加减。②补肺益血法:用于冠心病气血虚弱者。症见心悸气短,自汗,胸痛胸闷,劳累加重,脉弱或结代。方宜玉屏风散加减或炙甘草汤加减。若气虚甚、阳气欲脱者宜参附汤合生脉散加龙、牡以回阳固脱。③温肺散寒法:用于冠心病胸阳凝滞和痰湿阻肺者。症见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脉沉弦或结代或滑。前者方用阳和汤加减,后者宜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或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④理肺活血法:用于冠心病气滞血瘀者。症见:胸闷胸痛,痛有定处,情志不畅或食后加重,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药用基本方:桔梗、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枳壳、檀香、制香附、柴胡、当归、陈皮、制乳香、没药等。⑤清肺化瘀法:用于冠心病肺热痰浊者。症见猝然心痛,往往合并有高血压,有痰热瘀阻表现。方宜小陷胸汤加减。
吴德兴[160]认为本病宜从肺论治,主张①损其心者,着眼肺气:肺失其相傅、治节,势必损及于心,致使血脉瘀滞,出现肺心同病、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等一系列冠心病心绞痛病证。吴氏临证治本病,善用葛根、郁金之类宣通肺气、行气止痛,喜用黄芪、益母草之属补肺养心、益气活血,采用全瓜蒌、皂角刺之品宣肺行气、祛痰宽胸,多用代赭石、姜黄、九香虫等药通降肺气、活血止痛。②心痛不愈,调气通阳:冠心病心绞痛以气机失调、胸阳不振为主要病机,心脉瘀滞为主要病理表现。肺之阳气虚可致胸中阳微,痰浊上乘,气虚脉痹,出现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脉细而结,心痛持续不减之证候;肺之阳气滞亦可造成心阳不通,酿痰生瘀,心脉瘀涩,出现胸闷、腹胀嗳气、脉沉而代、心痛反复加重之症状。吴氏临证每重用葛根20~30g宣调肺气、畅达气机;对心痛持续者以细辛配桂枝同用,细辛用量一般3~4g,桂枝用量一般15~20g;对心痛反复加重者,以大黄伍皂角刺并用。③祛痰化瘀,不忘肺虚:心痛一症多突然发生,忽作忽止,迁延反复,久病之后,肺气益虚;加之失治或治疗不当,或过用活血化瘀之药损伤肺气,每致病情加重。从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分析,本虚标实之症屡见不鲜,其本虚之根源于肺虚。宜补攻迭相为用,肺虚、痰瘀同治。肺气虚兼痰瘀互结者,当补肺益气、祛痰化瘀、行气止痛;若肺阳虚兼痰瘀互结者,当温肺益气,祛痰化瘀,通阳止痛。
张毅等[161]认为冠心病属本虚标实之病,肺气失调、宗气内虚为本,寒凝、痰阻、气滞、血瘀为标。用治肺调气法治疗冠心病,应用应掌握以下几点:一是通补兼施:升补宗气,应加入小量升降气机、清气通络之品,以使肺气宣畅,心气舒展;祛邪宣肺应兼顾补益肺气。二是兼顾和血:肺气失调、宗气生成不足与肺气壅塞皆可致血运不畅,治疗应兼顾活血,但活血不可太过,过之更伤宗气,应以和血通络为主。三是辨证施治:应依据冠心病不同类型、病人体质特点、临床表现及标本缓急的轻重关系,辨证用药。主要采取以下四法:①升补宗气法:适用于肺气失调、宗气生成不足,或宗气虚陷之证。症见胸闷憋气,心痛,甚则痛彻背部,喘咳短气,劳则加重,自汗,脉虚弱或结代。此类病人病程较长,多见于稳定劳力型心绞痛。以升陷汤合生脉散为主方。②温肺散寒法:适用于阴寒袭肺、胸阳凝滞、心脉痹阻之证。症见猝然心痛如绞,胸闷短气,疼痛较剧(冷痛或绞痛),形寒,手足逆冷,脉沉弦,常因天气骤冷而发病或病情加重。此类病人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或自发型心绞痛患者。以乌头赤石脂丸合宽胸丸为主方。③肃肺化痰法:适用于痰浊阻肺、肺气壅塞、心脉痹阻之证。症见胸中窒闷,心前区或胸骨后瞀闷刺痛,咳唾短气,舌苔厚腻,舌质紫暗,脉滑。此类病人形体多较肥胖,病程较长,有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血症。方用自拟肃肺化痰方:瓜蒌、半夏、薤白、石菖蒲、桔梗、前胡、郁金、枳壳、丹参、陈皮。④宣肺降气法:适用于肺气壅塞郁闭证。症见胸闷憋气,心中痞满,心膺闷痛,气息短促,心悸脉弦。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此类患者病程较短,心绞痛程度多较轻,以闷胀为主,多见于青、中年冠心病患者。以苏子降气汤为主方。
中医脏象学说中,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故凡气虚、气陷、气逆、气郁、气寒诸证,多可寻源于肺。现代医家从肺论治冠心病心绞痛,其理论基础即在于此。部分学者治疗本病从升补宗气[162]、从宗气虚立论[163],亦可归入本类。
(五)从胆论治
从生理而论,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其位居半表半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枢机转运正常则能通达阴阳、协调气机,如此则脏腑安和、百脉畅通,故《黄帝内经》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谓。少阳枢机可运转宗气,盖少阳之脉布膻中,而膻中为气之海,乃宗气所聚之地,宗气畅流非以少阳舒展气机不可;从病理而言,若少阳疏泄不及,肝胆气郁,胸中之气郁而不散,瘀血、痰浊由此而生,则心脉难免痹阻。
胆与心通过经络途径相互联系,互为影响。胆病及心者,历代多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别论篇》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一阳者,少阳也,掣者,心前区抽掣性疼痛之谓。《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胆气不足,气机不畅,疏利不及,则上为宗气不利而心气失和;心胆虚怯,心神无主,则易惊惕、恐惧等;肝胆气盛,疏泄太过,心神受扰,则易恼怒、急躁等。现已证实,愤怒、焦虑、兴奋、抑郁等情绪失调已成为冠心病高危因素之一。
现代解剖学揭示,胆道传入神经纤维与心脏传入神经纤维在第5~8胸椎处重叠,在其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时易发生错位,故胆囊、胆道疾患时,胆囊壁或胆道壁因受到物理或化学刺激引起自主神经反射,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失衡、心电不稳定及冠状动脉收缩、狭窄、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发生冠心病,此即“胆心综合征”,为中医“胆心相连”、“胆心同病”等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164]。
朱玉[165]提出了冠心病从胆论治的方法。①理气利胆法:宜于气郁胆腑者,临床最为常见,发病多与精神因素相关。症见心前区及胸胁部疼痛胀满,乍寒乍热,口苦,嗳气,精神抑郁或易怒,舌质偏红或正常,脉弦或结代。方选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②清胆宁心法:宜于痰热郁胆,升降失常,内扰心神者。症见心前区疼痛,心悸不宁,心烦失眠,口苦胁胀,舌暗红,苔黄腻浊,脉弦缓。方选温胆汤化裁。③疏胆养心法:适用于心胆虚怯者。症见心前区疼痛或不适感,伴心悸,惊惕不安,失眠多梦,口苦,多汗,舌淡苔少,脉细弱兼弦。方选酸枣仁汤加减。④利胆疏肝法:主治肝胆同病者,症见心前区不适伴有肋下胀痛,乏力纳差,口苦咽干,厌食油腻,易怒心烦,舌红,脉细数。方选小柴胡汤加减。⑤滋阴润胆法:适用于胆阴亏虚者。症见心前区及胁肋隐痛,口干而苦,纳少脘痞,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方选一贯煎合小柴胡汤加减。
刘绪银[166]总结了从胆论治冠心病常见的证候及治法方药:①胆郁气滞心胸:治宜解郁为先,常用小柴胡汤加香附、郁金、川芎、丹参、瓜蒌;②胆火灼心热结:治宜泻胆清火,散结活血,佐以养阴和血,用丹栀逍遥散合小陷胸汤加郁金、蒲黄、益母草、赤芍、石斛、沙参、麦冬之类;③胆寒心脉凝滞:治宜温胆散寒通阳,条达气血,常用柴胡桂枝汤去黄芩加细辛、当归、川芎、三七、薤白;④胆逆夹浊阻心胸:治宜利胆降逆化浊,常用温胆汤加减;⑤胆虚心弱:当以壮胆养心法治之,常用十味温胆汤加减。
吴占光[167]认为冠心病常见临床症状符合心虚胆怯证表现,故从心胆立论,用心胆同治法治疗冠心病104例,以生脉散与温胆汤加减化裁(党参、麦冬、五味子、竹茹、枳实、橘红、茯苓、法半夏、炙甘草、炒酸枣仁、柏子仁、丹参、川郁金),结果:临床治愈31例(29.8%),好转58例(55.8%),无效15例(14.4%),总有效率85.6%。吴氏指出心气虚胆气怯发病多因体质虚弱,或大病久病之后神气未复,或因惊恐,或因劳累,或因七情所伤而致。
(六)从胃论治
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胃心痛”之名,且与“脾心痛”分述,可见二者之不同。脾胃位处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心与胃仅一膜之隔,心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与胸腹间的气机升降运动有关。心在膈之上,其性属火;胃在膈之下,其性属土,二者为母子关系。胃土得心火温煦以腐熟水谷,运化万物;阳明燥土,得心阴濡润才能自安,反之则会出现“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的临床表现。
心与胃由经络联属贯通,在生理上依存共济,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临床见症往往是互见或参见。现代医学亦证明,胃炎、胃溃疡或由其他疾患所引起的胃脘疼痛、饱胀等胃肠道症状是诱发或加重心绞痛的直接原因。大量研究证明,胃与心血管系统均受自主神经的支配,通过不同的递质而发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变化。
王宗仁[168]论述了心痹从胃论治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两种论治途径:①从胃脉痹阻成因论治:《素问·举痛论》曰:“心痹者,脉不通”,其不通病机有四:一为脾胃虚弱,纳化失司,痰浊内生,痹阻心脉;二为心阳素虚,复感外寒,或寒邪直中脾胃,寒凝气滞,合而致瘀发为心痹;三为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营血不周,因虚而发为心痹;四为情志失常,气机升降错乱,血行不畅,脉络瘀阻,痹阻心脉。四者之病机均与“本虚”有关,或见胃虚,或见心虚,或兼而有之。治疗上用调理脾胃之法。②从气机升降失常论治:心胃气机升降出入,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或因母脏虚弱而出现母病及子的心胃症状;或因心气逆乱而致胃气不降之证;或因子病,气机不畅,疏通失司,侵犯其母而发为心痹。在论治上应以调畅气机为先。
归经理论中入胃经之药,如山楂、大黄、白术、党参、黄芪、生姜、甘草、陈皮、升麻等,药理研究表明,除有解痉止痛、消食导滞、促进损伤黏膜修复等作用外,还有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冠脉痉挛、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减少脂质在血管内沉积等作用,为心胃同治提供了药理依据。
阎治达[169]指出冠心病心绞痛的部位均是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胃之大络、脾之大络所过之处,生理上宗气和营气皆化生于脾胃,作用于心,若中土健运,气血有源,宗营二气生生不息,心血充盈,血有所统,血脉功能归于正常,这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证候特点来看,心绞痛多表现隐隐作痛,或胸闷短气而痛,语言低微,面色不华,心悸,汗出,倦怠乏力,不欲饮食或食后胀满,或饱食后诱发心绞痛的发作,舌质淡或淡红而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细或结代等症。证候多虚实相兼,但总以脾虚气血不足为其本,心气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滞心脉、不通则痛为其标。“心胃同治”法既能补脾健胃启生化之源以固其本,又能助心血运行通其络以治其标,补而不助其阻塞,通而不损其正气,通补兼施,标本兼顾,比单行活血化瘀或理气止痛之法辨证合理,疗效亦佳。
哈孝廉等[170]以心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150例,具体治法:健脾化湿,和胃降逆,活血化瘀,方药:茯苓、白术、香附、厚朴、清半夏、瓜蒌、薤白、丹参、川芎、苏梗、茜草。结果108例心绞痛全部有效,心电图有效93例,105例高黏血症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栓长度、血小板黏附率、纤维蛋白原治疗后全部得到改善,尤以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下降最为明显,对免疫功能也有改善。赵青春等[171]根据《黄帝内经》“胃络通心”的理论自拟益心开胃汤治疗冠心病84例,益心开胃汤由太子参、麦冬、炒枣仁、半夏、鸡内金、枳实、瓜蒌皮、茯苓、川芎、葛根组成,结果84例病人经治疗,显效22例,有效5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朱有银[172]提出从通腑论治胸痹心痛,“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必先虚,正虚之处乃邪客之处。老年胸痹心痛,虚实夹杂,正邪相争。虚则补之,从腑论治,以通为补,盖腑气一通,大气乃转,腑气通降,脾气乃健,知饥欲食,气血化生源源而来,五脏得养,则心气足,此乃“以通为补”。胃以降为顺,朱氏的观点对于从胃论治冠心病心绞痛颇有启发。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经脉相络属,脾为太阴湿土,胃为阳明燥土,生理上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顺,脾胃功能协调,则气机升降有序,三焦通畅;水谷纳化正常,脏腑得养。病理上,无论脾胃何者功能失常,均会打破两者的协调关系,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功能。所以无论是谈发病还是治疗,脾胃二者都不可截然分开。
(七)从五脏六腑论治
《黄帝内经》中即有“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的病名,《难经·第六十难》曰:“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正如前述内容所论,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因不是单一的,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心痛既可由心之本脏的阴阳气血偏虚以及寒凝、热结、痰阻、气滞、血瘀等邪实因素引起,又可由其他脏腑的寒热虚实所累及。换言之,五脏六腑皆令心痛,非独心也。上述六种观点,分别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某一脏腑与心绞痛发病的关系,其论有据,验之临床亦有效;然而有些医家认为心绞痛与五脏六腑相关,故临床当从五脏六腑论治。若心痛病本在心,法当调治本脏;若与其他脏腑有关,则当明辨标本,调治相关脏腑。持此观点者,不乏其人,如陈锋[173]、程慎修[174]、刘英君[175]、赵益业[176]等。概括言之,若心痛因于气虚者,从心、脾、肺、胆调治;因于血虚者,从心、肝、脾调治;因于阴虚者,从心、肾调治;因于阳虚者,从心、脾、肾调治;因于气滞者,从心、肝(胆)调治;因于痰湿者,从心、肺、脾调治;因于血瘀者,从心、肝调治;因于寒凝者,从心、肾、脾(胃)调治;因于热结者,从心、肝、肺、胃调治。实际上,这种观点就是辨证论治的观点,即临证时分析每一具体证候的脏腑归属、病性虚实、病邪属性,根据分析结果治疗之。
两类观点比较,从某脏腑论治者更多地是从疾病的角度出发,考察心绞痛整个发病过程的规律和主要矛盾,根据脏腑学说,甚至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提出从某脏腑论治的观点;而从五脏六腑论治者则是从证候的角度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病性,判断病邪,定位脏腑,进而有是证用是方,区别是明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