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医院处处有危险,小汤山医院处处是战场。虽然他们没有奋战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但每位患者的康复同样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他们用责任、爱心和勇气,照耀着小汤山的天空,温暖着患者的心田。
小汤山医院处处有危险,小汤山医院处处是战场。
辅诊科室的工作人员面临着非同寻常的感染机会。小汤山医院采取中西药结合疗法的非典一号方、二号方、三号方,在医院内部被称为“非典鸡尾酒疗法”,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在何时需要加大药物剂量,何时需要使用特效激素甲泼尼龙(甲基强地松龙),这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辅诊科室提供的检查结果作出判断。与其他医院不同,小汤山医院的辅诊科室工作人员面临被SARS病毒感染的危险,有可能要比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机会多得多。
检验科。一个每天要和几百位非典患者的各类标本打交道的科室。小汤山医院的区域标识分为绿、黄、红三色,分别代表清洁、限制和危险。检验科处在红色区域内。小汤山医院检验科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的刘红鹰尽管早就做足了思想准备,可还是没想到检验科的工作会如此繁重。“最忙的时候,上一个班要检测400多个血标本”。每天收集病人的血液、体液标本,守在仪器旁边检测各种指标,似乎离非典病人很远。实际上,接触的非典患者病情越重,医护人员就越容易被感染;直接接触非典病人的体液,甚至比直接接触病人的危险要大得多。每天,带着SARS病毒的血液标本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威胁着刘红鹰和她的同事们。
放射科。由于小汤山医院地处偏远,几乎不可能求助于其他医院,各项检查治疗设施必须尽量齐备。存放着各种大型仪器的放射科,消毒工作无法像普通病房那样彻底,而前来检查的重病人所发散出来的病毒不断积攒,给放射科带来了严重威胁。细菌培养结果,放射科房间里的细菌数量高得离谱,竟然达到4000多。放射科主任、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杨立和战友们每天都要在这样的危险环境中拍摄100到200张病人的X线片。有时科里的医生就笑着说,在小汤山医院放射科工作好处多,穿防护服不仅可以防病毒还可以防射线啊!
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污染物品消毒及供应发放的任务。由解放军第302医院供应室护士长申桂云带着武警天津医学院护理系的15名学员日夜坚守在这里。供应室的工作十分复杂,仅剪刀、注射器、针管等物品就有百余种,再加上几十种规格不同的分体防护服、连体防护服、隔离服等,让人摸也摸不到边。这里除了申护士长外,其他人员对供应室的工作是一窍不通。没办法,申护士长只能“逼迫”大家:两天以内,所有人必须熟知供应室所有物品型号、规格、位置等。真正的困难并不在此。随着病人越来越多,每天的防护品用量越来越大,需要回收消毒的物资也越来越庞杂。医院运转初期,有时病房忙起来,经常有注射器、棉签等混在回收物品中,很容易造成感染。为了堵住漏洞,医院采取给垃圾袋贴标签、组织人员抽查、每天进行通报等方式,彻底地解决这类问题。上级送来了野战流动洗涤系统、大型环氧乙烷消毒锅等新型洗涤、消毒设备,沈阳军区卫生员培训基地的士官刘月明和刘传宝成了专职操作员,每天他们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站在消毒锅前忙上七八个小时。平时很少干体力活的15名护士,在小汤山医院人人学会了扛麻袋、蹬三轮车,成了干活的好手。辛苦不怕,危险也不怕,最让大家害怕的是环氧乙烷释放出的刺激气味,熏得人整天头晕脑胀。但他们的辛劳,有力解决了医院各类防护品的供应问题,减少了医护人员因防护用品不够而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器材科。想像中似乎与非典病人接触不多。事实上,从5月4日晚开始,医院直接接转院外门诊确诊的病人,呼吸机等器材的使用与维护成为器材科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来器材科的医护人员离危险最远,可突然之间不得不接近甚至直接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真上战场的话还有掩体可躲,可在这里连敌人在哪儿你都看不见,什么时候会进攻你也不知道,想躲都没法躲”。医院政委徐达穗曾这样评价抢救非典重症患者时的危险。危险一下子逼近到了大家面前。科主任、解放军总医院器械处副处长张楠先上,其余的12个人也紧跟着往最危险的ICU病房冲。“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绝不当孬种!”来北京前刚结婚不久的武汉总医院器械科技师陈培昕这样说。
药剂科。医药器材是战胜非典的“弹药”,小汤山医院的非典病人多,药品器材的需求量也特别大。负责分发这些药品的就是药剂科。小汤山医院药剂科主任、解放军第309医院药剂科的魏荣,曾经算过药剂科一天的工作量:平均每天往病区发送液体1200瓶、针剂5125支、片剂6455片;发送用量最大的甲泼尼龙4200支;发送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3000双、防护服3000套、眼罩2000只、N95口罩3000只、16层棉纱口罩3000只;以及发送近8000人次的保健药品等,这些物品需要载重五吨的卡车装上五车。药剂科值班的13名药剂师每天一刻不停分发这些物品就需要8个小时以上。由于每天领药的人多,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避免人员聚集,药剂科的人员尽量加快脚步,一趟趟把药从药库搬出来。海军第408医院药剂科的张丽雅是小汤山医院药剂科技师,她曾对远方的战友说,“在小汤山医院发药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快走都让人吃不消,更何况还要来回不停地奔跑。几趟下来,大家就累得只能跪在地上发药了”。
药房和器材科的工作人员,每天不少于16小时工作,他们是医院最忙碌和辛苦的人员之一。
(孙彦新 摄影)
给空气消毒,有谁听说过这样的事?
消毒,是小汤山医院预防感染的一件大事。外勤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手持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往空中喷洒药物,对空气进行消毒。
在污染区,穿戴整齐的专职消毒人员每天不少于4次对所有的病房、走廊,包括出入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彻底的清洁消毒;室外,则要对污染区内所有的空地、马路、草皮、树木,以及电瓶运送车、轮椅、担架等非典病人使用后停放在室外的器材,进行两遍以上的消毒。除此之外,从小汤山医院正式接收病人起,解放军防化指挥学院就承担起定期对污染区进行洗消的任务,他们每隔1周就要出动两台专用洗消车进入小汤山医院污染区,如同实战一样,从病房到生活区,对医院的每个角落进行一次彻底清洗。像小汤山医院这样实行高频率、大范围、高密度的清洁消毒工作,想必其他任何一家医院都不会这样做。
外勤中心44名同志是医院护理部精心挑选的穿军装的干部战士,他们中有些还是岁数很大、经验丰富的教员。外勤中心护士长、解放军307医院肿瘤科的翟红岩刚来时在医院接诊中心,后来是医院领导亲自“点将”方将她调到外勤中心。外勤中心的工作繁杂,加上医院对进出病区有着严格规定,物品怎么拿送才符合要求?怎么与病区交流?怎么确保不挂空挡……利用一天时间,翟红岩围着22个病区仔细走了一遍,将外勤工作所有的任务都罗列在纸上,分成八块:收送各种检查结果及血、尿等标本,处理各种应急检查;收送各类医用、生活垃圾,打包装车;负责污染区内外各场所、人员消毒清洁;对病区各类可再利用物品进行回收、清洁……按照外勤中心的任务需求,翟红岩将44人分成八个小组,24小时轮流值班。很快,外勤中心的作用充分显现出来,成为小汤山医院临床科室和辅诊科室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
再转过身去看看小汤山医院的背面。
一群群鲜为人知的无名英雄,同样战斗在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的一线战场:他们虽然与非典患者经常“零距离”接触,却异常坚强;他们虽然时刻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却异常勇敢……他们坚持与医护人员一起并肩战斗的执著和奉献精神,始终支撑着1383名医护人员与SARS病毒搏杀。
十一病区的下水道堵塞了,怎么办?这可不同于平时的抢修,这是非典病人居住治疗的污染区,稍不注意就可能被SARS病毒感染上。医院院务部担负污染区营房应急抢修任务的3名同志穿上3层防护服,再套上两层雨衣,钻到恶臭刺鼻的下水道里,一点一点地把堵塞的脏物往外抠……前后用了4个多小时,完成了任务,排除了故障,相互搀扶着从下水道里爬了出来。污染区内配电、通风呼叫系统、给排水系统、卫厕排污系统等都是抢修小组的任务。
一天凌晨3时,外面突然噼里啪啦地下起倾盆大雨。担心隔离区 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危,我穿上雨衣雨鞋,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往隔离区。眼前的情况异常糟糕。病区中心走廊漏雨,部分治疗室、医生办公室地势较低,无处可流的浑浊雨水直往隔离区倒灌……见此情形,我马上打电话通知抢修小组火速赶到现场实施抢修。10分钟不到,4个刚刚从被窝里爬起来的年轻人穿着雪白的防护服,手拿工具远远地跑了过来。现场没有灯,我高高举着手中的电筒,4个穿着雪白防护服的年轻身影埋着头,弯着腰,一边挖填,一边修补,严实密封的防护服不一会就让4个小伙子气喘吁吁……“院长,您先回去吧!我们保证把活干好!”4个直喘粗气的年轻人不顾自己劳累,反而劝我离开。这时候怎能忍心离开?我执意不走。此时,雨点疯了一样地砸在我们身上。
忙了大半夜,总算将倒灌的雨水给挡在了外面。但不解决地势问题,如果连续下雨怎么办?没有办法,我只好给北京市领导打电话,寻求帮助。第二天一早,100名工人火速赶来,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入污染区进行紧急施工,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彻底解决了医院雨天的排水问题。
问题是解决了,可总不能每次都给市领导打电话吧!考虑到实际问题,院务部随即与北京市六大建筑集团公司达成协议,协调六大公司各留下4名精干的水电工,由医院负责相关的防护培训后,和医院来自总装、二炮的5名人员共同组成抢修队,24小时待命,随时负责紧急抢修,这才彻底解决了医院抢修难题。随后,医院先后组织他们对各病区的电路、洗澡间下水道、库房以及病房的消毒设施、营房防护栏等设施进行系统的维护修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于永强是济南军区某分部警调连二级炊事员,当初请战来到小汤山医院,本想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掌勺奉献自己精湛的厨艺。没想到,当他和从全军各部队选调的23名等级厨师来到小汤山医院报到后,才知道小汤山医院掌勺的厨师全是北京城里的“星级大厨”,自己根本插不上手。
英雄怎会无用武之地。“小师傅”见到“大师傅”,掌勺虽然没轮上,却担负起一项更重要更危险的任务:到病室送饭。南京军区第175医院勤务队二级炊事员朱云平刚到医院时,也打算好好发挥自己的“老本行”,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服务,谁知却被医院安排到九病区当了一名配膳员。他刚开始还有点不以为然,“不就是送送饭吗?”谁知一天下来,他才知道这项原来看似轻松的任务,其实并不简单。“全科病人的饮食都由配膳员负责。配膳员要随时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病情,及时询问营养师,为患者制订出科学合理的食谱”。医院要求每个配膳员及时了解观察非典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为患者提供最好的营养保障。为了危重非典病人的营养,配膳员有时一天之内要为一位病人调换三、四个不同的膳食食谱。
自从干上“送饭员”的活,于永强、朱云平和战友们每天一大早就要赶到医院污染区外等候。等到食堂炊事车将一箱箱密封的盒饭拉到污染区,他们就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依次按标签领取,清点无差错后,再用小推车分批送往各病区。23名配膳员最多的时候要保障680位病人的饮食,平均每人要保障30位病人的一日三餐,甚至四餐。要准确无误地将盒饭和部分“流食”分送到每个病区、每位病人的手中,工作量可真不小。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再推上装满滚烫食品的小推车在病房走上一圈下来,他们“个个像刚出笼的包子”。他们坦言,这种经历,这辈子恐怕不会再有了。
在小汤山医院,不仅掌勺的大厨是“星级”的,4名配餐的营养师也是“星级”的,个个精通专业。临床营养对非典患者起着很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一些病人免疫力低下,或处于肺部因疾患受损,或处于恢复期时,饮食需要不断调整。小汤山医院的营养师们针对非典病人身体虚弱的特点,在营养配餐上采取了相应措施。他们每天不但要为处于恢复期和病重期的病人制订不同的营养食谱,还要为80多名有特殊饮食要求的病人分别制订相应的菜单。通过1个月的实践摸索,他们还研究配制了一套“防非典稀饭”。医院营养师、济南军区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吴海寰曾经遇到一位常发脾气的非典患者,对食物要求十分苛刻。早饭里不能含有任何馅和糖,中午送4份打卤面,晚上送4份水饺、1瓶醋,还要给他送整箱的矿泉水。苛刻的要求,反映出患者在情绪烦躁影响下饮食失衡。在不影响营养搭配的前提下,吴海寰一边满足他的需要,一边给他讲科学饮食的必要。最终,在吴海寰的劝说下,这位患者听从建议,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很快好转。
来自京城各大宾馆的100多位星级大厨掌勺小汤山医院,为患者和一线的医护人员精心烹制美味佳肴。
(王建民 摄影)
小汤山医院的1个病人食堂和3个工作人员食堂的营养配餐、食品卫生监督由近 200名后勤保障人员负责。虽然他们没有奋战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但每位患者的康复同样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一位患者在给医院的感谢信中这样写到:我之所以重获新生,除了感谢为我治病的医生、护士外,还要感谢为我做饭、送餐,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平时很少被认识到,只有需要时方感其如此珍贵。
“同志,请你出示证件”。在小汤山医院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战斗集体,他们的穿戴与医护人员没啥两样:防护服、眼罩、口罩、长筒胶靴、橡皮手套,袖口用胶带封着,腰板笔直,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工作岗位分布在污染区的病房入口通道、太平间、垃圾处理站等20多个位置上。其中,离非典病房最近的只有三四米远。他们就是武警北京总队派驻小汤山担负封锁控制和服务保障的官兵。他们就像是小汤山医院一个个活动的眼睛,时刻警惕,保护着小汤山医院和医护人员驻地的安全。在他们中间,有2/3以上的人员是不满20岁的战士,大多数瞒着父母偷偷报名来到小汤山医院。就是这些曾经在父母膝前撒娇的独生子女,如今用他们的责任、爱心和勇气,照耀着小汤山的天空,温暖着病人的心。
哨位就是战场,哨位也是抗非一线。对执勤哨兵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炎热天气对他们的考验。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常人在太阳烤晒下都会流汗,更不用说穿着厚厚密封的防护服,戴上防护镜、口罩、鞋套等在阳光下一烤,一会儿就让人胸闷气短,加上执勤期间不能喝水、擦汗,战士们只好在头罩里塞上旧口罩和毛巾吸汗,一班哨下来,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固定哨兵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担负污染区四周巡逻任务的流动哨兵了。他们除了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还面临随时被感染的危险。沿污染区走一圈,得用20分钟,一圈下来身上早已是汗流浃背,可他们一次巡逻要走六七圈,2个小时。白天上哨承受高温的煎熬,到了晚上还得承受蚊虫叮咬的折磨。
特殊的岗位有特殊的规定。为了确保战士不被感染,部队规定,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严禁战士们在上哨时间用手触摸身体的任何部位,在没有接到命令情况下,哨位3米以内任何人不得靠近。检查证件是战士们站哨时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证件齐全无误的人才能通行。为了严格防范,医院里有的证件一天一换,有时几证并用。哨兵平时只认证不认人,没有证件任何人不准进入污染区。为减少感染机会,上下哨交接也由以前的面对面改为背靠背;敬礼只行注目礼,不行举手礼。16中队战士欧春生的哨位位于污染区西北门,站在那里,远远可以看见病人在房间里的活动。“每次上哨,心里都很紧张。如果让一个病人跑出来,就会造成社会恐慌;如果自己被感染,又会造成新的传染源。我们就像长江大堤上的一块土,既要堵住洪水,又要自己不被冲走”。欧春生这样形容自己的岗位。5月27日20时50分,医院电子监控值班员项新华发现一名患者在污染区南围墙处向外张望,立即向执勤干部和医院值班室报告,哨兵及时配合医护人员将患者劝回病房。为防止疫情向社会扩散,哨兵们还要时刻警惕防备狗、猫、鼠等动物蹿到病区“作客”。
执勤的武警战士对出入隔离区的医护人员进行询问检查。
(王建民 摄影)
严格的消毒洗澡制度,对这些一线执勤的战士们来说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在消毒室,每名官兵上下哨,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洗澡,而每名战士一天至少上下哨8次,每次都必须一个程序不少地过。就连负责接送战士上下哨的司机每天都要进出污染区10来次,次次都要消毒,身上的皮肤都快洗烂了。一个多月下来,他们甚至把当兵几年的澡都洗完了。
还有这样一群特殊战士不该被忘却。他们像医院派出的攻击SARS病毒“特种小分队”一样,陆续向SARS病毒发起猛烈攻击。由北京军区总医院何学鹏博士率领的3人科研小组,带着总后立项的“非典患者免疫状态研究”课题,多次请战,终获批准进入病区。小汤山医院是全世界最大的非典科研样本基地,血样带不出去,人就进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能为人类医学科学事业做点贡献,冒多大风险也值。女博士刘爱琴,从没体验过捂着这么厚的防护服做实验的滋味。病人的血标本是污染物,每天泡在湿透的衣服里读30多张片子,眼睛贴在显微镜上,离标本不超过50厘米,一盯至少6个小时。反复用注射器抽注血标本悬上加悬,3个人都是外层防护镜内层近视镜,两层玻璃水汽迷蒙,一不小心针头误扎到手上,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只得干一会儿,就出去遛一圈,水雾散了再接着干。危险还是时有发生。一不小心,刘爱琴把病人的血滴到自己工作服上,硕士刘慧龙立刻把她拉出门,抓起一瓶过氧乙酸就喷。消毒剂浓度太高,两人霎时一把鼻涕一把泪。刘慧龙苦中作乐赋诗半首:“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没被乙酸喷。”刘爱琴3层裤子被乙酸浸透,膝盖烧红一大片。当时,实验正做了一半,不能半途而废,她强忍着痛,淌着鼻涕、眼泪把这批血样做完……
还有一个让人永远不会忘记的特殊群体。他们始终冲锋在阵地最前沿,始终关注着整个事件的每一点变化。
战斗在小汤山医院的新闻工作者同医护人员一样,身穿厚厚的防护服穿行在污染区,毫无畏惧地走近非典患者,走进重症监护室,走进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的最前沿。这一刻,新华社的记者王建民、孙彦新来到小汤山医院蹲守七天七夜;这一刻,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冀惠彦、张正梅、孔小白、刘亦功等,像白衣战士一样全程跟踪非典患者;这一刻,众多医护人员熟悉的军事记者江宛柳、赵风云、杜献洲、谭洁、赵波、王士彬等来到了战友们的身边;这一刻,地方媒体《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的众多记者也来了……前前后后,曾经来过小汤山医院的近百名军内外记者,用他们手中的笔、镜头、摄像机,发布真实信息,消除公众恐慌,宣传科学防治,展示医护人员风采。他们将发生在小汤山医院最前沿、最真实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在第一时间展示给全国的读者观众。于是,人们看到:万籁俱寂的深夜,医护人员接诊非典病人的紧张场面;风雨交加的凌晨,医生们忙前忙后的身影;炎热的午后,身材纤小的护士一次次费力搬动高达2米的氧气瓶的场景……
抗非勇士中还有每天清理垃圾重达两吨的保洁工人们。每天清晨,他们穿着和医护人员一模一样的白色防护服,开始打扫卫生。有的清扫4条马路,有的肩背喷雾器消毒,有的用手推车运垃圾。每一天,他们都要工作到22时。这些保洁工都是自愿报名到小汤山的。
小汤山医院的保洁工作由北京某物业有限公司负责。他们共派出44 名经过特殊防护培训的保洁工,其中有女工20名。每3人负责两个病区。保洁队的主管是26岁的黑龙江小伙子韩伟东,他每天都要进出病区许多次,仔细查看数百间病房的卫生和消毒情况,跟着大家一起清理、消毒、焚烧各种垃圾,确保病区环境不被污染。韩伟东的爱人也在北京打工,虽近在咫尺却不能见面,只能天天打电话相互提醒 “注意防护”。在医院的3座焚烧炉前,保洁工刘志武、宫宝军和王雪峰等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把一袋袋垃圾送进1100摄氏度的柴油炉里焚烧。在又热又脏的焚烧炉前,他们要穿着3层防护服,戴上双层口罩,不管工作多长时间都无法喝水。 “在非典来袭时,大多数人选择离开北京,他们却主动来到小汤山抗击非典最前线,他们和医护人员一样光荣和伟大”。每当提起他们,医院院务部副部长蒙玉河总被感动着。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人在小汤山医院干着更为琐碎的工作。尽管他们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直接跟病魔战斗,但他们所担负的任务一样光荣:负责通信线路保障和维修的通信兵,负责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驾驶员,负责搬运药材和收发信件的收发员……他们曾先后为医院装卸、搬运和发放各类物资4万余箱约60吨;收发报纸、资料12万份,邮件1万多份;出动车辆2000余台次,安全行车4.5万公里;出动公差勤务2500余人次,完成污染区消毒任务60余次,更换床单被罩6万余床;各类通信维修、核对电话位置、接转受理电话、解答用户疑问等共7500多件;协助保洁人员清运焚烧各类医疗、生活垃圾约60余吨……
特殊的战场,特殊的勇士!无名英雄们,小汤山的天空,也因你们的到来而格外晴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