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通气实际上是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它不能消除呼吸衰竭病因,而只能为针对呼吸衰竭病因的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动物研究和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不成功的撤机可诱发呼吸肌疲劳,可引起呼吸肌结构的损伤,延长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失败也可诱发心功能不全和患者的心理障碍,以致对以后的撤机丧失信心。撤机过迟则增加机械通气并发症,延长住ICU时间和增加费用。
●提 要
1.撤机前的准备:医生需要对患者病情做全面分析和客观评价。
2.自主呼吸试验(SBT)。
3.临床上实施撤机的方法。
4.撤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5.拔除气管内导管。
6.撤机和拔管失败的常见原因。
7.恢复机械通气的标准。
8.撤机后患者的管理。
9.近年推荐的“撤机指南”。
机械通气实际上是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它不能消除呼吸衰竭病因,而只能为针对呼吸衰竭病因的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当呼吸衰竭病因去除,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恢复适当水平时,就应及时撤机。
撤机时机的掌握很重要,过早易招致撤机失败,多个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快速撤机必须与过早地进行自主呼吸试验(trials of spontaneous breathing,SBT)的危险进行权衡。动物研究和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不成功的撤机可诱发呼吸肌疲劳,可引起呼吸肌结构的损伤,延长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失败也可诱发心功能不全和患者的心理障碍,以致对以后的撤机丧失信心。撤机过迟则增加机械通气并发症,延长住ICU时间和增加费用。撤机时机的决定主要靠临床综合判断和撤机前的自主呼吸试验,撤机指标和功能测定参数可作为参考。
现推荐的撤机程序见图2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