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恢复机械通气的标准

恢复机械通气的标准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什么情况下需要恢复机械通气,各学者的主张并非一致。以上标准也只适用于撤机过程,若患者已拔管,是否需要重新插管和恢复机械通气即应参照“建立机械通气的生理指标”。撤机和拔管后发生的呼吸衰竭加重,若经积极的治疗,仍无明显疗效,则迅速重建通气支持是必要的。不少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对于防止撤机和拔管失败是有效的,可使2/3的拔管失败者避免重新插管。拔管后不能撤离机械通气的患者建立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见表28-8。

什么情况下需要恢复机械通气,各学者的主张并非一致。有学者提出,在撤机过程中,如出现下述生理指征之一时,应立即恢复机械通气:

1.血压,收缩压升高或降低>20mmHg或舒张压改变10mmHg。

2.脉搏>110/min,或每分钟增加20次以上。

3.呼吸频率>30/min,或每分钟增加10次以上。

4.潮气量<250~300ml(成人)。

5.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改变。

6.PaO2<60mmHg。

7.PaCO2>55mmHg。

8.pH<7.30。

在以上指标中,PaO2和PaCO2标准不适用于COPD患者,COPD患者应酌情降低PaO2,提高PaCO2标准。以上标准也只适用于撤机过程,若患者已拔管,是否需要重新插管和恢复机械通气即应参照“建立机械通气的生理指标”。撤机和拔管后发生的呼吸衰竭加重,若经积极的治疗,仍无明显疗效,则迅速重建通气支持是必要的。已有多个研究显示,拔管后12h内重建有创性通气支持是与较低的病死率相关的。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的通常做法是:若拔管后患者呼吸功能逐渐恶化,应寻找原因积极治疗,如病情并非紧急,可先试用无创性通气,如经面(鼻)罩应用压力支持通气+PEEP进行通气,无效时再迅速重新插管和行机械通气。不少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于防止撤机和拔管失败是有效的,可使2/3的拔管失败者避免重新插管。然而,随机对照的研究显示,所有拔管者均常规应用NPPV,或在拔管失败的除COPD以外患者中应用,并没有减少重新插管的需要或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只有COPD患者拔管后发生早期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时,NPPV方可有效减少重新插管的需要。拔管后不能撤离机械通气的患者建立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见表28-8。

表28-8 拔管后不能撤离常规通气患者建立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