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疗法的标准,是根据呼吸系统的进气部位与正常情况下气道内的湿度水平相比较而制定的,具体见表41-3。当然,这方面的指标还没有完全一致。如果温度和湿度低于以上水平,就产生湿度缺,如果温度和湿度高于此水平,即可能发生液体过度负荷和患者感觉不适。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疗法的标准,是根据呼吸系统的进气部位与正常情况下气道内的湿度水平相比较而制定的,具体见表41-3。
1.医疗气体经鼻应用 室内空气通常应保持于22℃,相对湿度50%左右。经鼻应用的情况包括鼻氧气面罩、低流量鼻导管、按需鼻导管(demand nasal cannulas)或氧罩(持续高流量氧导管也许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室内空气来稀释吸入的氧气时,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决定性的因素,只要室内空气的湿度适当,补充氧流量≤4L/min,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湿度。当然,这方面的指标还没有完全一致。
图41-1 加热湿化器输出管不同部位的温度和湿度
注:加热湿化器出口的温度是热的,水蒸气是饱和的,随着输气管冷却,水气凝结,绝对湿度降低,但相对湿度仍100%
表41-3 应用呼吸治疗时当前推荐的湿度
2.医疗气体经口咽应用 经口咽部进入呼吸系统的气体,温度应为29~32℃,相对湿度100%。经口咽部进气的情况包括:不重复呼吸的氧气面罩或部分重复呼吸的氧气面罩。但不包括Venturi面罩,因为进入这种面罩的大部分是室内气体,干燥的医疗用气已被室内空气的湿度所稀释,并不一定需要额外的湿化装置。
3.医疗气体经人工气道应用 经人工气道吸入气体,温度应达32~34℃,相对湿度达95%~100%(绝对湿度至少达36mg/L)。如果温度和湿度低于以上水平,就产生湿度缺,如果温度和湿度高于此水平,即可能发生液体过度负荷和患者感觉不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