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发于下肢,身热,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亦可发生水疱、紫斑,甚至化脓或皮肤坏死,苔黄腻,脉洪数。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
(1)内服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
【组方】 苍术1000克,蜂蜜250克。
【功效】 清热燥湿解毒。适用于湿热毒蕴型丹毒,局部红赤肿胀,舌苔黄腻者。
【制法】 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后弃渣留汁,浓缩成稠膏,加蜂蜜调匀。
【服法】 开水冲服,每次1匙,每天2次。
【疗程】 连续服用7天为1个疗程,服3~5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2)外用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方】 大蒜1把。
【功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毒蕴型丹毒,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者。
【制法】 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倒入木桶。
【用法】 趁热先熏,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疗程】 连续外用7天为1个疗程,用3~5个疗程。
【注意事项】 大蒜对皮肤有刺激性,外洗时以皮肤潮红、不起疱为佳。熏洗时可用棉被覆盖以免热气散失过快。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2
【组方】 芙蓉花叶30克,食盐适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湿热毒蕴型丹毒,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者。
【制法】 将芙蓉花叶洗净加盐适量捣烂。
【用法】 湿敷红斑处,每天换药1次。
【疗程】 连续外用7天为1个疗程,外用1~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敷后防止干燥,干燥后可用原汁或冷开水淋上湿润或另换,以患处不干绷为佳,药宜现用现捣,有水疱及溃疡者禁用。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3
【组方】 鲜野菊花15克,食盐适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湿热毒蕴型丹毒,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者。
【制法】 将鲜野菊花洗净加盐适量捣烂。
【用法】 湿敷红斑处,每天换药1次。
【疗程】 连续外用7天为1个疗程,外用1~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敷后防止干燥,干燥后可用原汁或冷开水淋上湿润或另换,以患处不干绷为佳,药宜现用现捣,有水疱及溃疡者禁用。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4
【组方】 鲜白菜帮30克,食盐适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湿热毒蕴型丹毒,局部红赤肿胀,灼热者。
【制法】 将鲜白菜帮湿洗净加盐适量捣烂。
【用法】 湿敷红斑处,每天换1次。
【疗程】 连续外用7天为1个疗程,外用1~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敷后防止干燥,干燥后可用原汁或冷开水淋上湿润或另换,以患处不干绷为佳,药宜现用现捣,有水疱及溃疡者禁用。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民间
偏方5
【组方】 乌桕叶、鲜樟树叶、松针各60克,生姜30克。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湿热毒蕴型丹毒,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者。
【制法】 上药加水3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500~800毫升。
【用法】 趁热先熏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疗程】 连续外用7天为1个疗程,用3~5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熏洗时可用棉被覆盖,以免热气散失过快。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6
【组方】 紫苏、葱白、鲜凤仙花茎叶各100克。
【功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毒蕴型丹毒,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者。
【制法】 上药加水3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500毫升。
【用法】 趁热先熏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疗程】 连续外用7天为1个疗程,用3~5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熏洗时可用棉被覆盖,以免热气散失过快。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3)饮食治疗偏方
偏方
【组方】 赤小豆150克,薏苡仁50克。
【功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毒蕴型丹毒,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者。
【制法】 上药加水3000毫升煮粥至熟。
【食法】 每天分2次服食。
【疗程】 连续食用10天为1个疗程,食用3~5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