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毒热夹湿型

毒热夹湿型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典型临床表现:肌肤突然焮红成片肿胀,灼热刺痒,继而可见丘疹、丘疱疹、水疱,甚则出现大疱、血疱,搔破则湿烂渗液,显露糜烂,乃至浅表溃疡,伴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头痛等,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患者典型临床表现:肌肤突然焮红成片肿胀,灼热刺痒,继而可见丘疹、丘疱疹、水疱,甚则出现大疱、血疱,搔破则湿烂渗液,显露糜烂,乃至浅表溃疡,伴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头痛等,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1)内服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方】 马齿苋250克。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灼热刺痒者。

【制法】 上药洗净后加水2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服法】 每天1剂,早晚分服。

【疗程】 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服用2~3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2天。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2

【组方】 大黄、黄芩、黄柏、苍术各等量。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渗液糜烂者。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轧片,每片0.3克。

【服法】 每次10片,每天1次,温开水送下。

【疗程】 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服用2~3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2天。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2)外用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方】 野菊花30克。

【功效】 清热疏风解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红肿,显露糜烂者。

【制法】 上药加水5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 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患处,每天2次。

【疗程】 连续外用10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2

【组方】 桑叶10克,生甘草15克。

【功效】 清热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肿胀焮红成片者。

【制法】 上药加水5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 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患处,每天2次。

【疗程】 连续外用10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3

【组方】 大黄、苦参、黄柏、黄芩各等量,苯酚1毫升。

【功效】 清热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红肿糜烂者。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取15克加苯酚及水100毫升调成糊状。

【用法】 外敷患处,每天2次。

【疗程】 连续外用7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4

【组方】 生地榆、黄柏各15克。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红肿糜烂者。

【制法】 上药加水5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 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患处,每天2次。

【疗程】 连续外用10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5

【组方】 枇杷45~60克,黄芩、黄连、黄柏各6克。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红肿糜烂者。

【制法】 上药加水1 5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1000毫升。

【用法】 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取药液500毫升外洗患处,每天2次。

【疗程】 连续外用1~2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6

【组方】 生绿豆60克。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红肿刺痒者。

【制法】 将绿豆浸入开水中12小时后捣烂。

【用法】 外敷患处,每天2次。

【疗程】 连续外用5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宜外用,不宜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7

【组方】 生山楂40克,生大黄30克。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红肿糜烂者。

【制法】 上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 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患处,每天1剂,每天敷洗2~3次,每次15分钟。

【疗程】 连续外用10天为1个疗程,服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8

【组方】 生山楂40克,生大黄30克,明矾15克。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红肿糜烂者。

【制法】 上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 待药液温度适宜后湿敷或外洗患处,每天敷洗2~3次,每次15分钟,每天1剂。

【疗程】 连续外洗10天为1个疗程,外用1~2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9

【组方】 生山楂40克,生大黄、蒲公英各30克。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红肿糜烂者。

【制法】 上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 待药液温度适宜后湿敷或外洗患处,每天敷洗2~3次,每次15分钟,每天1剂。

【疗程】 连续外用10天为1个疗程,外用1~2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3)食物治疗偏方

偏方

【组方】 生绿豆60克,生薏苡仁30克,白糖适量。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毒热夹湿型漆性皮炎伴有红肿糜烂者。

【制法】 将生绿豆、生薏苡仁用温水洗净,加水适量煮粥至熟,放入白糖调味。

【食法】 分2次服食,每天1剂。

【疗程】 连续食用5天为1个疗程,可长期食用。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