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典型临床表现: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肿块,皮肤呈灰白或暗红色,转紫色,疼痛剧烈,或局部感觉消失,水疱破后出现糜烂或溃疡,甚则肌肉筋骨坏死,舌淡苔薄,脉弱。
外用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方】 桑螵蛸适量。
【功效】 温阳收湿止痛。适用于气血两虚型冻疮,伴糜烂或溃疡者。
【制法】 将桑螵蛸用刀切开,取黄色汁液。
【用法】 外敷患处,每天1次或隔天1次。
【疗程】 连续外用5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2
【组方】 明矾、干姜各等量。
【功效】 温阳祛湿止痛。适用于气血两虚型冻疮,伴糜烂或溃疡者。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
【用法】 外敷患处,每天换药2次。
【疗程】 连续外用5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民间
偏方3
【组方】 马齿苋30~60克。
【功效】 祛湿止痛。适用于气血两虚型冻疮,皮损呈暗红色伴有糜烂或溃疡者。
【制法】 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 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患处,每次10~20分钟,每天2次。
【疗程】 连续外洗7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4
【组方】 紫珠草10克,凡士林适量。
【功效】 润肤收敛止痛。适用于气血两虚型冻疮伴糜烂或溃疡者。
【制法】 将紫珠草洗净晒干,研成细末,高压灭菌后与凡士林调和成膏状。
【用法】 洗净患处后涂于溃面,以消毒纱布覆盖,每天换药1~2次。
【疗程】 连续外用7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5
【组方】 山芋粉1份,冰片适量,猪油(未溶化)。
【功效】 润肤止痛。适用于气血两虚型冻疮伴糜烂或溃疡者。
【制法】 将山芋粉加入适量冰片,再加入未溶化的猪油,调匀成膏。
【用法】 先将患处用硼酸水洗净,取药膏涂于疮面,盖以纱布,每天1~2次。
【疗程】 连续外用7天为1个疗程,外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来源】 《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