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形”重在保气血

“保形”重在保气血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乃神之宅,保养形体为养生之首要。从《周易》的角度来解读,心为离卦,两阳爻一阴爻,也符合《内经》所记载的“少阴多气少血”、“少阴君火”之说。可见心血管病所表现的证候均与气血失衡有关。脑之所以发挥其主元神的功能,必须以气血的濡养和气机的升降有序为先决条件。正如《内经》中指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引经据典】

“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景岳全书》

“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素问·至真要大论》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素问·生气通天论》

【读典感悟】

形体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有形才有生命并产生精神活动和生理功能。形乃神之宅,保养形体为养生之首要。正如张景岳所说:“吾之所赖者唯形耳,无形则无吾矣。”那么如何做好保形呢?调养气血十分重要。气血是一切脏器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各种生理活动与新陈代谢均与气血温煦和濡养有关。气血的充盈、流畅和平衡是维护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博古通心】

心是全身血脉的枢纽,血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血脉通过心将气血运行于周身。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和脉的相互合作,起主导作用的是心气的推动。心及其经脉的生理状态的气血分布是“多气少血”,这种分配奠定心为“阳中之太阳”的物质基础,也体现心主血脉和神明的生理功能特点。从《周易》的角度来解读,心为离卦,两阳爻一阴爻,也符合《内经》所记载的“少阴多气少血”、“少阴君火”之说。

中医的心包括脑的功能,脑与气血关系更为紧密。《邪气脏腑病形》有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大惑论》中曰“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张氏医通》中曰:“头者,天子象,阳之分也。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程杏轩《医述》引《会心录》中曰:“夫六府清阳之气,五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故谓之元首,至尊而不可犯也。”故脑髓以经脉为通道,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密切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脑只有依赖气的温煦和推动,血的濡养和流畅,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脉为血府,与心相连,使血畅流脉中,环周不休。若外感寒热,邪伤气血;或情志不和,气滞血阻;或生活失节,痰瘀内生阻脉,或久病气弱,均可致使气血失衡。脉中血行受阻,瘀阻脉道,则发胸痹心痛;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则发惊悸怔忡;瘀阻气道,气机升降失权,则发咳逆喘促;瘀阻水道,水湿外溢皮肤,则发为水肿。可见心血管病所表现的证候均与气血失衡有关。脑之所以发挥其主元神的功能,必须以气血的濡养和气机的升降有序为先决条件。若气机逆乱,上冲于脑,则见眩晕、头痛、失眠、烦躁等症。若瘀血上停于脑,阻于脑络,则见突然昏仆、言语不清、半身不遂或身体麻木等症。正如《内经》中指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他如尸厥、暴厥、阳厥、喑痱等,都与气血逆乱与失衡于脑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