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
“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类经附翼·医易》
“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人身一阴阳也,阴阳一动静也。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摩腹运气图考》
“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思问录》
“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敦诚不息,则化不可测。”——《张子正蒙注》
“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 ——《朱子语类》
【读典感悟】
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初步提出了动静适宜的养生方法,但动静适宜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则在明清时期才进一步明确提出来。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指出:“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提出静养精神,动养形体的辩证关系。人体要保持“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就必须动静适宜,切忌过动过静,否则就会造成阴阳偏颇。
“生命在于运动”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适当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更能增加心肺功能,使心脏跳动有力,泵血功能良好。还可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食物消化输布。也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认为躯体和思想的高度静止,是养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说明了以静养生的思想更符合人体生命的内在规律。以动静来划分我国古代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他们在养生方法上虽然各有侧重,但本质上都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的目的。这就是说“动”不离“静”,“静”不离“动”,“动静”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因此,无论只承认运动或者只承认静止,或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都是违反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的。动与静互为其根,无静不能动,无动不能静,阴静之中已有阳动之根,阳动之中自有阴静之理,动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代哲学认为,既无绝对之静,亦无绝对之动。“动静”即言运动,但动不等于动而无静,静亦不等于静止,而是动中包含着静,静中又蕴伏着动,动静相互为用,才促进了生命体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
【博古通心】
心血管疾病患者固然不宜剧烈运动,但缺乏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更会产生严重威胁。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缺乏体育运动的人,其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中风的发病率都会增加。研究表明,食物并不是肥胖的唯一根源,事实上,生活的舒服度、劳动强度的减少、体育运动的缺乏更是造成肥胖的祸首。
缺乏运动也是一些血栓性疾病的直接危险因素。如临床上常能见到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尸体解剖发现卧床0~7天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15%,而卧床2~12周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达79%~94%;卒中病人中,下肢麻痹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为53%,无下肢麻痹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只有7%;在长途坐车或坐飞机旅行的人群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也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对下肢静脉的回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制动后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长期存在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肺栓塞、下肢浅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慢性瘀血性溃疡、下腔静脉堵塞综合征、淋巴水肿等,造成严重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