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常见于成人,好发于肱骨的中、下1/3交界处。此外,肱骨干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肱骨上、中1/3骨折大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多为横形骨折或粉碎性骨折,下1/3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多为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因重力影响易发生分离移位,从而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临床表现】
1.伤后上臂畸形,有反常活动。
2.局部肿胀、疼痛、叩击痛。
3.患者常将前臂依附胸前,以减轻疼痛。
4.伤侧肩部及肘部活动受限。
5.若有腕下垂、虎口区麻木、手指不能背伸则应考虑并发桡神经损伤。
【诊断要点】
1.外伤史。
2.局部典型的骨折体征。
3.具有上述临床表现。
4.注意检查伤肢远端神经及血液循环的情况。
5.肱骨正侧位片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并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治疗】
1.多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外展架或“U”形石膏外固定。固定时间:成人6~8周,儿童4周。
2.开放复位内固定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有软组织嵌入及并发血管或神经损伤需手术探查者。常用的方法为髓内针内固定或钢板螺钉内固定等。
3.并发桡神经损伤时,多为骨折端挤压或挫伤引起的不完全损伤,一般可先观察,若3个月后神经功能毫无恢复征象,肌电图亦无恢复证据,则应及时手术探查。
4.固定期内注意做功能锻炼。
5.伤后可服用活血化瘀及促进骨骼生长的药物,如三七、接骨片、钙片等。
6.适当服用镇痛药,如布洛芬等。
【注意事项】
1.伤后应拍片检查,了解骨折位置、类型及移位情况,为手法复位提供依据。
2.夹板固定后应注意固定的松紧度(标准为固定带在夹板上下移动1cm左右),若太紧或太松,应及时加以调整。
3.定期拍片检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防止断端发生分离,若出现分离移位可用肩肘吊带固定,增加骨折端的纵向挤压,直至骨折愈合。
4.功能锻炼方法
(1)早期(伤后1~2周):①上臂肌肉进行主动静力舒缩活动,禁止上臂做旋转活动,以免再发生移位;②做伸屈指、掌、腕关节的活动及耸肩活动。
(2)中期(伤后2周以后):①继续早期的功能锻炼;②健手托住患肢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如伸屈肩、肘关节,旋转肩关节(划圆圈动作),双肩上举等。
(3)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①继续中期的功能锻炼;②举臂摸头,反臂摸腰,双臂轮转(又称太极云手)。
5.若合并桡神经损伤于观察期间,应注意防止前臂屈肌群挛缩及手指关节僵硬,除鼓励被动活动手指、手腕外,可安装伸指及伸腕弹力装置,使屈肌群能经常被动伸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