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1,脉沉紧,发汗则动经2,身为振振3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词解】
1.起则头眩:起,由坐、卧而起,本句可理解为动则眩晕。
2.动经:伤动经脉之气。
3.振振:动摇不定貌。
【释义】
太阳伤寒,本应汗解,而反用吐下,使中、上焦阳气受损伤,阳气伤则不能化水,故形成水气上冲的证候。吐下必然损伤中焦阳气,脾胃阳气损伤后,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水饮内停心下,所以第一个症状是“心下逆满”,心下胃脘部有胀满而且有气上逆的感觉;另外,还可见到胸闷、心悸,水气继续向上冲于胸部,病人感到有胸闷,有心悸。这是水邪使胸中气机不畅所导致的一种症状,临床上还可以见到冲到咽喉部而有憋气、窒息感者。“起则头眩”是指患者头晕很厉害,只能静卧不能站立,重者甚至不能睁眼,是由心脾阳虚,水邪上逆造成的。在治疗上用苓桂术甘汤温补心脾,利水降逆。
【方义】
苓桂术甘汤是温阳健脾、利水化饮的代表方,主治中阳虚弱,水饮内停诸证。茯苓补心益脾,淡渗利湿,消补兼施,利水中寓通阳;桂枝通阳化气,化气中兼有利水之功;白术健脾利湿,脾健则能运化水湿,久饮得消,新饮不生,与茯苓、桂枝相辅相成,绝饮之源;炙甘草健脾益气,兼以调和诸药。本方配伍严谨,温而不热,利而不峻,共凑温阳健脾,利水化饮的功效。《金匮要略》以之治中阳不足,饮停心下之胸胁支满,目眩短气,以及心下痞坚等,是温药和之之代表方。
【历代论述】
钱潢:伤寒本当以麻黄汤汗解。若吐下之,则治之为逆。心下者,胃脘之间也。逆满,气逆中满也。脉沉紧,沉为在里,紧则为寒,盖阴寒在里也。动经,经脉动也。身为振振摇,即振振欲擗地之渐也。言伤寒不以汗解,而妄吐下之,致胃中阳气败损,寒邪陷入而逆满,阴气上冲而头眩也。阴寒在里,故脉见沉紧也。阳气已为吐下所虚,若更发其汗,必至亡阳而致经脉动惕,身不自持而振振然摇动矣。动经振摇,与心悸头眩、身动而振振欲擗地者几希矣。故用桂枝以解散外邪,通行阳气,而以茯苓、白术、甘草补中气而治其吐下之虚也。然伤寒而不忌桂枝者,以桂枝本能解表;不用全汤,无芍药之酸收故也。但药物平易,倘用之而未效。(《伤寒溯源集》)
【病案分析】
王某,女性,47岁。2002年9月16日初诊。因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4年,经多方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来诊。2001年6月12日作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询问其疼痛在胃脘部,有胀感,纳呆,身体困倦,胸膈满闷,肠鸣有声,大便稀,每日1次,形体偏瘦,嗳气、无异味,舌淡,苔白腻,脉细。观前医所用之法皆为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行气通滞等。详审病情,辨证当是痰饮停于脾胃,脾胃升降失司之胃痛病。治以温阳蠲饮,健脾利水,选苓桂术甘汤。处方: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党参12克,法半夏12克,陈皮15克,厚朴12克,砂仁6克。方中加党参,健脾助阳;法半夏、陈皮、厚朴祛痰饮;砂仁化湿醒脾,五味药增强苓桂术甘汤之功效。3剂后胃脘疼减轻,30剂后症状消除。2003年1月4日复查胃镜,胃窦部浅表性胃炎痊愈[31]。
按语:《张氏医通·诸气门上》认为“心下痞闷,内有痰湿也”。《杂病源流犀烛》提出“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运化心下痞塞满”。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或心下痞满,膈胀满,纳呆,形体消瘦,肠鸣有声。《金匮要略》描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声,谓之痰饮”。“心下有痰饮,胸膈支满”当属饮之表现。另据现代医学胃镜检查提示部分慢浅表性胃炎,胃内有灰白色黏液,这是痰饮之表现。运用苓桂术甘汤温阳蠲饮,健脾利水振奋阳气,确中病机,药到病自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