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释义】
68条论述阴阳两虚之证治,从恶寒证领会当以阳虚为主,其脉自当沉微。此桂枝汤去桂姜枣,加附子,亦桂枝汤之变方也。发汗后之恶寒,其非表邪可知,若因其恶寒而投以桂枝,误也。故以附子合芍药甘草,从阴分敛戢其阳。阳回而虚自止矣。
【方义】
本方由芍药、炙甘草、炮附子三味组成。炮附子温经扶阳;芍药补血敛阴;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从配伍来看,芍药配炙甘草,有酸甘化阴之妙,本方芍药甘草为各三两,仍取酸甘化阴之用,其量略小者,以证兼阳虚故也。附子配甘草为辛甘化阳而设,且甘能守中,使辛甘温之性,守而不走,正合扶阳于内之意。芍药酸苦微寒,得附子之助,则益阴养血而不凝滞,故药虽三味,而为扶阳益阴之佳方。
【历代论述】
成无己: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附子之辛温,固阳气而补卫,甘草之甘,调和辛酸而安正气。(《注解伤寒论》)
柯韵伯:发汗后反恶寒,里虚也。表虽不解,急当救里,若反与桂枝攻表,此误也。故于桂枝汤去桂、姜、枣,加附子以温经散寒,助芍药、甘草以和中耳。脚挛急与芍药甘草汤,本治阴虚,此阴阳俱虚,故加附子,皆仲景治里不治表之义。(《伤寒来苏集》)
【病案分析】
1.谢某,男,成年,教员。1976年3月11日来诊。素有胃脘痛史,1974年在某县人民医院经钡剂照片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脘痛常在进冷饮冷食或受凉后发,冬春发作较多。此次因远行劳累,出汗洗浴受凉,胃脘痛发作已4天。痛时拒按,喜饮热开水,时噫气,手足冷,身有微汗,精神缺乏,纳食减少,面色无华,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弦。诊为素体阳虚,寒犯中焦;治以温阳益气,缓急止痛。处方:白芍25克,甘草15克,附子12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枳壳6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4剂,痛大减;继以上方加桂枝5克,续服3剂而愈。
2.杨某,女,8岁。4天前腹痛,医用“驱虫净”后,解出蛔虫数十条,腹痛顿解。但近2天来,腹痛又作,阵阵加剧。剧时面色苍白,嘴唇发青,出冷汗,四肢逆冷。叩其腹尚软,但可见肠型,如气攻冲,上下窜动,漉漉有声。不呕,便稀,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此为阳气虚衰,寒气客于肠络之故。处以白芍15克,甘草10克,附子3克,党参6克,干姜2克,吴茱萸2克,乌梅10克;并嘱以葱白、生姜共捣,热敷脐部。患儿服药1剂,痛减大半,2剂痛止。
按语:对于痛证,中医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之说,治痛始终以“通”为原则。然治痛以“通”,不限于通经活血或通里攻下,须针对痛证“不通”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治法。《医学薪传》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则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可见,“通法”非一。本方治痛,附子散寒扶阳,寒散则经脉不为邪客;阳运则经气自通,芍药、甘草缓经脉之拘急而止痛,且芍药、附子相伍,一入阴一走阳,缓急之中有通经,相得益彰,故本方对寒邪所致的疼痛,效果较好[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