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热调胃法

清热调胃法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4,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07条指出阳明燥实内结,热郁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但因实热初结胃肠,尚未至潮热、腹满痛等燥屎内结的严重程度,故以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即可,不必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但因吐后,胃气已虚,虽有热邪内聚,不宜峻下,故与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所以,作为调胃承气汤证,是一个胃热轻证。调胃承气汤由炙甘草、芒硝、大黄三味药组成。

【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1,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2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3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94)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4,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105)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5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249)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6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词解】

1.厥:此指手足逆冷,又称厥逆。

2.谵语:疾而寐语也,见《集韵》。

3.阳脉微:《脉经》卷七注云 :“阴微一作尺实”。可从。

4.脉当微厥:指脉来有时形小欲绝,继而慢慢恢复。《伤寒论》辨不可下病第二十:“厥者,脉来初大,渐渐小,更来渐大,是其候也”。

5.属胃:即转属阳明病的意思。

6.清酒:陈米酒。

【释义】

29条论述了表证夹里虚而误汗的变证及随证救治的方法。本证初起即见脉浮、自汗出、微恶寒,系太阳中风证;兼见心烦,脚挛急,是阴液不足,心神失养,筋脉失于濡润之象。这是阴阳两虚之人感受外邪,治当扶正解表,若不考虑正气之虚,单投桂枝汤解肌祛风,必犯虚虚之戒,是为误治。

误治之后,阴阳更虚。阳虚不能温煦四末则四肢厥逆;阴虚心神失养则烦躁,阴不上滋则咽中干燥;阴寒犯胃,胃失和降则呕逆。此种阴阳两虚,错综复杂之证,治当分清主次,先后有序。据阳固则阴存,阳生则阴长之理,先投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待阳回厥足温之后,再予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阴液复则足胫自能伸展自如。

阴阳俱虚之人,在用药补救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阴阳的偏盛偏衰。如用热药过多,阳复太过,可更伤阴液,化燥化热,致成胃中燥热的谵语症,可少与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而止谵语。若再用汗法攻表,或以烧针劫汗,致使阳气损伤更甚,其病传入少阴,而见厥逆吐利之症,当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为宜。

70条论述误汗后虚实不同的辨证。发汗本为太阳表证的正治法,但若发汗不如法,可以伤阴,亦可伤阳。其变证每因体质的差异而有不同。阳虚之人,往往因过汗使阳气更虚,则温煦不足而见恶寒;阴虚之人,每可伤津化热,则但见发热,而无恶寒,如出现燥热初结者,治当泻热通便,用调胃承气汤。

94条根据脉象辨别表里,采用或汗或下的不同治法。

105条论述经十三日,出现谵语,也曾经用丸药攻下;根据脉象,与实热证相符;未见脉厥可排除虚寒性腹泻;并且没有胸胁满而呕等小柴胡见症,因此,可以辨证为阳明内实,当以调胃承气汤。

207条指出阳明燥实内结,热郁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阳明病,未曾吐下,而见心烦较著者,是由于腑实热结,浊热上扰神明所致,因此,可用调胃承气汤泻热通腑,导热下行,则心烦可除。

248条辨太阳病发汗后转属阳明的证治。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而见蒸蒸发热者,并非表证未罢,而是病邪由表入里,转属阳明。此蒸蒸发热,是里热炽盛,如热气蒸腾,从内达外,则不恶寒,反恶热可知。因蒸蒸热发肌腠,亦当伴有全身濈然汗出。此为阳明实热结聚之征,故云“属胃也”。但因实热初结胃肠,尚未至潮热、腹满痛等燥屎内结的严重程度,故以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即可,不必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249条承接上条辨伤寒吐后阳明燥实腹满的证治。伤寒吐后腹胀满,已非上焦之实邪,而是中焦病邪化燥为实。其症当伴有大便不通,脉沉实,苔黄燥等。但因吐后,胃气已虚,虽有热邪内聚,不宜峻下,故与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上述两条说明太阳病无论是误汗或误吐,都可伤及正气,尤其是邪热内陷,伤津化燥,导致疾病向阳明病传变,若燥热初结阳明,表现为蒸蒸发热和腹胀满为主的,就可用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此为泻热法。

我们体会,调胃承气汤从条文及组方来看,亦属阳明热病,但该方与大、小承气汤不同。条文中讲到该方的一方二法,小量使用可以清泄胃热,顺承胃气,调和脾胃;大量使用则有通便之效。所以,作为调胃承气汤证,是一个胃热轻证。

【方义】

调胃承气汤由炙甘草、芒硝、大黄三味药组成。大黄苦寒泄热,推陈致新;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泻热通便;甘草甘平和中顾护胃气,使下而不伤正。三药相伍,为泻热、润燥、软坚、通便之剂。用于阳明腑实初结,燥热结实为主,气滞痞满次之者。

【历代论述】

柯韵伯:言阳明病则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矣。若吐下后而烦为虚邪,宜栀子豉汤。未经吐下而烦,是胃火乘心,从前来者为实邪,调其胃而心自和。此实则泻子之法。(《伤寒来苏集》)

王晋三:调胃承气者,以甘草缓大黄,芒硝留中泄热,故曰调胃,非恶硝、黄伤胃而用甘草也。泄尽胃中无形结热,而阴气亦得上承,故亦曰承气。其义亦用制胜,甘草制芒硝,甘胜咸也;芒硝制大黄,咸胜苦也。去枳实、厚朴者,热邪结胃劫津,恐辛燥重劫胃津也。(《绛雪园古方选注·承气汤类》)

【病案分析】

患者,男,68岁,1998年3月15日就诊。腹泻纯稀水便伴腹痛5天。患者10天前发热38~39℃,伴恶寒、身痛、咳嗽等症,某医院按感冒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延5日,虽发热、身痛、咳嗽消失,但出现腹泻,泻下稀水,伴有腹痛,遂按肠炎治疗,未效而来我处就诊。刻下症:腹泻,纯稀水便,每日行3~4次,腹痛隐隐,不思饮食,舌黯淡,苔薄黄,脉沉。查:脐周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考虑或系先前治疗过用寒凉,斫伤脾胃,遂诊为脾虚泄泻。遣方参苓白术散加减。3剂后,症状并未改观。余思应是辨证失误,再细询病史,揣摩再三,虑或有实邪作祟,姑且投石问路,予调胃承气汤:大黄10克,芒硝20克,甘草3克。1剂,嘱患者务必复诊。次日,病人满面春风,言服药后肠中雷鸣,旋即泻下粪块数枚,状如羊屎,恶臭无比,诸症遂消,病瘥[8]

按语:患者初病,恰逢三月,叶桂言“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此病邪外袭肺卫,推前治未能开门逐寇,反闭户留贼,邪气内陷胃肠。本肺失宣降,其合大肠传导失司,谷反为滞,积滞与内传邪热搏结,终成燥屎,内阻胃肠,粪水自旁而下,形成热结旁流证。而本病例并非典型,既无发热谵语,又仅见腹痛不著,压痛轻微。是以余首诊见稀便,误认脾虚见症,取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止泻,无效后试投调胃承气汤,燥屎得下方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