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1,水渍入胃2,必作利也。(356)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词解】
1.不尔:尔,这样,不尔,指不先治其水。
2.水渍入胃:水饮渗入肠中。
【释义】
本条言胃虚水停致厥的证治。四肢厥冷与心下悸同见,因知这种肢厥与阴盛阳虚或热甚阳郁所致不同,而是因胃有寒饮,阳气被遏不能外达四末所致。《金匮·痰饮咳嗽篇》有“水停心下,甚者则悸”的论断,可资佐证。厥因水气所致,自应先治水气,水去则厥自愈,所以只用茯苓甘草汤温胃阳以散水,而不用其他治厥方剂,乃治病求本之范例。若不先治其水,就违反治病求本的原则,不但无效,反使水气向下渍入肠间,势必下利病重。所以先治其水,不但水化厥除,而且防患于未然。可参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本证是一个典型的中焦脾胃亏虚,水液不化而内停,四肢阳气被水湿所遏而致厥的病证。临床中此类病证较为常见,不少患者平时可见手脚怕冷,按压肢体可出现水湿印痕,还可伴见面色痿黄或苍白无华。
【方义】
茯苓甘草汤的主要功效为温胃化饮,通阳利水。生姜温胃化饮、解表消水,桂枝和甘草相配辛甘化阳以温通心阳,携生姜以解表散寒。茯苓健脾利水,和桂枝相配可以畅达三焦,促进气化,增强利水的功效。
主治胃虚水停,水邪不化致心下悸或上腹部有振水声、手足厥冷、小便利、口不渴,或汗出、身热、脉浮或浮数。小便利者,喜冷性饮食者,无表寒证现象者,均不可用。
【历代论述】
汪苓友:此条乃厥阴病热,消渴以后之变证也。成注引《金匮》云,水停心下则悸,兹则厥而心下悸者,明系消渴饮水多,寒饮留于心下,胸中之阳,不能四布,故见厥,此非外来之寒比也。故仲景之法,宜先治水,须与茯苓甘草汤,而治厥之法却在其中,盖水去则厥自除也。不尔者,谓不治其水也。不治其水,水渍而下入于胃,必作湿热利也。诸家注,皆以阴寒为厥,谓仲景另有治厥法,误矣……茯苓甘草汤,兼治厥而心下悸,实防水渍入胃之药。胃,土也,补土所以胜水,故用茯苓甘草,又生姜辛温,亦能助胃,桂枝虽走太阳之药,其辛温之性,亦能借以助胃而散水。又胃,阳也,水,阴也,胃有积水,则阳气不能四布,姜桂之性,用以行胃阳。而外达于四肢之间,却治厥也。譬之热证多服寒药,当以辛热之药从治,治同一理耳。(《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病案分析】
刘渡舟医案:阎某,男,26岁。思心下筑筑然动悸不安,腹诊有振水音与上腹悸动。三五日必发作一次腹泻,泻下如水,清冷无臭味,泻后心下之悸动减轻。问其饮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少津,脉象弦。辨为胃中停饮不化,与气相搏的水悸病证。若胃中水饮顺流而下趋于肠道,则作腹泻,泻后胃饮稍减,心下悸动随之减轻。然去而旋生,转日又见悸动。当温中化饮为治,疏方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药服3剂,小便增多,而心下之悸明显减少。再进3剂,诸症得愈,自此之后,未再复发。
按语:胃下停饮一证,临床可见心下悸动,四肢不温,或见主利,舌苔水滑,脉象滑或弦。本案脉证,主胃中停饮无疑,根据仲景治水之法,处以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获效。本方生姜剂量宜大,病重者亦可改用生姜汁冲服[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