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风湿因子
1.类风湿因子是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是IgM型。
2.临床意义
(1)IgM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出现临床表现前就可存在于患者血清中。
(2)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IgM型类风湿因子的患者,较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的患者关节病变更严重。
(3)IgG型和IgM型类风湿因子的存在与关节外的损害,如类风湿血管炎和类风湿结节相关。
二、抗核抗体检测
(一)抗核抗体检测
1.抗核抗体(ANA)是指抗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可分为均质型、边缘型、颗粒型和核仁型等四型。
2.参考值:血清滴度>1∶40为阳性。
3.临床意义:
(1)抗核抗体阳性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中,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选试验。
(2)未治疗的SLE,ANA阳性率达80%~100%;活动期SLE几乎100%阳性。
(3)常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某些非结缔组织病也可为阳性,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肌无力、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等。
(二)抗DNA抗体测定
临床意义:
(1)抗ds-DNA抗体阳性:活动期SLE,特异性较高。其他风湿病中也可阳性。
(2)抗ss-DNA抗体阳性:见于SLE。
主治语录
在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抗核抗体的检查必不可少。
三、组织和细胞抗体检测
(一)抗线粒体抗体测定
临床意义:许多肝脏疾病时可检出AMA阳性。
(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
临床意义:抗TG阳性见于桥本甲状腺、甲亢和甲状腺癌。重症肌无力、肝病、风湿性血管病、糖尿病也可出现阳性。
(三)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测定
抗TG与抗TM应同时检测,以提高检出的阳性率。
(四)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
临床意义:
(1)AchRA 对诊断重症肌无力有意义。
(2)可作为重症肌无力疗效观察的指标。
(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用蛇毒治疗后可出现假阳性。
(五)抗平滑肌抗体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狼疮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患者,发病1周出现,但在3个月后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