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特点】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双侧肾弥漫性非化脓性肾小球炎性病变,绝大多数是由于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所致。好发于3~8岁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男女之比约为2∶1。临床上以少尿、水肿、血尿、高血压为主要特点。大部分患儿发病前l~4周有前驱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猩红热、化脓性皮肤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水肿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初期多表现为眼睑及颜面水肿(以晨起明显),傍晚或活动后下肢明显,并渐波及四肢、躯干。水肿性质为压之不退的非凹陷性水肿。一般在发病后2周随着尿量增多水肿逐渐消退。早期均有少尿,2周后尿量渐增。极少数患儿(不足5%)由少尿发展成无尿,表明肾实质病变严重。起病时几乎都有血尿,多为镜下血尿,30%~50%的患儿有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常在1~2周内消失,而镜下血尿可持续数月。运动后或并发感染时血尿可暂时加剧。血尿开始的一段时间可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高血压见于80%左右的病例,在肾炎初期出现,一般血压达16~20/10~15kPa(120~150/80~110mmHg),但多无明显症状;于病程2周随着尿量增加而渐降至正常。部分急性肾炎患儿在发病后1~2周内可出现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炎属自限性疾病,90%以上在半年内可以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严重病例的三大表现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均出现在病程的1~2周内,随尿量的增多均可很快缓解。
【西医处方】
处方1 青霉素20万U/kg静脉滴注,每天2次(青霉素皮试阴性),疗程10~14天或红霉素 30~50mg/(kg·d)分3~4次口服,疗程10~14天
处方2 维生素E5mg/(kg·d)(不超过100mg/d)分3~4次口服或别嘌醇4~6mg/(kg·d)(不超过300mg/d)分3~4次口服
处方3 利尿,控制水、盐摄入后尿量仍明显减少者应用。
呋塞米(速尿)1~2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3~4小时可重复使用
处方4 降压。
利血平0.07~0.1mg/kg(每次不超过1mg)肌内注射12小时后可重复1次
处方5 高血压脑病。
硝普钠静脉滴注,每分钟1μg/kg,视血压调整滴速,最大不得超过8μg/kg
处方6 循环充血。
(1)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每天2次,每分钟0.07~0.1mg/kg
(2)硝普钠:同处方5
(3)呋塞米:同处方3
处方7急性肾功能衰竭。
呋塞米(速尿)2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3~4小时重复使用,无效可剂量加大为每次5mg/kg。
说明:
(1)急性肾炎病情轻重及预后与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水平高低无关。
(2)急性肾炎为自限性疾病,故休息极为重要。
(3)少数病儿以大量蛋白尿为首发表现,其肉眼血尿常不明显,应予重视,该类病儿易误诊为肾炎性肾病,而误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4)对疑似急性肾炎而又不能临床确诊者应尽早行肾组织活检。
(5)急性肾炎时尿中常出现较多白细胞,常在5~10/HP,是由于浸润的白细胞自尿中排出所致,并非尿路感染。
(6)急性期应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一旦血压较高伴头痛、视物模糊或心慌、气促者应考虑是否有高血压脑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7)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肾炎一般不主张使用,但在病情危重时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
(8)急性肾衰竭用常规呋塞米剂量无效时,可增加至每次5mg/kg,若仍无利尿效果则不必再用。
【中医处方】
处方1 麻黄6g,连翘10g,杏仁10g,赤小豆20g,大枣3枚,生桑白皮10g,生姜6g,炙甘草3g。
此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功效解表散邪,清热除湿。主治风水相搏。用于风水相搏证,多用于急性肾炎早期,对病程中期、后期之湿热内侵证及体虚者不宜使用。
处方2 银花1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紫背天葵子10g。
此方为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疮毒热盛。适用于疮毒热盛者,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慎用,以免伤正。
处方3 莲子肉10g,薏苡仁20g,砂仁2g(后下),桔梗5g,白扁豆10g,茯苓10g,党参10g,甘草3g,白术10g,山药10g。
此方为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效益气健脾渗湿。主治脾虚湿盛。适用于恢复期气虚邪恋证,急性期湿热内侵证不宜用。
处方4 知母、山茱萸、牡丹皮、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各10g,黄柏3g。
此方为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功效滋阴降火。主治阴虚内热邪恋。适用于恢复期阴虚邪恋证,对急性期湿热内侵证不宜使用。
处方5 龙胆草3g,木通4g,泽泻10g,柴胡6g,车前子10g,当归10g,生地黄12g,黄芩6g,栀子10g,甘草3g。
此方为龙胆泻肝汤(《兰宝秘藏》)。功效泻肝火,清湿热。主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适用于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证。方中药多苦寒,易败脾胃,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患儿,不宜使用。
处方6 组成防己10g,椒目5g,葶苈10g,大黄5g。
此方为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功效攻坚逐饮,化气行水。主治饮邪内结实证。适用于饮邪内结之实证,若饮邪停滞而脾胃虚弱者,当禁用;本方为攻下逐饮之法,当谨慎使用,不可久用,以免攻逐太过,损伤正气。
处方7 半夏6g,竹茹6g,枳实6g,橘皮9g,生姜5片,甘草3g。
此方为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水浊秽毒弥漫。适用于水浊秽毒弥漫者,本证属危急重证,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康复处方】
1.休息指导:急性期卧床1~2周,婴幼儿避免哭闹;血压恢复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轻度活动,可户外散步;1~2个月可适当活动,限制运动量;病后2~3个月若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在10个以下,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避免体育活动。
2.饮食指导:急性期低盐、低蛋白、高糖、高热量清淡饮食。水肿、尿少、高血压时给无盐饮食并限制水的摄入。症状消失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3.预防感染,避免病情反复。
4.出院后按时复诊。
【点评】
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并发症主要是严重循环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治疗关键在于休息和对症治疗。急性期主要是预防和治疗水钠潴留,控制循环血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急性期严重的合并症(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保护肾功能,促进肾组织的自然恢复。儿童急性肾炎长期预后良好,85%~90%可完全恢复,演变为慢性肾炎者不超过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