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它不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调理是以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为指导,采用中医独特的调理方法以保养身体、防病治病、增进健康,帮助阴阳气血紊乱者尽快恢复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恢复身心健康,重享生活乐趣的目的。
(一)整体调理
“天人相应”观。中医调理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紧密相连,认为人体的精神活动、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均与自然、社会息息相关,极为重视利用自然与社会的有利因素对机体进行调理和保健。所以,也就产生了许多诸如日光疗法、空气疗法、高山疗法、森林疗法、泉水疗法等的自然疗法。其次是强调人的精神状态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再次是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统一。
(二)辨证论治
所谓辨证论治,就是针对不同的病因与证型,施行审因论治、分证调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症下药”。中医调理从辨证出发,把“证”视为整体反应状态的综合概念,并把“证”放在自然、社会的联系中去考察,在充分注意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
(三)重视调理正气
中医调理从正气立论,一切调理措施都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为目的。按人体生命活动之所需,通过补虚疏邪而发挥调理作用。例如,用日光、空气、泉水、饮食等补正气之虚;用体育、音乐、言语、文艺、色彩、声音以及种种外治法疏正气之郁。即使运用药物治法,也多是选用性味平和之品,于正气无损。也就是说,中医调理把希望寄托于人体自身,并力求在无伤害、无痛苦的状态下恢复身心健康。
中医调理充分吸取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重在使患者的元气和脏腑功能康复,达到摆脱亚健康、治疗慢性病的目的,可使阴阳、气血紊乱的伤残者最大限度地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亦可用于常人保健和增强体质。概括起来,中医调理有以下的特点和优势:①外治与内治相结合;②综合调治;③养生与康复相结合。
当今的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与中医调理历来的主张不谋而合。在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下,中医养生保健将会更加重视社会、心理对人的影响,并采取积极主动的调理方法,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处于更加协调的状态。以中医调理为主的中医养生学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所有的养生保健活动都是围绕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二字进行的。中医养生学中丰富的养生保健学术经验及长期被民间继承下来的优良保健习俗备受人们的重视。有效、实用、经济的中医调理方法便于推广普及,其前景非常广阔。
中医调理的历史和中医学一样源远流长,内容广博。中医调理的方法,包括药物内治调理、药物外治调理、针灸调理、按摩调理、饮食调理、起居调理、音乐调理、物理调理等。
1.针灸调理 以传统的经络学说和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为依据,以中医学的脏腑、气血、阴阳、补泻等理论为指导,运用一定的操作器械(银针或艾炷),通过特定的手法,在人体的特定部位(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中医康复领域,既可治疗病伤残疾,也可作为常人保健方法运用。在具体应用针灸方法时,应注意安全,要了解针灸操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及紧急对策。因此,最好在请教专科医生后,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操作。本丛书中所运用的传统九针中的圆针,用其点按体表穴位,不刺破皮肤,无损伤无痛苦,安全便捷,功效显著,适合家庭操作使用,是本丛书编者在亚健康调理领域独具匠心的开创性的应用。
2.药物内治调理 以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为依据,应用中药方剂内服的手段,对亚健康、慢性病、伤残者进行调理治疗,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药物内治调理方法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是辨证调理。就是因证施治,一证一方,方随证变,各得其所。
其二是神虚疏壅。虚,是指脏腑、气血、阴阳之不足;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气机郁滞不畅。久病伤残者多属病之后期,常常既有正气亏虚,又有气机郁滞。所以,补虚疏壅为基本法则。具体运用时,应权衡轻重缓急而灵活遣方。
其三是根据体质特点进行调理。一般地说,小儿易虚易实,成人35岁前实多虚少,40岁左右虚实相兼,55岁以后虚多实少。故对小儿调理,不宜大温大补,应以平补为宜;老年人调理,则就始终注意顾护正气,应以补虚为常法;中年人调理,应趁正气旺盛,先祛其邪,然后再根据不同体质类型随证施治。
3.药物外治调理 系指以中草药煎煮、捣烂或燃烟之后,通过对患者的全身或局部进行熏蒸、浸浴、烫洗、敷贴等,以实现康复的一种调理方法。应用本法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药物的选择与内服中药一样,应根据脏腑、经络、气血、表里、寒热、虚实等情况进行遣方用药。如对于风寒感冒的调理,则宜选用辛温解表之品,如生姜、葱白等。
(2)药汁或药渣在外敷时不宜过烫,历时不宜过久,以10~15分钟为宜。
(3)根据不同病种选择适当的方法:目前药物外治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内、外、骨伤、皮肤等科疾病的调理,常用的方法有蒸气、烫洗、熨敷等疗法。
4.饮食调理 是指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物,长期服食以达到治病养生的一种方法。由于“药食同源”,食物亦有寒、热、温、凉之性,故具体应用饮食调理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1)饮食质量与进食方法的合理调配:对饮食太丰盛的人,要强调一个“少”字,以注意节制;对营养不足者,又需加强补充。尤须注意进食的方法:一是定时饮食,晚餐不宜过迟;二是细嚼慢咽以利消化;三是节制食量以防过饱损胃;四是清淡饮食,不宜过咸、过甘、过酸、过辛及过油腻厚味之品,以防伤脾生痰湿;五是宜进软食,少吃生硬之物,食物不宜过烫过冷,以免损伤肠胃。
(2)根据五脏盛衰选择饮食:饮食的选择要合乎五脏盛衰之所需,即某脏虚,宜多食具有补益某脏的食物。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等的说法。中医还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之说。另外,中医强调“以脏补脏”,例如肝脏虚而成夜盲症,多食动物肝脏有一定疗效;胃虚不纳食,选食鸡内金可达健胃增食的目的等。
(3)注意饮食与药物之间的关系:饮食物与患者所服汤药的关系要合理,不要互相抵触。
5.起居调理 中医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起居有常,生活有规律,能调养人的形体和精神,使得形神合一,阴阳和谐,从而健康长寿。正如《内经》所云“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反之,就会导致体弱多病,“年半百而衰也”。起居调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起居与四时相应:春夏阳气较盛,人们宜晚睡早起;秋季阴气渐盛,阳气渐收,则宜早睡早起;冬季阴气盛极,万物生机闭藏,宜早睡晚起。
(2)作息要有规律:中医学认为,作息没有规律是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的原因之一。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成人每日应保证8小时睡眠,儿童为12~14小时,老年人为8~10小时;就寝、起床均应按时。
(3)衣着适时适体:衣着要根据四时和每日气候的变化更换或增减。
(4)居处环境适宜:居室内要整洁,光线明暗适中,保持适当的温度(16~24℃)、湿度(40%~60%)和良好的通风。
(5)讲究个人卫生:提倡漱口,洗浴皮肤、手足,定期拆洗被褥等。
(6)慎防外邪侵袭: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剧烈并对人们健康造成危害时,中医称之为“外邪”,对外邪应加以防范,其基本要点是:春防春温,夏日防暑,秋防燥冷,冬防伤寒。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开展以按摩为主的起居健身调摄,如梳头、擦面、运目、叩齿、咽津、暖背、摩腹等。只要持之以恒,即可收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之效。
6.情志调理 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激起病者某种情志变化,以达到控制其病态情绪、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中医学认为,情志之病必以情冶,针药难效,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内经》中提出“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怒”等,情志调理就是利用这种情志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避免情志致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7.体育调理 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进行身心锻炼,使病体康复。
古代体育调养称为“导引”。“导”是指宣导气血;“引”引申为伸展肢体之义。所以,导引就是宣导气血、伸展肢体,用以防治疾病。其最大的特点是“形、意、气”三者相结合,即运动肢体身躯以练形,锻炼呼吸以练气,并以意导气行。体育调理形式多样,有体操、五禽戏、太极拳、球类和器械运动、跑步、武术等。
8.按摩调理 医者运用手掌、手指或器具等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施以不同手法的揉按,使其经脉宣通、气血和调,以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促进身心康复的目的。按摩的常用手法有按、摩、推、拿、揉、捏。按摩操作一般要先轻后重、柔和持久、由慢而快、由浅到深、先急后缓。
(1)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适当部位进行按压,适用于全身各部操作。可治疗局部肌肉肿胀麻木、痹痛瘫痿、扭伤挫伤等。
(2)摩法:用拇指指腹或手掌的尺侧(小鱼际)在某部或穴位上做轻缓的盘旋摩动。摩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适用于四肢、头、胸及腰部。可治疗痹痛瘫痿、麻木胀满等。
(3)推法:用指腹或掌根在需要治疗的部位或穴位上,分别向前后、左右、上下用力推动。常用拳推法、掌推法和指推法。适用于躯干和四肢部。可治疗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胸腹胀满、肢体瘫痿、麻木、痹痛等。
(4)拿法:用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同中指屈成弧形,扣捏在对称的两个穴位或皮肤、肌肉、筋膜上,用力提拿。可用单手或双手进行,适用于肌肉丰厚处。可治疗肌肉筋骨痛风、劳损、麻痹不仁等。
(5)揉法:用手指指腹或手掌贴附于皮肤上,做轻微的圆形或螺旋形揉动,适用于全身保处。可治疗腰背、四肢、头部、腹部疾病。
(6)捏法:用手指挤捏皮肤、肌肉、筋膜,多配合拿法使用,可单手或双手捏,适用于全身各处。可治疗头、项、背、腰、四肢部痹痛等。
(7)除上述手法外,还有拍法、摇法、弹法、叩法、振法、法等。这些都是在按摩中常用的手法,可结合病情使用。
9.物理调理 运用色、声、香、水、蒸汽及冷、热(火)等物理因素,以保进身心健康。物理调理的作用有的是全身性的,有的是局部性的,强度及起效时间也各不相同。所以,一般需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方能提高疗效。物理调理的方法丰富多样,常用的有色彩疗法、香气疗法、冷疗法、热疗法、磁疗法、声疗法等。
10.音乐调理 应用音乐艺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从而使之身心康复。音乐之所以对人的神情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主要通过节奏与旋律起作用。
音乐调理具体应用时,需遵循下列原则:尽量选用针对性强,有感染力的乐章。听音乐时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某些乐章、歌曲应先由医护人员加以生动的讲解,启发引导后收效更好。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至2小时,需根据患者的体力、兴致而定。尽量使患者自己弹唱,自己选定曲目,并以适当的方式鼓动情绪。为了增强效果,可适当配合相应的灯光、色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