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①消化方式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通过消化管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②胃肠道接受自主神经和壁内神经丛支配,交感神经通常对胃肠的运动和分泌起抑制作用,大部分迷走神经对胃肠的运动和分泌起兴奋作用。消化道黏膜内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能产生促胃液素、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等多种激素。③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④胃的运动形式包括紧张性收缩、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内因素促进胃的排空,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胃的排空是间断的,其速度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速度相适应。⑤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碳酸氢盐。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⑥胆汁的有机成分主要有胆汁酸、胆色素和胆固醇等。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⑦小肠的运动形式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⑧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和蛋白质分别以单糖和氨基酸的形式,经继发性主动转运被吸收。脂类的小分子消化产物可直接吸收入血,脂肪酸、单酰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后合成乳糜微粒进入毛细淋巴管。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⑩肝脏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非营养物质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增加水溶性,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生物转化作用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血红蛋白的分解。胆红素在血液中与清蛋白结合运输,为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为结合胆红素。
凡能使血浆胆红素浓度升高的因素均可引起黄疸,临床上常见有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各种黄疸均有其独特的生化指标改变。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所呈现的精神、神经综合病症。
各种因素造成的肝功能严重损害和门-体分流是导致肝性脑病的重要原因。肝性脑病按病因有内源性、外源性之分,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复发性。
关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公认的学说主要有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等。
肝性脑病的诱因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及高蛋白饮食、某些药物的使用不当、感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