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经内分泌肿瘤肚子肿块

神经内分泌肿瘤肚子肿块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可以是神经纤维瘤病一部分,应注意其他部位或脏器是否合并出现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不发生恶变,很少一部分神经纤维瘤可恶变成神经纤维肉瘤。女,50岁,腰部不适半年余。示加重并出现疼痛,并右下肢无力3个月。横切位MRI增强扫描示肿块均匀强化,肿块向椎管外延伸并压迫脊髓左移。

【临床诊断】

1.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均为来源于神经鞘的肿瘤。

2.神经鞘瘤来源于Schwann细胞,神经纤维瘤来源于Schwann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3.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占髓外硬脊膜内良性肿瘤的一半以上,以神经鞘瘤的发生率稍高。

4.常见好发年龄为20~50岁。

5.男性稍多。

6.临床症状多为疼痛、放射性神经根痛,也可出现感觉异常及肌力减弱,或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7.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目的与方案】

1.影像学检查目的 发现肿瘤及判定肿瘤侵及范围。

2.影像学检查方案 MRI平扫加增强是最佳检查手段,CT平扫加增强及CTM有一定价值。

【影像诊断】

1.一般特点

(1)神经纤维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常见分叶,有包膜,边界清楚,很少囊变。

(2)神经鞘瘤多呈梭形,无包膜,边界不清楚,容易囊变和出血。

(3)脊髓颈段好发,其次为马尾。

2.MRI表现

(1)T1加权像与脊髓等信号或呈低信号,但高于脑脊液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

(2)肿瘤发生囊变、出血和坏死时可表现为不均匀混杂信号。

(3)MRI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呈结节状或“哑铃状”肿块。

(4)由于实质部分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而表现为“靶征”。

(5)冠状位扫描有助于观察肿瘤沿椎间孔向外生长形成典型的“哑铃状”。

3.CT表现

(1)可见肿瘤对附近骨侵蚀、压迫、吸收,其密度略低于脊髓。

(2)CTM可清楚显示肿瘤与脊髓的关系。

【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肿瘤。

【临床演变与复查】

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可以是神经纤维瘤病一部分,应注意其他部位或脏器是否合并出现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不发生恶变,很少一部分神经纤维瘤可恶变成神经纤维肉瘤。

【病例】

女,50岁,腰部不适半年余。(图13-2A)示加重并出现疼痛,并右下肢无力3个月。横切位CT平扫脊椎旁右侧腰大肌内见局限性低密度肿块;横切位T1WI(图13-2B)示相应部位肿块呈低信号,并可见椎间孔区有一结节与之相连;横切位T2WI(图13-2C)示腰大肌内肿块呈高信号,肿块向椎间孔区延伸;冠状位T1WI(图13-2D)示右侧腰大肌内侧肿块呈类圆形,与椎间孔肿块相连;冠状位T2WI(图13-2E)示右侧腰大肌内侧肿块呈高信号;横切位MRI增强扫描(图13-2F)示肿块边缘强化,中央不强化,呈“靶征”。冠状位MRI增强扫描(图13-2G)示肿块边缘强化,中央不强化,呈“靶征”。手术病理诊断:神经鞘瘤。

图13-2

女,41岁。矢状位T1WI(图13-3A)示颈髓腹侧可见类圆形肿块,呈中等信号,脊髓受压。矢状位T2WI(图13-3B)示颈髓腹侧肿块信号升高;MRI增强扫描(图13-3C)示肿块明显强化;横切位T1WI(图13-3D)示肿块沿着脊神经向椎管外延伸,脊髓受压变形。横切位MRI增强扫描(图13-3E)示肿块均匀强化,肿块向椎管外延伸并压迫脊髓左移。手术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

图1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