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桑菊饮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

桑菊饮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温病条辨》方桑菊饮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疗效满意。[孙秀凤.桑菊饮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陕西中医,2003;24:305]基本方:桑叶、菊花、蝉衣各15g,芦根20g,牛蒡子、天花粉、连翘各12g,杏仁、薄荷各10g,桔梗、甘草各6g。因咽痒咳嗽反复5个月加重10天就诊。诊断为喉源性咳嗽,中医辨证为风热之邪侵犯咽喉,肺气郁闭,肺失宣降。针对上述病机特点,选用《温病条辨》之桑菊饮方加味辨证治疗。

【方源】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6条:“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55条:“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组成】 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连翘,一钱五分;杏仁、桔梗、苇根,各二钱;薄荷,八分;甘草,生,八分。

【用法】 水2杯,煮取1杯,每日2服。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本方是主治风热咳嗽轻证的常用方剂。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证治要点。对于风寒咳嗽,则不宜使用。方中主要药物均属轻清宣透之品,故不宜久煎。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属风热犯肺之轻证者。

《温病条辨》:“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咳成痨者,不一而足。”

【方解】 君药:桑叶,甘苦性凉,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臣药:菊花,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

杏仁、桔梗,宣肺利气而止咳。

佐药: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疏散风热。芦根,清热生津而止咳。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合而利咽喉。

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畅,则表证解,咳嗽止。

【现代常用剂量】 桑叶10g,菊花10g,连翘10g,杏仁10g,桔梗10g,苇根15g,薄荷3g,甘草3g,水煎服。

【临床】 喉源性咳嗽其特点是喉痒则咳,或咳必喉痒,干咳无痰或少痰,尤以夜间为甚或伴咽痛有异物感,进辛辣、油炸、甜腻等刺激食品咳嗽频作或加重,或呛咳连续不断。《温病条辨》方桑菊饮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疗效满意。[孙秀凤.桑菊饮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陕西中医,2003;24(4):305]

基本方:桑叶、菊花、蝉衣各15g,芦根20g,牛蒡子、天花粉、连翘各12g,杏仁、薄荷各10g,桔梗、甘草各6g。咽痒咽痛甚者加山豆根、射干、玄参;咳嗽甚者加金沸草、百部;伴发热痰黄加黄芩、冬瓜仁、竹茹;咽干阴伤者加麦冬、沙参、玄参。上方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7剂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3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

典型病例:张某,女,35岁,干部。2000年11月6日初诊。因咽痒咳嗽反复5个月加重10天就诊。5个月前患者因感冒后过食辛辣食物,出现喉痒干咳,曾先后予阿莫西林、苯丙哌林(咳快好)、头孢塞肟钠、地塞米松等抗感染治疗,咳嗽时轻时重,反复未愈。10天前患者因饮酒咳嗽加重,咽痛作痒,咽痒即咳,有时呈阵发性呛咳,干咳少痰,咳痰不爽,偶尔咳出少许黏痰后咳嗽症状减轻,昼夜均作,尤以夜间加剧,咳至面红目赤,泪涕俱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诊断为喉源性咳嗽,中医辨证为风热之邪侵犯咽喉,肺气郁闭,肺失宣降。治拟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宣肺止咳。处方:桑叶、黄芩、牛蒡子、芦根、蝉衣各15g,菊花、天花粉各12g,杏仁、连翘、薄荷各10g,桔梗、甘草各6g。服上方2剂后,喉痒干咳明显缓解,服6剂后患者喉痒咳嗽基本消失而痊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咽喉为肺系所属,与肺相通,外感风热之邪,郁于咽喉或胃热之邪上冲咽喉,致使肺经郁热,肺气郁闭,肺气失于宣降而致本病。针对上述病机特点,选用《温病条辨》之桑菊饮方加味辨证治疗。方中桑叶、菊花甘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清疏肺热为主药;薄荷配牛蒡子、蝉衣润肺清热利咽,牛蒡子、蝉衣尤擅宣畅肺经之气,气畅则邪易透达外出,为咽痒咳嗽必用之药;杏仁、桔梗一升一降,宣肺降气止咳;芦根、天花粉甘寒,清热生津、化痰润肺;甘草调和诸药并可利咽解毒润肺止咳。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利咽解毒,宣肺止咳之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