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药动学是研究( )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药物给药途径
C.如何改善药物质量
D.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及规律
E.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2.比较药物产生相同水平的疗效所需的剂量大小,称为( )
A.效价强度
B.效能
C.内在活性
D.半数有效量
E.半数致死量
3.G-6-PD缺乏的病人服用磺胺、伯氨喹等药物引起溶血性贫血称为( )
A.后遗效应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特异质反应
E.副作用
4.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是激动还是阻断受体,一般取决于( )
A.剂量大小
B.是否有内在活性
C.效价大小
D.效能高低
E.机体原有功能状态
5.部分受体激动药的特点是( )
A.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C.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
E.无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6.首关消除发生在哪一种给药途径后( )
A.肌内注射
B.口服给药
C.舌下给药
D.直肠给药
E.皮肤给药
7.在剂量相等时,Vd小的药物较Vd大的药物( )
A.血浆浓度较低
B.血浆蛋白结合较少
C.组织内药物浓度较低
D.生物利用度较小
E.所能达到的稳态血浓度较低
8.药物t1/2不具备下列哪项特点( )
A.表示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
B.作为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
C.预计药物显效时间
D.预计药物消除时间
E.预计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9.在隔一个t1/2给药一次时,为迅速达到Css可将首次剂量增加( )
A.0.5倍
B.1倍
C.2倍
D.4倍
E.10倍
10.药物肝肠循环主要影响( )
A.显效快慢
B.药物分布
C.作用的强弱
D.作用持续时间
E.吸收程度
11.与影响药物分布无关的因素是( )
A.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
B.给药途径
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D.体液pH
E.血-脑屏障
12.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方面因素哪项除外( )
A.药物剂型与剂量
B.给药途径与时间
C.联合用药
D.耐受性
E.药物相互作用
(二)X型题
13.有关副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治疗量时出现,可预知
B.是药物固有作用,可随用药目的而改变
C.对机体有严重损害,一般较重
D.与药物的选择性高有关
E.是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14.下列对选择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药物分类的基础
B.临床选药的依据
C.选择性低的药物副作用少
D.选择作用是相对的,与剂量无关
E.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针对性强
15.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不包括( )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首关消除
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D.药物的剂型
E.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16.药效学相互作用包括( )
A.药酶诱导作用
B.药酶抑制作用
C.协同作用
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置换作用
E.拮抗作用
二、填空题
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______和______。
2.护师(士)在药物治疗中应具有的主要职责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能力称______,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能力称______,具有这两种能力的药物称______。
4.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ss是指______速度与______速度相等时的血浆药物浓度。
6.药物在体内的消除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药物的消除类型是______。
7.可避免首关消除的给药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8.可降低肝药酶活性的药物称______,这些药物可使另一药物的代谢______,药物作用______,甚至______,故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适当______药物剂量。
9.个体差异是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在量上表现为______和______;在质上表现为______和______。
10.催眠药应在______服用;助消化药宜在______或______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在______服用。
三、名词解释
1.药效学
2.药动学
3.副作用
4.极量
5.治疗指数
6.受体激动药
7.药酶抑制药
8.Css
9.血浆t1/2
10.耐受性与耐药性
11.成瘾性及习惯性
12.配伍禁忌
四、问答题
1.什么叫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哪些类型?
2.简述体液pH对弱酸性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试举例说明。
3.口服给药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叫血浆半衰期(t1/2)?有何临床意义?
5.什么叫药酶诱导药?试举例说明。
6.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有哪些?
(宋前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