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特点是心肌显著肥厚,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肥厚可见于室间隔和游离壁,以室间隔多见。其中,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和左室游离壁对称性肥厚,或局限于心尖部的肥厚,收缩时流出道无梗阻者,称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
【病史】
有家族史者多发,约半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病在剧烈运动期间或随后不久。妊娠、突然站立、运动引起或加重心室流出道梗阻时出现症状。晚期可发生心房纤颤,而出现左心衰竭或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
1.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胸痛为常见的症状,胸痛为钝痛,位于胸骨后,可放射到手臂,持续时间长,休息不易缓解;硝酸甘油疗效不佳,且可增加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感疲劳、头晕、心悸,1/3患者可发生一过性晕厥,甚至猝死。
2.体征 在无症状的患者,体检可以是正常的,特别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阳性体征见于有明显左室流出道压力梯度者,可有颈动脉搏动呈双峰型,周围动脉触诊类似水冲脉。心尖搏动呈持久的抬举性冲动,严重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可触及双重搏动。可闻及第4心音和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粗糙、历时长、可伴震颤,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易听到,不向颈部传导,杂音响度随生理情况和某些药物作用而改变。心脏杂音在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使用洋地黄制剂以及Valsalva动作后加强,应用普萘洛尔、去甲肾上腺素或下蹲时杂音减轻。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几乎都有左心室肥厚,可有左、右(较少见)束支传导阻滞。ST段改变,T波深而倒置,可有房室传导阻滞,异常Q波和各种心律失常,有时伴预激综合征。
2.X线胸片检查 心影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呈球形,左缘突出提示左心室、左心房增大,升主动脉多不扩张。
3.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增厚,与左心室游离壁厚度之比>1.3~1.5;舒张功能异常;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者有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4.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 适用于症状明显、考虑手术的患者,以确定诊断及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心导管显示左心室腔与流出道之间存在压力阶差,心血管造影显示舒张期左心室腔变小,造影剂呈倒置锥体状,室壁厚,乳头肌大,室间隔不规则的增厚,凸入心腔。心影可显示不同的肥厚部位和类型。
5.其他 心内膜心肌活检可见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肥大。荧光免疫法测定,心肌内儿茶酚胺含量增高。
【鉴别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须与主动脉瓣狭窄、心室间隔缺损等进行鉴别。
1.主动脉瓣狭窄 两者症状、杂音相似,但主动脉瓣狭窄杂音位置较高,第2心音减弱,X线可见主动脉瓣狭窄后扩张,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2.心室间隔缺损 两者杂音相近,但室间隔缺损为全收缩期杂音,X线可见左、右心室均增大,超声心动图可明确鉴别。
【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缓解症状与预防猝死。对无症状者,如室间隔肥厚不明显、心电图正常、无晕厥史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访观察,不需特殊治疗。对有症状者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首选β受体阻滞药 口服普萘洛尔,先从小剂量10mg开始,3/d,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120~320mg/d,以血压不过低,心率不过慢而患者能耐受为度,常需长期治疗。
2.钙通道阻滞药 对β受体阻滞药疗效差者,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常作为二线药物,可先口服80mg,3/d,1周后增至160mg,3/d,数月后再增至120mg,6/d。用药过程中谨防肺充血,心脏传导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
3.胺碘酮 对消除室性心动过速,防止猝死有益。
4.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腔内有梗阻的病人和心瓣膜病一样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温床,因此在手术前后,包括拔牙都应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心内膜炎。
5.外科治疗 证实有流出道梗阻、经药物治疗仍有心功能不全者,行外科手术或激光手术,切开或切除部分肥厚的室间隔,解除梗死,可以改善症状,但不能降低病死率。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做二尖瓣置换术,消除流出道压力阶差。
6.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 即使休息时无明显梗阻的病人,在情绪激动时或体力劳动时,也可能出现梗阻或原有的梗阻症状加重。
7.慎用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及措施 这点有别于其他心脏病,特别是当出现心功能不全时,洋地黄制剂及利尿药可使心室收缩力加强及血容量减少,反而加重心室内梗阻。若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纤颤,则可以用洋地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