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症胰腺炎腹部有积液

重症胰腺炎腹部有积液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P按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和重症两型。发热由胆管感染或胰腺炎症、坏死组织的吸收等引起。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的呕吐常于腹痛时出现,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呕吐常于腹痛发生后出现。肿块常为急性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一般见于起病后4周或4周以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在不同程度上波及邻近组织和其他器官,其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上腹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体征,常有呕吐、发热、心率加快、白细胞升高,血、尿和腹水淀粉酶升高。AP按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和重症两型。轻型患者可有极轻微的脏器功能紊乱,没有严重腹膜炎体征和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临床恢复顺利;重症型患者有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代谢功能紊乱,出现胰腺坏死、脓肿、假囊肿等局部并发症,患者可出现腹膜炎体征、皮下瘀斑征等。

AP的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其病因、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

【症状】

1.腹痛 95%的AP患者有腹痛,多呈突然发作,与饱餐和酗酒有关(与酗酒有关的AP的临床症状常出现在酒后12~36h)。腹痛性质为持续性刀割样;腹痛以上腹正中部为多,其次为右或左上腹,50%患者的腹痛可向左背部放射;蜷曲体位和前倾体位可使疼痛缓解。腹痛通常可持续48h,偶可超过1周。

2.发热 多为中度发热,少数为高热,一般持续3~5d。如发热不退或逐日升高,尤其持续2~3周以上者,要警惕胰腺脓肿可能。发热由胆管感染或胰腺炎症、坏死组织的吸收等引起。

3.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的呕吐常于腹痛时出现,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呕吐常于腹痛发生后出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可混有胆汁,甚至血液。呕吐后,患者无舒适感。

4.黄疸 黄疸的病因:①胆管感染、胆石症引起胆总管梗阻;②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③合并胰腺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④合并肝损害等情况也可出现黄疸。不同原因的黄疸持续时间也不一样。

【体征】

1.轻型 患者主要有腹部的深压痛,但与患者自觉症状不成比例;重症可出现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三联征。可局限于左上腹或全腹部。

2.肿块 10%~20%的患者可在其上腹部扪及肿块。肿块常为急性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一般见于起病后4周或4周以后。

3.肠梗阻体征 大多数患者有持续24~96h的假性肠梗阻。

4.重症型 有时,重症患者可出现皮下青紫表现,出现在两肋部者,称为Grey Turner征;出现在脐部者,称为Cullen征。在重症AP中的发生率不到3%。

5.其他 可出现气急,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等。

【实验室检查】

1.血、尿淀粉酶 AP起病6h后,血淀粉酶>500U/L(Somoggyi单位)或12h后尿淀粉酶>1 000U/L(Somoggyi单位)。

2.血脂肪酶 由于脂肪酶检测技术的进步,已发现AP早期就有脂肪酶水平的升高,而且与淀粉酶水平的升高呈平行状态,有认为对A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100%。

3.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的测定 临床上已不常应用。

4.血象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均增高,重者有血细胞比容降低。

5.血钙 AP时,血钙<1.75mmol/L(7mg/dl)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6.血清正铁血清蛋白 重症AP时,由于红细胞的大量破坏,所释出的血红素不但与珠蛋白结合,而且还与白蛋白结合而出现血清正铁血清蛋白。

7.其他 以下检查有助于AP的诊断,但临床应用均不普遍。

(1)C-反应蛋白。

(2)弹力酶(elastase)。

(3)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重症AP发病时即可迅速出现尿TAP水平的升高。有人认为,对于重症AP的诊断,血TAP的测定有可能比其他生化检查更敏感。

(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纤维连接素(fibronectin)。

【器械检查】

1.心电图 偶有ST段及T波异常,对AP的诊断无帮助,但有助于炎症程度的判定。

2.X线胸、腹部平片 对有无胸腔积液、肠梗阻有帮助。

3.腹部CT 有助于胰腺水肿或坏死及其程度的判断。

4.B型超声 可用于有无胆道结石和胰腺水肿、坏死的判断。

5.磁共振成像(MRI) 除了与腹部CT有同样诊断作用外,MRI还可通过胆胰管造影(MRCP)判断有无胆胰管梗阻。

【疾病严重程度的判定】

1.Ranson标准(1974) 共11条。

(1)标准:入院时年龄>55岁;血糖>11.2mmol/L;白细胞>16.0× 109/L;ALT>250U/L;LDH>350U/L。入院后48h内血细胞比容下降>10%;血钙<2.2nmol/L;碱缺失>4mmol;BUN上升>5mg%;估计失液量6L;PaO2<8kPa(60mmHg)。

(2)判定:3个以下指标阳性为轻症;≥3个指标阳性为病重;≥5个指标阳性为预后较差。

2.Bank-wise标准 主要为全身反应指标,共8条(1981)。

3.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计分

4.用于判定重症AP的CT影像学分级标准 Ranson标准由于没有结合胰腺本身病变,特异性差,因此国内外均建议另外加CT影像学分级,以判别预后。现介绍一种国内建议使用的CT的分级标准:将胰腺分为头、体、尾3部,每部再分为4小部分,每小部分为1分,全胰为12分;胰外包括小网膜腔、肠系膜血管根部,左、右结肠旁沟,左、右肾区,每区1分,如有全后腹膜分离,再加1分。判定:Ⅰ级<6分;Ⅱ级7~10分;Ⅲ级11~14分;Ⅳ级>15分。

【治疗】

1.轻型AP以内科治疗为主

(1)抑制胰腺分泌:①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可减少胰腺分泌,应持续到腹痛消失,发热消退,白细胞及血淀粉酶基本正常,拔去胃管,再观察1~2d后可逐步恢复进食。②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山莨菪碱(654-2)为最常用。每日用量应根据腹痛情况,据国外报道,最多可用至1 000mg/d。③H2受体阻断药抑制胃酸以保护胃黏膜及减少胰腺分泌。④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抑制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如促胰液素等,以减少胰腺分泌。

(2)抑制胰酶活性,减少胰酶合成。①抑肽酶:抑制肠肽酶,中断瀑布效应,应早用,剂量宜大。②加贝脂(Gabexate Mesilate,商品名FOY):为一种非肽类蛋白分解酶抑制剂,该药为从大豆中提取的小分子膜酶拮抗药,对胰蛋白酶、血管舒缓素、磷脂酶A2等均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另外对肝胰壶腹括约肌有松弛作用。③细胞毒药物:常用的有5-FU和6-MP,它们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以阻断新胰酶颗粒合成。

(3)镇痛: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有明显疼痛,甚至可因疼痛而引起休克,因此,镇痛对患者很重要。常用的有654-2或哌替啶(杜冷丁)肌内注射;0.1%普鲁卡因静脉滴注,但一般不用吗啡。

(4)抗生素的应用:胆源性AP可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及抗厌氧菌药物;其他病因的轻型AP也可不用。

2.重症AP

(1)内科治疗:①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②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疗法。③抗休克。④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⑤糖皮质激素:除非出现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一般不用,常用的有甲泼尼龙,40~80mg/d,静脉滴注,1~2/d。⑥中药:AP时用中药生大黄有一定帮助。

(2)减少腹腔内有毒液体:传统方法为手术清除加引流,目前有试用,在腹腔镜下做腹腔灌洗,并获初步成功。

(3)手术适应证:①胆管梗阻,且病程<3d;②急性病程稳定,且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基本正常;③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④诊断未定,疑有穿孔或肠坏死。

(4)对重要脏器衰竭的处理:可参阅其他有关章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