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发作性的、突然的、暂时性的脑功能紊乱,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功能等障碍。其分类极为复杂,较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强直-阵挛发作 又称大发作,是最多见的发作类型。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收缩,两眼上翻,口吐泡沫,四肢抽动,呼吸暂停,青紫。持续数秒或数十秒后转入阵挛期,即肢体有节律的抽动,持续1~5分钟,可有大小便失禁。发作停止后意识混浊或嗜睡,经数小时后神志清醒。
2.失神发作 又称小发作,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正在进行的活动停止。说话时语言中断,两眼凝视;吃饭时筷子掉落;玩耍时活动停止而不跌倒。发作数秒钟后自然恢复正常,但对发作不能回忆。
3.肌阵挛发作 表现为肌肉快速而有力的收缩,出现突然快速的点头、弯腰或头后仰,或肢体快速的甩动、抽动,重者可跌倒。多见于有广泛性脑损伤的患儿。
4.强直性发作 表现为肌肉突然强直收缩伴有意识丧失,使患儿固定于某种姿势5~20秒,常见伸颈、头仰起、两臂旋前、屈肘或伸肘。有时呈弯腰两臂抬起,呈抱球状,同时屈髋屈膝。小婴儿还可呈角弓反张状。
5.阵挛性发作 发作时仅有肢体、躯干或面部肌肉呈节律性的抽动而无强直发作表现。
6.失张力发作 突然发生的一过性肌肉张力丧失伴意识障碍。站立时头前垂、两肩放松、两臂下垂、手半张、屈髋屈膝,由于不能维持站立姿势而跌倒,头部着地甚至头部碰伤。
7.婴儿痉挛症 是婴儿时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的肌阵挛发作,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发作时突然点头、弯腰、四肢屈曲、宛如鞠躬,可伴有一声哭叫或不自主大笑。发作较频繁,重者每天达百次以上,多伴有明显的智力减退。
8.局灶性运动发作 大部分发作时仅有一侧面部或单侧肢体抽动,伴有失语,多无意识丧失。尚有一部分为半身性运动发作,整个半身同时抽搐,意识丧失。
9.自主神经性癫 以自主神经症状为主,不伴有肢体抽搐的发作。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头痛性癫:表现为突然发生头痛,较剧烈,多位于前额、颞部等处,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腹部不适等症状,有脑电图异常,用抗癫药治疗有效。②腹痛性癫:多为较重的腹痛发作,部位不定,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发作时脑电图有异常,发作后多有嗜睡。③肢痛性癫:发作时肢体疼痛,多为一侧下肢。因疼痛患儿常有哭叫,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发作可突然停止,脑电图有异常。④眩晕性癫:表现为突然眩晕,视物模糊、旋转,可伴有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肢体发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发作后嗜睡,脑电图异常,前庭功能检查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