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故养性者,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千金要方》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读典感悟】
生活中能使人动心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是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但凡能让你动心的无不与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相关,许多人心难静、气难顺、神难凝,均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欲”,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指欲念、情欲、意欲等心身需要,也指希望、欲望、要求等精神活动。从广义来说,人的多种需要,皆属于欲,如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心之欲五志等,皆为人之常欲,既有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也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欲望,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人们只有积极创造文明成果,才能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所以,人欲有常,在于它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人类健康生活。从狭义来说,欲,专指性欲。性欲是人的生物本能,已婚男女,阴阳交合,人之常情。正常而有节制的性生活,不仅于身体无害,而且能使人心情愉快,情怡欢畅,有利于调神摄神。
但人的欲望无所节制便是有害的。因为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欲望太高太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净之神,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病。因此,《寿世青编》说:“凡人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心不乱,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著迷惑,则心君泰然矣。心君泰然,则百骸四体虽有病不难治疗,独此心一动,百患为招,即扁鹊华佗在旁亦无所措手矣。”
然而,“志闲少欲”、“心境安定”绝不是“消极隐世,虚无缥缈”,而是告诫人们要宁静淡泊,顺其自然,凡事要使之符合客观规律。以养护精神,不要患得患失,思想无穷,做到“嗜欲”不使太过,“淫邪”不能动心,少有恼怒悔恨情绪,“以恬淡为务”,保持心理乐观,精神愉悦,心胸豁达,形神协调,互相维系,是“精神内守”的重要环节。老子《道德经》中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少私寡欲,不是叫人们成天不开动脑筋,生活懒散,整天无所事事。相反,而是要求人们不去胡思乱想,这就是所谓“正思虑以养神”的道理。人生要在追求进取时,保持超然淡泊的态度,在得失取舍之时,不心怀顾虑,也不盲目乐观。而把脑筋用于正当方面的思考,这样就心境坦然,精神舒畅,心气调和,形体健康,七情无所扰,脏腑活动协调,生机自然稳固蓬勃。
【博古通心】
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人体物质和人格精神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科学的“养心”之道,更是宽松环境、幸福快乐、益寿延年的关键。 所以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楚。”在达观宁静的心境下,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代偿力、康复力得到最佳组合,各项机能阴阳平衡,和谐运行,精、气、神、形达到最佳境界,心灵平静了,心理就平衡了,生理就稳定了,疾病也就不发生了,即使发生了,也能很快重新平衡。一个人若能做到无欲无求,不贪求名利、富贵,内心自然会淡泊,这样就能清静气和、无忧无怨、思无邪。所以,养心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将得失看得淡一些,使心情平静一些,这对养护心情极为有利。对喜事不可狂欢骤喜,对不顺的事也不要怒发冲冠,使心情保持平衡满足的状态,以养心保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