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是什么病

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是什么病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急性颅内压增高仅有头痛与呕吐。急性病例随颅内压迅速增高很快出现昏迷。3.视盘水肿 乃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系颅内压增高致眼底静脉回流受阻之故。消除任何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的因素。1.正确判断颅内压增高病因,有助于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处理,从而得以挽救更多的垂危病例。3.颅内压增高患者尤其是昏迷患者,经脱水利尿后病情渐趋稳定时,应抓紧时机积极查明原因,并针对病因做彻底的治疗是最根本的方法。

颅内压系颅内容物在颅腔内产生的压力,常以脑脊液压代表。一般当新生儿脑脊液压高于80mmH2O,婴幼儿高于100mmH2O,3岁以上至成人高于200mmH2O即为颅内高压。颅内压增高是临床上神经系统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一种综合征,是因颅内容物(脑、脑脊液、脑血容量)的体积增加,或颅内有占位性病变等因素引起,尤以神经外科疾病最为常见。延误其诊治,将导致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与视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三主征”。但急性颅内压增高仅有头痛与呕吐。视盘水肿一般要在颅内压增高48h后才出现。急性病例随颅内压迅速增高很快出现昏迷。

1.头痛 发生率约为60%,皆因脑膜、脑血管或神经受牵扯或挤压所致。常表现为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常因咳嗽或排便等用力动作而加重,颅内某一部位的病变可产生远离部位的头痛。但如肿瘤或炎症直接侵犯脑膜或血管,则头痛的部位有一定的定位。小儿因颅缝未闭,颅压增高时使颅缝分开,故可无头痛,只觉头晕。

2.呕吐 常出现于头剧痛时,典型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严重者不能进食,食后即吐。患者常因此而严重失水、体重锐减。呕吐是因位于延髓的呕吐中枢受刺激所致。小儿患者常只有反复发作的呕吐为其惟一的症状。

3.视盘水肿 乃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系颅内压增高致眼底静脉回流受阻之故。时间较长的视盘水肿可致视神经萎缩,最后导致失明。

4.其他表现 常见脉搏徐缓和血压升高。还可引起两眼外展神经麻痹、复视、视力减退、黑矇、头晕、意识模糊、昏迷、智力减退、情绪淡漠、大小便失禁、等现象。

【诊断要点】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根据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症状,诊断不难,必要时要借助腰穿测压以确定诊断,颅骨X线平片对婴幼儿及儿童患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诊断颅内压增高主要解决3个问题:①有无颅内压增高;②增高的程度如何;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解答这些问题首先应从病史及体检入手,其次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偏头痛 头痛呈周期性,常为跳痛,先有闪光暗点、飞蝇幻视或眼花等先兆,剧烈时可出现呕吐,吐后头痛缓解,偶尔尚可有脑神经麻痹体征。本病病期长者,头痛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日,不发作时无头痛,检查无眼底视盘水肿,腰穿压力正常,不难鉴别。

2.视神经炎 可有头痛、视盘充血、水肿,类似颅内高压综合征,但早期即有显著视力下降,腰穿压力不高,故亦可鉴别。

3.神经官能症 常诉头痛,有时有恶心、呕吐,但一般病史较长,而且尚有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官能性症状,且无视盘水肿,一般鉴别不难,必要时宜跟踪观察。

【治疗】

1.一般处理 头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可使颅内压有所降低,但一般仅能维持2h左右。特别重要的是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血压平稳,体温正常,情绪安定,维持代谢平衡,预防或控制癫发作,还要保持大便通畅等。消除任何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的因素。

2.降低颅内压 按具体情况,可使用脱水利尿药如20%甘露醇250ml/次,静脉注射,在30min内滴完,每6~8h1次;地塞米松10~20mg/d,肌内注射或加入静脉注射液体中;碳酸酐酶抑制药醋氮酰胺250mg/次,每日3次,口服;冬眠低温和巴比妥类药物,还可使用过度换气,高压氧疗法、脑室外引流或内引流等措施降低颅内压。

3.病因治疗 如切除肿瘤,清除颅内血肿或脓肿,根据具体情况还可同时行去骨瓣减压等。

【注意事项】

1.正确判断颅内压增高病因,有助于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处理,从而得以挽救更多的垂危病例。应该注意早期颅内高压及乳幼儿视盘水肿不一定出现,儿童的头痛主诉有时不明显,呕吐可能是惟一主诉。

2.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留院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其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方面的变化,有条件者应做颅内压监护。

3.颅内压增高患者尤其是昏迷患者,经脱水利尿后病情渐趋稳定时,应抓紧时机积极查明原因,并针对病因做彻底的治疗是最根本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