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等药物广泛应用,已使白色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长期慢性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有恶变可能,应予重视。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当全身长期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年老体弱长期患病,或大手术后,身体抵抗力低下时,白色念珠菌就会大量繁殖而致病。婴儿感染常是在分娩过程中由母亲阴道念珠菌所致,也可通过被念珠菌污染的喂乳器或母亲乳头而感染。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分为4型。
1.急性伪膜型 又称鹅口疮或雪口病。多见于婴幼儿,成人少见。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乳白色绒状膜,周围黏膜可出现充血,白膜紧贴于黏膜,剥离则发生渗血。自觉症状为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患儿常哭闹不安。
2.急性萎缩型 又称抗生素口炎。多见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表现为黏膜上出现外形不规则的红斑。发生部位以舌黏膜多见,颊、腭口角亦可发生。自觉症状为口干,伴烧灼感及疼痛。少数患者有局部麻木感。
3.慢性萎缩型 又称义齿性口炎。多发生在佩戴义齿的患者,表现为义齿基托覆盖的黏膜广泛发红,形成红斑。红斑表面可见颗粒形成。自觉口干,烧灼痛。
4.慢性增殖型 表现为黏膜白色斑块,可伴颗粒状增生,黏膜失去弹性。也可表现为口腔黏膜结节状或肉芽肿样增生。自觉口干、烧灼痛。
【诊断要点】
1.急性伪膜型 为凝乳状小点或斑块,多见婴幼儿与重症患者。
2.急性萎缩型 损害多见舌背,呈外形不规则的红斑,界线清楚,疼痛明显。
3.慢性萎缩型 多见于有托牙覆盖的硬腭黏膜,色红而无固定形态,在红色损害的表面有时可见白色小点,疼痛不明显。
4.慢性增殖型 属癌前病变,常呈灰白色或白色,无固定形态,但有时在斑块中央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正常黏膜而具有特殊的形态。
5.涂片检查 取病变区渗出物涂片PAS染色可见白色念珠菌菌丝和孢子,有助于诊断。
【治疗】
1.局部治疗 2%~4%碳酸氢钠液擦洗口腔或漱口,使口腔环境呈碱性,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通常用药1~2d后病变消退,但应继续用药数日,巩固疗效。3%克霉唑软膏,制霉菌素混悬液等局部涂搽,也有较好效果。
2.全身治疗 病情严重者,给制霉菌素50万U/次,每日3次。1岁以下儿童每次7.5万U,1~3岁10万U,3岁以上25万U,每日3次,7~10d为1个疗程。也可将碳酸氢钠(苏打片)在口腔内含化吞服,以增加药物对病损的局部作用(婴幼儿不宜含化)。对顽固病例,可使用克霉唑、两性霉素B、酮康唑等抗真菌药。
3.其他治疗 对局部慢性增生性病变也可手术切除或采用激光及冷冻治疗。
【注意事项】
1.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往往多见于广谱抗生素与免疫抑制药的长期大量应用后引起的,故对抗生素的应用应慎重。
2.同时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保持口腔卫生、食具消毒,特别是母乳喂养者,应用NaHCO3清洗乳头,及时换洗内衣,以消除感染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