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涎腺混合瘤

涎腺混合瘤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涎腺混合瘤又称涎腺多形性腺瘤,来源于唾液腺上皮。少数混合瘤可恶变。涎腺混合瘤可以发生任何年龄,最小的可见新生儿,但以40岁左右居多,男女无明显差异,肿瘤发生的部位,以腮腺最多。4.大涎腺的混合瘤涎腺造影X线检查显示,为良性肿瘤的占位性病变。2.涎腺混合瘤由于包膜不完整,肿瘤呈多结节状突出在包膜外,故手术单纯切除肿瘤极易复发,应在包膜外切除,并切除腺体。

涎腺混合瘤又称涎腺多形性腺瘤,来源于唾液腺上皮。肿瘤一般有包膜,但不完整,可侵入周围组织。手术摘除不彻底时,易于复发。少数混合瘤可恶变。涎腺混合瘤可以发生任何年龄,最小的可见新生儿,但以40岁左右居多,男女无明显差异,肿瘤发生的部位,以腮腺最多。

【临床表现】

可见于任何年龄,30~40岁常见。发病部位最常见为腮腺,其次是颌下腺及硬软腭交界处的黏液腺。肿瘤生长缓慢,呈球状、分叶状或不规则,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但位于腭部及腮腺深叶者活动度较差。腮腺深叶的肿瘤可向咽侧、软腭突起。一般无自觉症状。

【诊断要点】

1.好发于40岁左右男女性。

2.病程较长,肿物生长较慢,且疼痛不明显。

3.肿瘤凸出黏膜及皮肤表现,呈球状、分叶状或不规则,肿瘤长大后除表现畸形外,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碍。

4.大涎腺的混合瘤涎腺造影X线检查显示,为良性肿瘤的占位性病变。涎腺有充盈缺损,肿瘤周围的导管受压移位或变弯曲。

【治疗】

手术切除。原则是将肿瘤及周围的腺体一起摘除。腮腺浅叶的肿瘤,应先解剖面神经,再将肿瘤及浅叶一并摘除;深叶的肿瘤,应解剖面神经,摘除腮腺浅叶,最后将深部肿瘤摘除。位于颌下腺者,应将颌下腺、肿瘤及肿大的淋巴结一起摘除。发生于大涎腺者,应沿大涎腺周围正常组织0.5cm处全部切除肿瘤,并包括黏膜及骨膜。骨膜受累者,应切除部分骨组织。

【注意事项】

1.混合瘤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因肿瘤生长慢,且自觉症状不明显,故极易被患者忽视而延误治疗。

2.涎腺混合瘤由于包膜不完整,肿瘤呈多结节状突出在包膜外,故手术单纯切除肿瘤极易复发,应在包膜外切除,并切除腺体。

3.要定期复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