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局部良性充血性病变
1.贲门胃黏膜异位 除了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的病变表现外,胃镜下贲门齿状线上方食管侧1cm左右范围内,孤立或多发的与食管黏膜有明显界线的橘红色小片小岛样黏膜,实属先天性或后天性异位胃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胃黏膜组织,其内可见胃底腺。贲门胃黏膜异位的形态学与病理改变如图2-7~2-10所示。
图2-7 齿状线食管侧5点-6点处1cm范围内,见小片地图斑驳状不规则红斑状改变。活检证实为:贲门胃黏膜异位
图2-8 齿状线食管侧1点处1cm范围内,见2小片圆形红斑状改变。活检证实为:贲门胃黏膜异位
图2-9 食管黏膜下层见胃黏膜组织(右下)(HE,×100)
图2-10 胃黏膜组织内见少量胃底腺(右下)(HE,×100)
2.贲门局部充血性病变——贲门炎 单纯局限于胃底贲门局部的炎症性表现,在排除了食管炎与胃的其他部位的病变之后,方可诊断贲门炎,其形态学改变如图2-11~2-13所示。否则,贲门局部的充血性病变应该是浅表性胃炎的一部分。
图2-11 将胃镜反转观察胃底侧贲门,于3点、4点处可见2条条索状略显陈旧的充血痕
图2-12 将胃镜反转观察胃底侧贲门,于1点、4点、7点、8点、9点处,可见5条长约1cm的条索状,放射状、较为新鲜的充血痕
图2-13 将胃镜反转观察胃底侧贲门,可见局部水肿,散布不均匀充血红斑
3.弥漫性充血性病变——贲门炎 其形态学改变如图2-14所示。
图2-14 将胃镜反转观察胃底侧贲门,可见齿状线下方胃底侧1~2cm范围轻度弥漫性不均匀充血红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