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校订仲景医书后宋金诸家所载的《金匮要略》

北宋校订仲景医书后宋金诸家所载的《金匮要略》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通过梳理北宋校正医局校完仲景医书后,与之同时代的医家在著作中引用仲景文献特别是今本《金匮要略》的内容,综合分析北宋所校的定型本对当时医家的影响,同时探讨宋臣本之外其他仲景相关著作的流传状况,这是国内首次进行的分析对比综合性研究。我们不能否认朱肱《活人书》参考了宋臣已校正的仲景三种医书内容,因书中《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三书之名均载,且与今本有相同之处。

本节通过梳理北宋校正医局校完仲景医书后,与之同时代的医家在著作中引用仲景文献特别是今本《金匮要略》的内容,综合分析北宋所校的定型本对当时医家的影响,同时探讨宋臣本之外其他仲景相关著作的流传状况,这是国内首次进行的分析对比综合性研究。

1.《伤寒总病论》

《伤寒总病论》六卷,宋庞安时(1042-1099)撰,刊行于元符三年(1100)。

《伤寒总病论》六卷中未有引用“金匮”“玉函”的记载,除他人所写序文之外,无“伤寒论”书名引用,但引“仲景”11处,笔者就此进行了对比,有4处分别与《伤寒论》辨脉法、《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伤寒论》序符合,其他7处虽然原文中有“仲景”记载,但或为庞安时说明文字,或未在今本仲景医书中找到出处。

虽然《伤寒总病论》并未太多出现“仲景”二字,但原文中却大量引用了源自仲景的方剂。笔者确认共有相关方剂84首(含重复),其中多属《伤寒论》内容;与今本《金匮要略》主治证及药物组成相同者有23首,它们分布于《伤寒总病论》卷第二不可发汗证,集中于卷第三阴毒证、阳毒证、狐惑证、百合证、痓湿暍证,部分见于卷四发汗吐下后杂病证,第五卷天行温病论中黄病证、伤寒感异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以及卷第六解仲景脉说中。

23首中有9首方剂除方名外其他均与《金匮要略》同,说明原内容可能源于仲景医书,但所参版本并不相同。另外,《伤寒总病论》中未见“金匮”二字出现,而今本《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第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5篇中诸多条文均在《伤寒总病论》中出现,特别是第二、第三篇内容最为丰富,而且百合狐惑阴阳毒病内容,《伤寒总病论》与《金匮要略》方剂亦完全相同,只是《伤寒总病论》排列顺序为阴阳毒-狐惑-百合,《金匮要略》则为百合-狐惑-阴阳毒。如果排除了庞安时自己随意改正仲景文字的可能性之外,推测《伤寒总病论》不一定以宋改本为唯一参考,同时当参考了其他流传的仲景医书,故所引仲景内容与今本《金匮要略》有不一致之处。

黄庭坚在原书序中叙述庞安时所参之本为《伤寒论》,但文中所述的一些方剂主证及药物只见于《金匮要略》,并未出现于今本《伤寒论》中,且部分方剂名称亦不相同,说明庞氏所见的《伤寒论》亦与今本《伤寒论》不同,所参非宋臣所校大字本《伤寒论》,可能是之前所流传的一种名为《伤寒论》、实含有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内容的综合性医书。

2.《重校证活人书》

朱肱,生活于北宋末年(1068-1125?),其书原名《无求子伤寒百问方》,作于已巳(1089),成于戊子(1108),国子监初刻于1111年,因错误颇多,朱肱于政和八年(1118)予以重校,名《重校证活人书》。

《重校证活人书》18卷,原书中引《伤寒论》者3处,分别见于卷三、卷十、卷十九,其中前二者可在今本《伤寒论》中找到,卷十九为朱肱解释说明文字。原书含有“仲景”达157处。经与原文核对,大部分属于今本《伤寒论》内容,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即《活人书》载出自仲景,却不见于仲景医书,而分别见于《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等多书的伤寒门中。

《活人书》言出自《金匮要略》或《金匮玉函》,在今本《金匮要略》中可见者共4条;《活人书》言出自《金匮要略》,但与今本《金匮要略》所载不同者2条,原引自《金匮要略》而实出于《伤寒论》者见1条;《活人书》仅有1处提及“金匮玉函”,在今本《金匮玉函经》中可见,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内容相近。

我们不能否认朱肱《活人书》参考了宋臣已校正的仲景三种医书内容,因书中《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三书之名均载,且与今本有相同之处。但经分析朱肱所引用的《金匮要略》及《金匮要略》内容,发现诸条与今本不符,包括文字、方名、方药组成,以及原言自《金匮要略》却出自今本《伤寒论》,言自《金匮玉函》及俗方却见于今本《金匮要略》等一些难以解释的矛盾问题。

此外,《活人书》卷十四“仲景药方缺者甚多,至如阴毒伤寒、时行温疫、温毒、发斑之类,全无方书”,以及卷十六关于世间流传有仲景伪书的记载,是非常罕见的史料,为深入研究张仲景文献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果,推测朱肱著《活人书》时参考了政府及民间诸种仲景医书资料,其中包含有宋臣参考本及宋臣未见传本。他可能选用了包含今本《金匮要略》《伤寒论》在内的综合性仲景医书。朱肱《活人书》中与今本《金匮要略》诸处不同文字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应与《伤寒论》加以对照比较。

3.《注解伤寒论》

成无己,生卒约为1063-1157年,1142年78岁时撰成《伤寒明理论》四卷,1157年刊行。1144年80岁时著成《注解伤寒论》十卷,1172年初刊。

成无己所著《注解伤寒论》中,共收载“金匮”二字35条,原书中成氏非常明确指出源于“金匮要略”,没有使用含糊的“金匮”字眼。其中9条亦同样载于《伤寒明理论》书中。这些文字基本可从今本《金匮要略》中找到出处,同时也可从《医心方》《千金要方》引用的“仲景曰”中得到证实,说明原文出自仲景是可信的。过去曾有人认为宋臣本《金匮玉函经》为伪书,原因之一是书中出现“仲景曰”。然而相同文字也见于《千金要方》及《医心方》所引用的“仲景”文中,说明原文的确出于仲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注解伤寒论》中仅有2条与今本《金匮要略》不同,分析表明:成无己在写作《注解伤寒论》时,主要参考了宋臣所校的仲景医书,即成无己对北宋校正医书局的工作是认可的,故以此为据而加以发挥。但由于所引“金匮”内容亦有部分与今本《金匮要略》不一致,假设不存在成无己凭记忆随意写作这种可能的话,那么在参考宋校本的同时,他可能参考了其他仲景医书流传本。笔者发现,在宋臣整理仲景医书的过程中,根据所需或参考他书中有关仲景内容记载,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某些修正,这一点在今后的文献研究过程中应给以足够重视。

研究提出,成氏《注解伤寒论》在传播仲景学术思想广布的成就是显著的,其论述对于校勘也有值得参考之处,但今后应注意对成无己功过更加客观地评价。

4.《本草衍义》

寇宗奭,生卒年不详,其书《本草衍义》20卷撰成于1116年。

原书中只记载有1处“金匮”,见于“衍义总叙”。通过其中论述,可知寇宗奭对宋臣校正医书的工作非常了解。那么,似乎可以认为寇宗奭在撰写著作时所涉及的仲景医书应该以当时国家编撰的医书为据。但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经研究《本草衍义》原文,共发现“仲景”28处,其中17处均为对张仲景原书内容的说明,对其余11处与仲景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题为“张仲景”且与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基本相同者共有2条3处;题为“张仲景”“仲景”,与今本《金匮要略》相关者有3条,内容虽相关,却有不同之处。题为“张仲景”“仲景”而不见于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者有5处6条。这一方面内容非常值得重视。经确认,部分内容,特别是“治中汤”和“菘菜”2条,可从《证类本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宋臣的小注中找到出自张仲景医书文献记载,说明寇宗奭的引用是可信的。

研究发现,在《本草衍义》中所标明的“张仲景”或“仲景”之称,既有属于今本《伤寒论》内容,也有属于《金匮要略》者。但原书中寇宗奭并未将二书加以区别,甚至为了与原有的仲景医书相区别,还对宋臣整理内容特地加上了“新校正”字样。那么,《本草衍义》所参仲景医书很可能是含有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内的综合性著作。

鉴于上述史料分析,笔者推断,《本草衍义》作者寇宗奭在完成该书的1116年之前,看到了不同于宋臣整理本的张仲景医书流传本,这些书籍部分内容与宋臣定本相同,但也有诸多不同。推测寇氏所参医书以《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载的“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可能性较高。

5.《伤寒百证歌》等许氏著作

许叔微,约生于1079年,卒于1154年。

在许叔微著作中,《伤寒百证歌》《普济本事方》《伤寒九十论》三书共有13条提及引自“金匮”(含“金匮玉函”2条),但文字与今本《金匮要略》对比,只有2条吻合,其余大部分内容属于《金匮玉函经》文字,或同见于《伤寒论》。

三书中收载“玉函”或“玉函经”者共11条,其中《伤寒百证歌》10条、《普济本事方》1条。除《伤寒百证歌》“第三十七证·可针不可针歌”中“妇人伤寒怀身”一段文字在《金匮要略》中出现外,其他所有内容出于《金匮玉函经》,同时亦见于《伤寒论》,但不见于今本《金匮要略》。这与许氏书中所言基本一致,即只言“玉函”或“玉函经”者与仲景《金匮要略》无关。此外,《伤寒百证歌》中含有“玉函金匮”1条,《普济本事方》《伤寒九十论》中各含有“金匮玉函”1条,这些内容亦不见于《金匮要略》,而出于《金匮玉函经》和《伤寒论》中。

由此可见,许叔微《伤寒百证歌》《普济本事方》《伤寒九十论》三书所引用的仲景医书内容,与宋臣校订本不一致。许氏著作中明确收载了仲景相关医书内容,其中包含《金匮要略》《玉函》(又名《金匮玉函》)《仲景》三部分。这三部分或许出自同一种仲景医书,或源于三种医书。若为一种医书,则很可能是王洙所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同时,许叔微在仔细研究林亿所校订的仲景医书基础上,还对林亿其人有一定评价,文中他不赞同林亿的观点,因此,推测在写作过程中也不可能将林亿等所整理的医书作为自己引用的依据。

6.《伤寒补亡论》

郭雍,生活于公元1103-1187年。他不仅是著名医学家,也是理学兼山学派中的重要人物。因此他的研究方法很值得重视。郭雍知识面很广,著作亦涉猎多方面,《伤寒补亡论》二十卷是唯一的医学著作,现存十九卷。据此书自序言成于淳熙八年(1181)。

经初步研究确认,原书中引用仲景医书内容时,凡与《伤寒论》相关的采用“仲景”“仲景曰”“仲景问曰”“仲景本文”“仲景言”“仲景之言”“仲景本论”“伤寒论”“伤寒杂病论”“伤寒本论”等提法,而与《金匮要略》相关的,则明确使用“金匮方”“金匮要略”“要略”之名。文中还有一处提及“金匮玉函”。所记载内容与今本《金匮要略》大致相同者有4条;言出于《金匮要略》而实与《伤寒论》相关者1条;言出自《金匮要略》但不完全相同者3条;说明郭雍所参仲景医本与宋臣改本不同。

郭雍写作时非常仔细认真,原文中可见多处忠实于仲景原著的论述及诸多校勘之语,这些论述十分珍贵,为我们提供了源自仲景本论的文字与后人改正之文的鉴别,“可与不可条文”在原本仲景医书中的保留情况,王氏《脉经》对张仲景原著的增改内容等,是研究仲景《伤寒论》文献流传史和学术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分析原文还发现,郭雍在著《伤寒补亡论》时,以朴实、客观、科学的态度,采用诸种书籍参校,包括《素问》《灵枢》《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朱肱、庞安时、常器之诸家之书,以及当时宋臣所校正的官方发行本,但他并未拘泥于官本(郭雍之言),而众采诸家之说,从中选取最合适之文,在文献学方面留下了宝贵信息,应继续研究。

总之,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将仲景三种医书定型之后,从与之相距较近的庞安时、朱肱、成无己,到寇宗奭、许叔微、郭雍(按卒年相距约120年),这些同时代的伤寒研究大家,以及本草学家,都在原书中引用仲景著作,其中包含今本《金匮要略》内容。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所引内容较忠实于宋臣改本,即他对校订本的信任力最高,但也存在着凭借自己记忆而随意写作的情况。其他五人基本均将宋改本作为写作时所参考的仲景医书一种,并未达到推崇之至、丝毫不加更改的地步。他们的仲景引用文与今本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因为还同时参考了其他与宋改本不同的仲景医书,说明非宋改本仲景医书在当时的流传是较为普遍的,而且含有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仲景综合性医书更为常见。通过朱肱、许叔微的论述,还可了解到当时民间甚至还有伪造本仲景医书流行,即仲景“医圣”之地位尚未确立。

因此,笔者认为,宋以前《金匮要略》的传承可能为如下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