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匮要略》的脉学贡献

《金匮要略》的脉学贡献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脉诊贯穿于每篇之中,匠心独具,为后世医者所推崇。《金匮要略》中脉诊的运用颇具匠心,其对脉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金匮要略》中诊脉的部位主要指寸口,又称为气口或脉口,以寸口为主,还有趺阳、人迎和少阴三种脉象。《金匮要略》中所论述的脉象达69种,分为单脉和兼脉两大类。《金匮要略》中用脉测疾病预后,诊察脉象的变化,以判断病情发展的转归与预后。

脉诊是中医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中医学四诊的组成内容之一,为古今医家所重视。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脉诊贯穿于每篇之中,匠心独具,为后世医者所推崇。《金匮要略》全书25篇,前22篇皆冠以“××病脉证并治”字样,在398条原文中,明确记载脉象的达140余条。《金匮要略》中脉诊的运用颇具匠心,其对脉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诊脉部位与脉象种类

早在《内经》时期,诊脉分为三部九候诊法,即寸口、趺阳、人迎三部。《内经》记载:“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突出寸口在三部中的重要性。《难经》进一步提出“独取寸口”的理论,晋代王叔和确立寸口脉法以后,寸口脉法得到推广。

《金匮要略》中诊脉的部位主要指寸口,又称为气口或脉口,以寸口为主,还有趺阳、人迎和少阴三种脉象。寸口诊脉的部位在腕后桡动脉处,趺阳脉即足背动脉,人迎脉即颈动脉搏动处,少阴脉的诊脉部位可分为手少阴心经所经过的神门穴,与足少阴肾经所经过的太溪穴,用以诊治心肾二经的疾病,但主要指太溪穴。由于内伤杂病在诊治方面把脏腑辨证作为重点,脏腑又以脾肾两脏为关键,所以《金匮要略》对某些疾病如腹满、寒疝、消渴、水气、黄疸等,又用趺阳、人迎和少阴三种脉象。

《金匮要略》中所论述的脉象达69种,分为单脉和兼脉两大类。其中单脉有18种,即浮、沉、迟、数、弦、紧等,兼脉有51种,即浮数、浮紧、沉弦等。

2.以脉诊病

《金匮要略》中多处运用了以脉代症、进而凭脉识病的方法,足见仲景对脉诊研究、运用之精深。举例如下。

宿食实证:临床常见脘腹痞满、厌食、嗳气酸腐、大便不调等症,仲景皆予省略,仅以脉象诊断。原文记载:“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涩,故知有宿食”;“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

虚劳病:虚劳病篇指出:“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指出虽然外观上没有明显病态的男子,但出现浮大无力或极虚的脉象,多是精气内损的虚劳病。

其他如:“咳吐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也是以脉象辨识疾病的虚实。此外,如“疟脉自弦”;“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血痹阴阳俱虚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腹痛,脉弦而紧……即为寒疝”等,分别指出了疟疾、痉病、血痹、胸痹、寒疝等病的常见脉象,掌握这些脉象与疾病的关系,对临床辨病颇有指导作用。

3.以脉象确定病位

病有在表、在里、在上、在下、在脏、在腑的不同,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常以脉象确定病位。

仲景指出:“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指出浮脉见于寸部,病在上、在表;浮脉见于尺部,则病在下、在里。说明了浮脉在不同的部位出现,病有表里不同,浮在寸口,这是正气向外,抗病于表的现象,故曰“病在表”;浮在尺部,这是肾阴不足,虚阳外浮的现象,故曰“病在里。”

积聚病篇指出:“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右;脉出右,积在左;脉两出,积在中央”。脉来细而附骨,即是沉细脉。本条以寸、关、尺脉象的变化以别积所在的部位。

中风历节病篇说:“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指出沉脉主骨病,肾主骨,故沉脉反映肾气不足;弱脉主筋病,肝主筋,筋赖肝血的滋养,故脉弱为肝血不足。

4.以脉象寻病因

以脉象推求病因,在《金匮要略》中屡见不鲜。

关于肺痈初起《金匮要略》中有这样的论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指出肺痈初期多因风热犯肺而引起。

关于黄疸病病因原文记载:“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从脉象上推求是由于风湿相合,痹阻不行而化热,致湿热瘀滞而成。另外,从脉诊阐述黄疸病,脾寒胃热、肾虚有热、寒湿困脾也分别是其形成的原因,即:“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名曰谷疸”。

关于下利病因原文记载:“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指出下利病人脉迟而滑,是气滞食积于中焦的实证。同篇又记载:“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下利,其病在里,脉应沉不应浮,因于寒则当迟不当数。而今下利,“寸脉反浮数”,可知其病非阴寒之性,而是热利之候,故必热盛营腐而下脓血;脓血既下,阴血受损,故“尺脉自涩”。

5.以脉象阐述病机

以脉象阐述病机是《金匮要略》脉诊运用的主要内容之一。

水气病篇记载:“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这是从寸口脉沉迟、趺阳脉伏、少阴脉细的脉象特征及其与相应脏腑的联系,阐述水气病的形成机理是由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所致,并指出经水不通,瘀血内停产生水肿症状的病机。

胸痹病篇记载:由于上焦胸阳不足,下焦阴邪内盛,乘虚冲逆于上,导致胸阳被遏,气机阻滞,从而发生胸痹心痛,即“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

仲景论述小便不利时指出:“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则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趺阳脉亦即胃脉,脉浮而数,即言胃热气盛。胃气热盛则消谷善饥。胃热伤阴,不润肠道,故大便坚硬。胃之燥热逼迫脾不能运化水湿,敷布津液而偏渗于下,故小便频数。小便频数则大便必坚。此处应用脉象阐明消渴病机是胃热气盛。

6.以脉象判断预后

脉象是疾病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金匮要略》中用脉测疾病预后,诊察脉象的变化,以判断病情发展的转归与预后。

五脏风寒积聚病篇载有“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等,阐述了五脏真脏脉的脉象特征,指出真脏脉的出现,预示疾病发展进入垂危阶段。

另外,仲景在水气病篇指出水气病患者,因水气留蓄,故当脉沉,若脉由沉伏暴出,浮而无根,是正气涣散之征,预后不良。

从上述举例不难看出,《金匮要略》对脉诊的运用,不仅展现了仲景凭脉识病、确定病位、推求病因、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独到之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仲景对脉诊的运用具有广泛、准确、巧妙的特点。仲景及其著作为脉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深入研讨,继承发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