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的一般形态

骨的一般形态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干的一定部位常有供血管和神经出入的滋养孔。骨的两端膨大,称为骨骺,与邻骨相关节处的表面覆有光滑的关节软骨。骨骺与骨干的连接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期,干骺端和骨干之间是一层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软骨细胞构成的骺板,又名生长板。此外,尚有发生于某些肌腱内的籽骨,其体积一般甚小,多呈卵圆形,在运动中起减少摩擦和改变施力方向的作用。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1. 长骨 长骨分布于四肢游离部,左右对称,呈长管状,可分为一体两端。体是指中间稍细的一段,又名骨干,骨质致密,围成中空的骨髓腔,内容纳骨髓。骨干的一定部位常有供血管和神经出入的滋养孔。骨的两端膨大,称为骨骺,与邻骨相关节处的表面覆有光滑的关节软骨。骨骺与骨干的连接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期,干骺端和骨干之间是一层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软骨细胞构成的骺板(epiphyseal plate),又名生长板(growth plate)。到成年期,骺板骨化,长骨即不能再增长,此时的骨骺与骨干相互融合,原骺板处仅遗留一条呈骨骺线的线状痕迹。长骨除其两端富有关节软骨的关节面和关节囊附着处之外,其他部分外表面都覆盖有骨膜(图1-5~图1-10)。

图1-5 肱骨

图1-6 胫骨

图1-7 幼儿股骨

图1-8 幼儿上下肢骨

图1-9 股骨

图1-10 股骨剖面

2. 短骨 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多成群地分布在承受重量而运动较复杂的部位,如腕部和踝部。一般呈立方形,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几块骨构成多个骨连接(图1-11~图1-13)。

图1-11 手骨

3. 扁骨 扁骨分布于头部、胸部和盆骨等处,呈板状,常围成体腔,支持、保护重要器官,如颅骨围成颅腔保护脑;胸骨和肋骨围成胸腔保护肺和心脏;盆骨围成盆腔保护腔内器官(图1-14~图1-15)。

4. 不规则骨 多分布于身体中轴部,外形不规则,如椎骨和颞骨等(图1-16~图1-17)。

图1-12 足骨

图1-13 幼儿手足骨

图1-14 髋骨内面、外面观

图1-15 幼儿髋骨

图1-16 胸椎

图1-17 腰椎

此外,尚有发生于某些肌腱内的籽骨,其体积一般甚小,多呈卵圆形,在运动中起减少摩擦和改变施力方向的作用。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