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

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鼠与人类有90%的基因相同,是人类疾病研究方面的极好的样本,但是目前文献报道的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较少。这说明可以将大鼠作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候选实验动物。全部动物在第12周处死,动物处死后对股骨头行光镜检查,并对3组切片中的空骨陷窝率进行了统计学处理。郭天明、朱天岳等用Wister大鼠制作酒精中毒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大鼠股骨头外观正常,易于取下,提示存在骨质疏松。

大鼠与人类有90%的基因相同,是人类疾病研究方面的极好的样本,但是目前文献报道的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较少。

王婷、宋怀燕等用Wistar大鼠60只,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将醋酸泼尼松配成2 mg/ml浓度灌胃,空白对照组灌服等量蒸馏水。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在钙盐沉积光密度、完整骨小梁相对值和骨小梁总面积方面均出现极显著性差异,骨小梁比积和骨小梁周长(相对值)出现极显著和显著性差异。长期口服醋酸泼尼松可造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表现为:钙盐沉积的光密度值降低,完整骨细胞相对值、骨小梁总面积、比面积和周长减少。这说明可以将大鼠作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候选实验动物。

李雄、袁浩等采用健康纯种SD大白鼠21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第1组肌注醋酸泼尼松龙49 mg/(kg·d),每日1次,应用6 d;第2组24.5 mg/kg,每周1次,应用12周,两组累计剂量均为294 mg/kg;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全部动物在第12周处死,动物处死后对股骨头行光镜检查,并对3组切片中的空骨陷窝率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1、2两组的空骨陷窝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并见骨小梁稀疏、碎裂,甚至出现了整块死骨,髓腔生血细胞广泛脂肪空泡化,血管数量减少,结构均有显著破坏。他们得到如下结论:①大剂量激素对动物体的毒、副作用严重。②大剂量激素应用对全身血液循环系统的损害与股骨头内的血管变化一致。③单纯激素可以产生股骨头坏死。

郭天明、朱天岳等用Wister大鼠制作酒精中毒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选用28只雄性大鼠(Wistar)(体重200~300 g),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7只)以56度白酒灌胃,剂量10 ml/(kg·次);对照组(11只)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2 d(每天1次),后停1 d,饲养24周。24周后观测血清学改变及肝、股骨头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肝正常。实验组大鼠肝大致正常,未见脂肪变性及肝细胞坏死。对照组大鼠股骨头骨陷窝中的骨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空骨陷窝及核形态异常骨细胞罕见;骨髓组织丰富,骨髓细胞间散在分布脂肪细胞。实验组大鼠股骨头外观正常,易于取下,提示存在骨质疏松。部分骨小梁(多位于软骨下区)出现空骨陷窝,可多于50%;骨细胞核为三角形或弯月状,紧贴骨陷窝壁,呈现“外周化”的改变;一些骨陷窝中无细胞核,仅见被伊红染成红色的碎片。部分区域骨髓组织减少或见被染成淡红色的渗液,提示有血浆外漏或局部水肿、缺血缺氧。结论:高浓度白酒灌胃24周,大鼠股骨头可出现坏死改变。在酒精中毒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早期,脂肪代谢紊乱不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