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色、香、味俱全,口感好,还能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之一。但是由于它含果糖,长期以来被排除在糖尿病患者食品之外,甚至到了“谈水果色变”的程度,多数患者都有“家人吃瓜我吃皮”的经历。应怎样正确地对待水果呢?可以肯定地说糖尿病患者能够吃水果,不过应当学会怎样吃。
水果的含糖量为6%~20%,西瓜、苹果、梨、橘子含量较低,香蕉、红枣、荔枝、红果等含量较高。
水果中所含糖类的成分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而并非全是果糖或葡萄糖,其余成分大多为水分。
水果中的果胶,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还被验证具有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血糖的作用。
根据水果对血糖的影响,每天吃1~2个水果是可以的,应多选择含糖较低的水果,但仍要计算热能,例如吃200克左右的苹果或橘子就需要相应减少主食25克。但是,水果中毕竟含有葡萄糖、果糖和热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吃水果必须掌握一定的时机。
①吃水果的时机:在糖尿病控制理想的前提下,就需要您做到空腹血糖<140毫克/分升,餐后2小时血糖<180毫克/分升,糖化血红蛋白<7.5%,血糖没有较大的波动,这时您就可以从容选用水果了。
②吃水果还要掌握好进食的最佳时间:一般将水果作为加餐用,也就是说在两次正餐中间或睡前吃,可避免因一次性糖类的摄入过多,而加重胰腺负担,导致血糖升高。
吃水果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善口味;二是为了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力争每日只吃1次,每次只吃1个(200克),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适宜或不适宜吃的水果,衡量的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测血糖。因此我们建议:由患者自己摸索规律,如果能在吃水果前和吃后2小时测一下血糖或尿糖,对了解自己是否适于吃这种水果,吃得是否过量会很有帮助。
当血糖控制并不理想时,建议暂时不吃水果,而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等病情好转后再选用水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