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管坏死只是急性肾衰竭的原因之一。急性肾小管坏死占所有急性肾衰竭病例的3/4左右。
(一)病因
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缺血和中毒。
1.1.肾脏长期缺血、缺氧 如血容量降低、心源性休克、急性溶血、低血压休克。
2.2.血管内溶血 如血型不合输血、自身免疫性溶血、药物、感染、毒素诱发的急性溶血。
3.3.药物及中毒
(1)金属盐类:如含有铅、汞、镉、金、铂、钨、铋、铜等重金属或含有锂、锗等非重金属的制剂。
(2)有机溶剂:如甲醇、甲苯、四氯化碳、氯仿等。
(3)抗生素: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氨苄西林、替卡西林等)、头孢菌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磺胺类、利福平、亚胺培南、阿昔洛韦等。
(4)消化系统用药: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
(5)调节代谢药物:别嘌醇、他汀类降脂药、硫氧嘧啶类等。
(6)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药:包括顺铂、丝裂霉素、多柔比星、甲氨蝶呤(MTX)、环孢素(CsA)、干扰素等。
(7)造影剂:含碘造影剂。近年来造影剂诱发急性肾衰竭日益增多,尤其是老年人、失水和原有肾功能不全者。
(8)其他化学药物:甘露醇、肼屈嗪、苯妥英钠、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西咪替丁、有机磷、链左星、碳氢化合物、二醋吗啡等。
(9)中药:雷公藤、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青木香等。
(10)生物毒素:如蜂毒、蛇毒、毒蕈等。
(11)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常见,且常有疾病的临床表现。
(二)病理变化
1.缺血 在休克、创伤所致的急性肾衰竭早期肾小球常无变化,近曲小管有空泡、变性,其后小管上皮细胞纤毛脱落,病变严重者出现细胞坏死,一般呈局灶坏死,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扩张,管腔中有管型、有溶血及肌肉溶解者可见色素管型,上皮细胞破坏,肾小管基底膜断裂,上皮细胞再生修复较慢。
2.中毒 此型常有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融合样坏死,但基膜完整,坏死细胞及渗出物充满于管腔中。若损害严重则小管破裂,远曲小管及集合管中常有各种管型,肾间质有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后者常累及血管,而肾小球则保持完整,不受毒物影响。
3.肾小管损伤的其他表现 各种类型的肾小管损伤,如肾小管肿胀、管腔扩张和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等。
(三)发病机制
肾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肾缺血和毒素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尿量减少常被视为组织血流灌注不足的指征。当尿量持续减少在17ml/h以下时,提示肾缺血已引起肾实质损害。在组织持续缺血的情况下,内源性肾毒性逐渐增多,加重了肾损害,导致急性肾衰竭。目前认为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可分为两个阶段。
1.初发阶段 见图3-2
2.持续阶段 在急性肾衰竭发生后,持续或继续发展的阶段,目前有多种学说。
(1)持续血管痉挛学说:肾单位血流灌注量的减少是由于入球动脉强烈收缩的结果,收缩的原因可能是通过肾小球旁器致密斑和血管紧张素Ⅱ系统、内皮素等作用于肾内血管之故。近年,肾脏内分泌研究的发展,对前列腺素在肾脏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前列腺素主要是在肾髓质间质细胞分泌,具有扩张血管等作用,在急性肾衰竭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流缓慢,前列腺素到达球旁器的量减少,不能拮抗血管收缩物质的影响,导致血管持续痉挛。
图3-2 急性肾衰竭初发阶段发病机制
(2)球管反馈学说:学说认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是正常的或接近正常的,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使小管失去完整性;同时又由于肾小管周围离子的高渗状态,使肾小管内的滤液被吸收到肾小管周围间质。
(3)内皮细胞肿胀学说:在肾缺血的动物实验中,发现肾动脉阻塞解除后,肾脏血流供应并不完全好转,部分血管仍阻塞,在电镜下观察到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致使血管腔狭窄,肾血流量减少,注射高渗甘露醇可使内皮细胞肿胀好转,循环障碍解除,因此设想此为持续肾脏缺血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