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vancomycin)
1.药动学参数
(1)口服吸收率:万古霉素口服后不易吸收。静脉给药,药物能迅速分布到各种组织与体液中,在肾、肝、肺、心、骨及脑等组织均能达较高药物浓度。
(2)达峰时间:成人静滴万古霉素0.5g后,血药峰浓度达10~30mg/L,有效浓度可维持6h;静滴1g后,血药峰浓度达25~50mg/L。
(3)血浆蛋白结合率:55%。
(4)分布容积:0.45~1.25L/kg。
(5)t1/2:消除半衰期为4~6h,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明显延长,严重者可延长至7.5d,小儿为2~3h。
(6)主要消除途径:静脉给药时几乎全部以原型经肾排泄,24h尿排泄率为给药量的80%~90%,少量经胆汁排泄,静脉给药后粪便中的药物浓度低,仅少部分药物在体内代谢。
(7)达稳态时间:成人40(8~55)h。
(8)有效药浓度范围:峰浓度为25~40μg/ml;谷浓度为5~10μg/ml。
(9)潜在中毒浓度:峰浓度为>50μg/ml;谷浓度为>10μg/ml。
(10)测定方法:HPLC、FPIA。
(11)采血时间:静脉滴注结束后1h取血测峰浓度,再次给药前取血测谷浓度。
2.常规剂量(成人) 静脉滴注:全身感染静脉滴注7.5mg/kg,q6h;或静脉滴注15mg/kg,q12h。肾功能减退者给予首次冲击量0.75~1.0g后按表6-4进行减量。
表6-4 肾功能减退者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法
3.不良反应 早期的制剂含有较多杂质,耳、肾毒性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目前使用的制剂较纯,不良反应尤其肾毒性明显减少。
(1)肾毒性:早期产品有较显著的肾毒性,主要损害肾小管,轻者可有蛋白尿和管型尿,重者可产生血尿、少尿、氮质血症,甚至肾衰竭,少数病人可发生间质性肾炎,发生率约5%。
(2)耳毒性: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多为可逆性,少数病人可发展至耳聋。
(3)变态反应:偶有药物热、皮疹、瘙痒等。部分病例静滴本品速度太快或药物浓度过高可能引起皮肤(后颈部、上肢、上身)潮红、瘙痒、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称为红人或红颈综合征。症状常在停药后1h消失,继续用药,上述症状也逐渐减轻。
(4)其他: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口服给药可引起呕吐和口腔异味感。偶有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心力衰竭等。
4.影响血药浓度因素
(1)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与早产儿,或原有耳、肾疾病者需慎用本品,必须应用时应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程一般不超过10~14d。
(2)肝功能不全者使用万古霉素不需调整剂量,但需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5.注意事项
(1)本品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病人。延长给药时间,用药前使用抗组胺药,常可避免红人综合征出现,且症状于第1次给药时最明显,多次给药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2)本品有一定耳、肾毒性,应掌握适应证,轻症感染不宜选用。给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必要时监测听力。
(3)药物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本品属妊娠期用药C类,孕妇应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4)本品可分泌至乳汁,哺乳期妇女慎用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
(5)本品应尽可能避免与各种肾毒性药物合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