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目的与方案】
1.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1)明确临床诊断;
(2)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3)治疗后复查。
2.影像学检查方案 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法。CT、MRI可作为进一步检查的手段,MRI能发现CT不能发现的阴性结石。
【影像诊断】
1.超声
(1)胆囊增大,形态饱满,胆囊壁轮廓线模糊,外壁线不规则。
(2)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呈增强回声带,中间同时出现间断或连续回声带,成为胆囊壁的双层回声带(double-layer echo),系浆膜下水肿、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所致。
(3)胆囊腔内出现弥漫性漂浮斑点状或云雾状回声,提示胆囊脓肿。
(4)胆囊床显示无回声或低回声带,提示胆囊周围液体潴留或积脓。
(5)扫查中将探头压迫腹部胆囊区患者感疼痛增加,或突然屏气停止呼吸,出现所谓超声墨菲征阳性。
2.CT 胆囊明显增大,直径>5cm,壁增厚,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80%~90%的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图3-1)。胆囊周围常可见低密度环,系胆囊周围组织水肿、渗出所致。少数病例可见胆囊窝积液。若并发坏疽、穿孔,则胆囊窝部形成有液平的脓肿,肝胆界面不清。化脓性和坏疽性胆囊炎可蔓延到邻近肝,形成肝内脓肿(图3-2)。
图3-1 急性胆囊炎
A.CT平扫见胆囊体积增大,壁均匀增厚,胆囊颈部类圆形结石(箭);B.CT增强扫描见胆囊壁明显强化,胆囊颈部结石未见明显强化
图3-2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A.CT平扫见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周围可见液性密度影,胆囊周围脂肪间隙模糊;B.CT增强扫描见胆囊壁增强较明显
气肿性胆囊炎和出血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的少见类型,前者CT特征性的改变为胆囊壁内显示有气泡或线状气体影,后者表现为胆囊内容物呈高密度。
3.MRI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胆囊腔增大,增厚的胆囊壁因水肿而出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图3-3)。胆囊窝积液及胆囊周围水肿带。MRCP可显示胆囊增大及胆囊内结石影(图3-4)。
图3-3 急性胆囊炎
A.MRI T1WI见胆囊增大,壁增厚,呈稍低信号,胆囊内可见类圆形低信号结石影;B.MRI T2WI见胆囊增大,壁弥漫性增厚,信号增高,边界不清晰,周围可见少量积液,胆囊内可见充盈缺损(箭)
图3-4 急性胆囊炎
A、B.MRCP见胆囊增大,壁增厚,胆囊底部可见低信号结石影(细箭),胆囊周围可见少量高信号渗出性渗出
【结合临床】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梗阻、感染及缺血是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90%~95%的梗阻是由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所致。按病理变化程度可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3种类型。
平均发病年龄60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2。
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痛,向右肩胛放射。严重者可有高热、畏寒和轻度黄疸。体检可有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和墨菲征(Murphy sign)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
【鉴别诊断】
急性胆囊炎与其他急腹症鉴别。
1.急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增大,胰腺密度正常或下降,胰周积液,肾周筋膜增厚。
2.肾结石 往往有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X线腹部平片可显示阳性结石,超声显示肾结石或伴有肾盂扩张。
3.阑尾炎 表现为阑尾区域的渗出性改变,压痛部位在麦氏点。
【治疗原则】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一旦确诊,对全身症状较轻、无腹膜炎表现、B超等提示无胆囊周围积液者可试行保守治疗,若有坏疽、穿孔等表现即应及时转手术治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首选手术治疗,但如胆囊炎急性发作已超过72h,又无严重并发症,可选择非手术治疗,待症状、体征缓解后择期手术。
【临床演变与复查】
1.急性胆囊炎不治疗可发生胆囊坏疽、穿孔甚至腹膜炎,因此保守治疗应复查超声或CT,如发现体征骤然加重或胆囊周围渗出明显增加,提示可能发生穿孔或腹膜炎,需急诊手术。
2.手术为根治性治疗。
(1)术后胆瘘:显示为胆管周围及胆囊窝内渗出性改变,表现为腹膜炎症状。
(2)术后复发:残留胆囊管较长时,残端可囊状扩张,呈胆囊样,可表现为胆囊炎征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