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节急性胰腺炎(

第一节急性胰腺炎(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影像学检查方案 超声可初步对疾病进行诊断筛选,CT可全面显示胰腺病变的严重程度,准确地对急性胰腺炎作出诊断,帮助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适合急性胰腺炎的急诊检查。胰腺炎产生的胰腺内、外积液,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区。假性囊肿形成则表现为圆形、边界清楚、囊壁光滑锐利的影像,MRI信号均匀,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根据影像学所见,结合临床表现,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应不困难。

【影像学检查目的与方案】

1.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1)明确急性胰腺炎是否存在;

(2)明确急性胰腺炎的类型及严重程度;

(3)全面了解急性胰腺炎所导致的周围组织病理改变及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致病原因;

(4)评估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和转归。

2.影像学检查方案 超声可初步对疾病进行诊断筛选,CT可全面显示胰腺病变的严重程度,准确地对急性胰腺炎作出诊断,帮助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适合急性胰腺炎的急诊检查。

【影像诊断】

1.超声

(1)胰腺肿大,胰腺边缘轮廓模糊不清;

(2)急性单纯性胰腺炎胰腺内部呈均匀低回声,后方回声轻度增强;

(3)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内部非均匀性回声增强,其中常有小片低回声区或液化无回声区;

(4)可见无回声区的假性囊肿,胰腺表面、肠系膜动脉周围、左肾旁间隙可见无回声区的胰腺周围积液。

2.X线 胰腺炎可引起邻近肠襻反射性郁张,平片可见上腹部有胀气的空肠肠襻。

3.CT

(1)胰腺体积增大,边缘模糊,胰周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呈渗出性改变,左侧肾前筋膜增厚(图4-1,图4-2);

图4-1 急性胰腺炎

A.CT平扫;B.CT增强动脉期;C.静脉期,胰腺体积增大,胰腺边缘模糊,液体渗出,另见左侧肾盂旁囊肿

(2)急性单纯性胰腺炎胰腺密度基本正常或混杂有低密度影,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腺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胰腺密度不均,出血为高密度,坏死为低密度;

(3)当胰液渗出明显时,常引起胰腺周围的腔隙积液,小网膜囊积液、肾旁间隙积液、甚至左右结肠旁沟积液等(图4-3);

图4-2 急性胰腺炎

A.CT平扫;B.CT增强动脉期;C.静脉期,显示左侧肾前间隙增厚、积液,箭示胆总管下端结石

(4)当胰周的渗出液被纤维组织包绕,就形成了假性囊肿,假性囊肿囊壁菲薄,呈包裹性表现(图4-4),假性囊肿可并发感染,形成脓肿,脓肿壁较厚,有强化,脓肿内可含气体(图4-5)。

4.MRI 胰腺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胰腺的边缘模糊不清。胰腺炎产生的胰腺内、外积液,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区。假性囊肿形成则表现为圆形、边界清楚、囊壁光滑锐利的影像,MRI信号均匀,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如果胰腺炎合并有出血时,随着正铁血红蛋白的出现,可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

【结合临床】

图4-3 急性胰腺炎

A.CT平扫;B.CT增强动脉期;C、D.静脉期,胰腺周围及左肾前、后间隙内积液,内可见点状更低密度影,十二指肠内为鼻胆管

1.急性胰腺炎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分两种类型:单纯水肿型,病情较轻;出血坏死型:占10%~20%,病情严重,常危及生命。

2.急性胰腺炎多见于成年人,男女之比为1∶1.7,在我国主要是胆源性胰腺炎。

3.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明显升高。

【鉴别诊断】

根据影像学所见,结合临床表现,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应不困难。形成假性囊肿后,有时需与其他囊性病变鉴别。

【治疗原则】

图4-4 急性胰腺炎假性囊肿形成

A.CT平扫;B.CT增强动脉期;C.静脉期,胰体尾前部液体密度影(*)

以内科综合治疗为原则,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类型、不同时期、感染与否做出不同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抗生素应用,保证对循环、呼吸及肾功能的维护和支持治疗。如果伴有壶腹部结石嵌顿,或胰腺炎坏死组织感染则应该积极手术,也可行影像导引下胰周积液积脓穿刺置管引流(图4-5)。

【临床演变与复查】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并发症多,可并发胰周脓肿、血管破溃大出血、肠瘘、胰瘘等,病死率高达40%。

图4-5 急性胰腺炎

A.CT平扫;B.CT增强动脉期;C.静脉期,胰腺体积增大,胰周渗出明显,胰尾部周围脓肿形成;D.CT引导下胰尾部周围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中,显示引流管位置;E、F.为术后复查,胰尾周围积液明显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