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六节食管憩室(

第六节食管憩室(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食管憩室可分为牵引性憩室、内压性憩室;牵引性憩室由食管壁的三层结构组成,而内压性憩室则仅由食管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成。中段食管憩室为牵引性憩室,多因纵隔淋巴结炎症粘连所致。2.按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食管憩室。其中以食管中段憩室最为多见,多发生于40岁以上患者。胸骨后疼痛是食管痉挛的典型表现。4.大的憩室可出现食物潴留和食物反流等症状,可引起吞咽困难及消瘦。

【影像检查的目的与方案】

1.影像检查的目的 影像学检查可显示憩室的数目、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有无恶变、穿孔等并发症。

2.影像学检查方案 食管造影为首选检查方法,CT可评价憩室周围情况及有无穿孔、瘘管和恶变存在。

【影像诊断】

1.X线 食管钡剂造影憩室表现为囊袋状结构突出食管管腔外,多见一狭颈与食管相通,大的憩室内可见液平。食管憩室可分为牵引性憩室、内压性憩室;牵引性憩室由食管壁的三层结构组成,而内压性憩室则仅由食管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成。食管憩室好发部位分为颈段、中段及远端。颈段食管憩室最常见的是咽食管憩室(Zenker憩室),发生于食管上括约肌上方的环咽肌的环行与斜行肌纤维之间的薄弱点。通常因食管功能紊乱、在内压作用下造成食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突出管腔外。钡剂造影见颈椎5~6水平的食管后壁有狭颈的囊袋向后突出(图6-20)。中段食管憩室为牵引性憩室,多因纵隔淋巴结炎症粘连所致。多发生在食管,气管分叉水平的前壁或前侧壁,左前斜位显示较好(图6-21)。食管远端憩室一般见于膈上,膈上憩室常由食管运动紊乱内压增高造成(图6-22)。

图6-20 咽食管憩室(Zenker憩室)

钡剂造影见颈椎5~6水平的食管后壁有狭颈的囊袋向后突出

2.CT 可显示憩室穿孔所致纵隔增宽、脓肿等,有助于发现肺部及胸膜的继发改变。

【结合临床】

1.食管憩室为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状突出,按形成机制可以分为牵引性憩室、内压性憩室、牵引内压性憩室和腔内憩室等。

图6-21 食管中段憩室

图6-22 食管下端及中段憩室

2.按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食管憩室。其中以食管中段憩室最为多见,多发生于40岁以上患者。

3.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有吞咽梗阻或吞咽不净感。常见的是吞咽困难和反流,体重明显下降。误吸引起的呼吸道症状有夜间咳嗽、气喘、肺炎和喉炎等呼吸道症状。胸骨后疼痛是食管痉挛的典型表现。

4.大的憩室可出现食物潴留和食物反流等症状,可引起吞咽困难及消瘦。憩室内食物滞留导致宿食反流或呕吐、口臭、胸骨后疼痛。

5.并发憩室炎时,往往梗阻感加重,并常有胸背部不适或疼痛。

6.并发溃疡可引起出血,少数有癌变。偶尔并发穿孔,引起纵隔炎或食管气管瘘。

【治疗原则】

1.食管憩室小、无临床症状的可不予特殊治疗,憩室合并炎症可先给予抑酸药物、体位引流等非手术治疗,治疗无效则考虑手术。

2.憩室切除。有炎症、溃疡、瘘管形成、发育不良、有滞留或巨大者时应考虑憩室切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