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自我血糖监测的目的是由患者及家属对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监控,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应该把控制糖尿病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在漫长的治疗生涯中,糖尿病患者与医生接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患者在更多的时间需要面对的是,选择如何与糖尿病为伴,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选择合适、恰当的方式,处理好情绪、饮食、运动、药物与病情监测及控制之间的矛盾,像健康人一样去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所以,糖尿病病情控制单靠医生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
做好自我管理,首先,应正确认识糖尿病,从思想上正视得糖尿病的现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治疗不满意而引起的并发症。但是,如果自我管理方法得当,能够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发症又是可防可治的。生活中有很多实例证明,糖尿病患者只要做好自我管理,配合医生的指导,可以做到对社会作贡献,也可以延年益寿。因此,患上糖尿病并不是一件十分沮丧的事。其次,要掌握正确进行自我管理的方法。患者应学会如何在平时及病中监测病情,记录病情,熟悉监测的方法,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参考;如何掌握好饮食、运动、药物等与疾病控制之间的平衡,真正实现治疗达标,从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再次,糖尿病患者要学会如何在旅行中、外出时等娱乐生活中与糖尿病为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血糖,顾名思义指的是血中的葡萄糖水平。一般正常的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为4~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应不超过7.8毫摩尔/升。控制糖尿病最基本的指标是使血糖值尽可能地维持在正常或可接受的范围。一项为期10年的糖尿病控制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显示:理想的血糖控制可使眼睛病变减少76%,肾脏病变降低54%,神经病变减低60%。对已患此类并发症的患者,理想的血糖控制可延缓一半以上眼病及肾病的恶化。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能够有效地监控糖尿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以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效地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大原则之一,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或果糖胺等。其中最重要与最直接的监测方法为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用于协助进行糖尿病日常的自我管理,用于评价平时的基本血糖情况,但也有专家提出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糖代谢控制的金标准。处于某种特殊情况下的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等)需要监测尿酮体,HbA1c和果糖胺作为评价一段时间血糖控制的指标,同血脂、血压、尿蛋白及患者的眼底情况等指标一般需要在医院测定。由于受年龄、病情、顺从性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应与医生商定理想的、适合个体的治疗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